永不终结的福尔摩斯
从柯南·道尔的时代来到今天,福尔摩斯和他所代表的私家侦探,已经从力挽狂澜的孤胆英雄,变成了拾遗补漏的特殊警种——一个浪漫的时代逝去。然后,又一个两年后,英剧《神探夏洛克》的大热却告诉我们:伦敦,乃至世界,仍然需要福尔摩斯。
永不终结的福尔摩斯
撰文 / 林海
支持 / 伦敦博物馆
贝克街地铁站外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塑像。
△身穿黑色长风衣、头戴猎鹿帽、抽着烟斗是这位维多利亚时代大侦探的经典形象。
2009年,《大侦探福尔摩斯》留下太多热赞和悬念。拯救伦敦于危难的福尔摩斯,坐在断了一半的伦敦桥栏上,下面货轮三三两两,正吐着黑烟于泰晤士河上徜徉。两年之后的《诡影游戏》里,福尔摩斯和华生试图保持优雅缜密,时光却已不解风情地飞奔入20世纪。时代在科学与工业的主题里缓缓前行。从柯南·道尔的时代来到今天,福尔摩斯和他所代表的私家侦探,已经从力挽狂澜的孤胆英雄,变成了拾遗补漏的特殊警种—一个浪漫的时代逝去,这难免让所有怀旧的福尔摩斯迷们感到遗憾。然而,又一个两年后,英剧《神探夏洛克》的大热却告诉我们:伦敦,乃至世界,仍然需要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
无休止地侵蚀了我的人生”
1876年,19岁的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新生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决心成为一位医生。5年后,他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开始做一名医生。柯南·道尔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北极捕鲸船上当船医;7个月的航程里,他接触到了招魂术和超自然巫咒的故事,倍感兴趣。次年,他签约在一艘西非汽船上当医生,前往西非沿岸,途中差点因为发烧而丧命。1883年,他开始在朴茨茅斯开诊所。不过,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活。出于兴趣,他改行写侦探小说。然而这一尝试并不成功,一部《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1887年)投出几次,要么石沉大海,要么等来的只是客套的退稿函。
阿瑟·柯南·道尔的肖像。
《血字的研究》手稿1886年。《血字的研究》是柯南·道尔创作的第一部侦探小说。
柯南·道尔最初的两篇小说《血字的研究》和《四个签名》(The Sign of the Four,1890年)并未引起关注和反响。1891年,《链》杂志(Strand Magazine,1891〜1950年)第一次刊登了柯南·道尔以福尔摩斯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引起轰动。随着“福尔摩斯系列”的横空出世,柯南·道尔的写作开始大获成功。福尔摩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住所贝克街221号也成了旅游景点。即使远在美国的街头,人们见面寒暄时也常常互相询问:“知道夏洛克最近新破的案子吗?”
刊登在比顿圣诞年刊上的两版《血字的研究》。
△1887年。这是该侦探小说的第一次公开出版,反响平平。
1903年第一次在纽约出版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封面。
然而与此同时,柯南·道尔这位“福尔摩斯之父”大概并不甘心总凭借“并不存在的人物”名扬世界。1894年,福尔摩斯系列问世的第七年,他开始厌倦福尔摩斯“对他人生无休止地侵蚀”,并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
《银火焰的冒险》。
△西德尼·爱德华·佩吉特绘制,1892年。《银火焰的冒险》是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的一部,在柯南·道尔最喜爱的19个福尔摩斯故事中位列13。
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街头风貌。
△马车是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1890年。
最终,柯南·道尔果真在《最后一案》中这么做了:福尔摩斯和犯罪团伙头目、顶级数学家莫里亚蒂教授决斗,一起掉下了悬崖——这正是电影《诡影游戏》的结局。这位年仅37岁的天才侦探离世的残忍消息传开,没有人能接受这样的震惊与悲伤。伦敦街头有不少人佩戴黑袖箍,甚至还有女士上门责骂柯南·道尔为畜生。有人示威游行表示抗议,有人到连载报社砸报馆宣泄情绪,有人甚至扬言要谋杀作者。用柯南·道尔的传记作家拉塞尔·米勒的话说,“痴爱使人丧失理性,抱憾变成愤怒,人们把所有痛失之痛归罪于一个人:这就是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与其死敌莫里亚蒂在莱辛巴赫瀑布最后的决战。
△维多利亚时期的插画师西德尼·爱德华·佩吉特(Sidney Edward Paget)绘制,1893年。佩吉特的插画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故事连载一同刊登在《链》杂志(Strand Magazine)上,相得益彰。
私家侦探的末世狂欢
私家侦探曾经意味着是国家机器之外的正义之手,他们与警察时而同仇忾,时而互相拆台。福尔摩斯便是这样亦正亦邪的角色。他称自己是一名“咨询侦探”,当警察遇到困难时向他求助,而他通过观察与演绎,往往就能巧妙解题。据说,柯南·道尔是从自己见习于爱丁堡皇家医院时的一名善于观察的老师身上获得灵感,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一人物的。他于优雅谈笑间将一切线索收诸脑海,以出众的逻辑推理能力架起细节之网,让真凶最终束手就擒,这些场景令观众过足了瘾。
伦敦地图。
△福尔摩斯的脑中有一张实时更新的伦敦地图,他清楚知道哪些路段不能转弯,哪些街道只能单行,从而在城市里穿街过巷,追踪凶手。
而在2011年底上映的《诡影游戏》中,福尔摩斯和华生仿佛乘坐时光机器来到现代。他们面对的敌手,不再是装神弄鬼、以巫术蛊惑人心的老派伯爵,而是装配有机枪大炮、极力促使法德开战的军火集团。当福尔摩斯在树林中飞奔逃命,对手则简单粗暴地以瞄准镜、尺度盘和大口径榴弹炮进行地毯式的追杀时,当福尔摩斯和华生一人背一把冲锋枪,变身为不死“蓝波”开火时,私家侦探的故事就要讲到头了。果然,导演借大反派莫里亚蒂教授之口说道:“即使你阻止了我,战争一样会爆发。科学和工业终会将人类推上战争这条发展自身之路。”事实也正是如此,尽管他们挫败了莫里亚蒂教授四处爆炸、培育仇恨以引燃战火的阴谋,却最终无法阻止萨拉热窝的枪声和索姆河“绞肉机”的“吱呀”启动。
《四个签名》的电影海报。
△澳大利亚,1923年。《四个签名》是柯南·道尔创作的第二部侦探小说。随着“福尔摩斯系列”的大热,柯南·道尔的作品开始大获成功,并广泛传播。
世界仍然需要福尔摩斯
2013年热播的《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再次掀起一阵福尔摩斯热。这位上百年来永远风度翩翩、神机妙算的传奇侦探,再度从他贝克街221号B幢的公寓探出身来。夏洛克眼前的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而他也用上了电子显微镜、黑莓手机,能够通过GPS定位受害人的位置。他的好搭档华生医生,也有了新的身份——从阿富汗战场归来的军医。然而一切新的元素都没有妨碍福尔摩斯迷们对此剧狂热追捧。在他们看来,即便是今天,伦敦,乃至这个世界也仍然需要福尔摩斯。
△BBC热播剧《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他被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为“卷福”。康伯巴奇凭借该系列剧集获得艾美奖、金卫星奖等最佳男主角奖。
《神探夏洛克》的灵感诞生于2006年的一次偶遇。著名的福尔摩斯爱好者马克·加蒂斯受邀到国会大厦为一年一度的福尔摩斯学会晚宴致辞。会上,他向听众透露了一个BBC公司的会议,内容就是讨论有没有可能对柯南·道尔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做一档圣诞特辑。会议的结果是,他和BBC公司没能达成一致。但是,用加蒂斯的话说,当他“在无尽的环形走廊上叹气,被那些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门外汉气得口吐白沫”时,恰巧碰见了一位刚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回来的制作人。加蒂斯描述说,“当他经过时,我碰了碰他的胳膊低声说:‘我注意到,你最近去过阿富汗。’”
△除了烟斗和猎鹿帽,打字机、化学实验器具、手枪,这些也都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标配和破案工具。
这句话在这位编剧心中埋下了一个想法,随后他和制作人及导演让这个想法萌芽,变成了现代版的《神探夏洛克》。加蒂斯在当晚学会的晚宴上说道:“一个年轻的军医,在阿富汗受了伤,没有朋友,孤身在伦敦。”他吊着听众的胃口,“正在拮据时期,巧遇学医时的同学,那人说他认识一个正在找室友的人,那人还不错就是有点怪……”就这样,加蒂斯向世上最难应付的、最顽固的福尔摩斯迷们兜售他和BBC创作的全新的夏洛克。而结果是,他们赞同这一让福尔摩斯来到现代的计划。
福尔摩斯在现代
福尔摩斯一直以来都是伦敦的象征之一。他含着石楠烟斗、穿着披风的侧影,与旧伦敦城狭长的街道相映成趣。他的住所贝克街221号B幢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甚至打算授予福尔摩斯“荣誉研究员”的称号。而且,2002年这一设想终于得以实现。时光荏苒,编剧加蒂斯赋予了福尔摩斯新的生命。据此,他被称为“新一代的柯南·道尔”。在第二季拍摄之前,他接受采访说:“我们对于新福尔摩斯和华生所受到的热烈欢迎和回馈感到无所适从,这是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我们简直等不及新的冒险了。在明年,将会有神奇的新谜题,老朋友和新敌人汇集—不论是两条腿的还是四条腿的。我们可能还会看到这位冷静和理智的大师坠落,不论是坠入情网,还是坠入悬崖。”
福尔摩斯·夏洛克平常会悠闲地呆在贝克街221号B幢的公寓内,抽着烟斗等待委托上门。
不过,冷静和理智并不是福尔摩斯最吸引人之处。在福尔摩斯迷们看来,尽管《神探夏洛克》的背景直接搬到了21世纪的伦敦,但骨子里还是真正的福尔摩斯,味道和精髓都保留了下来。他依然那么高傲,推理时语速快得所有人都跟不上,带着点轻微的“反社会”心理,几乎有着英式“摇滚范儿”。他的傲慢折射出智慧上的优越,以及不断寻求冒险的心理动机。他对人际关系的冷漠或者压抑,甚或是他感情的微妙流露,这一切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福尔摩斯的个人主义与现代刑事司法的专业化,形成了微妙的反差——而这,正是福尔摩斯的魅力所在。
随着福尔摩斯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住所贝克街221号也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既然背景搬到了21世纪,大量的细节还是要跟着更新换代,在这一点上,编剧加蒂斯展现了自己作为资深福尔摩斯迷的优势。剧中处处充满了对原著的暗示和致敬,让铁杆粉丝们随时收获与原著相印证的乐趣。比如第一集的案子《粉色的研究》就是改变自原著《血字的研究》,甚至连凶手谋杀的手段都基本相同。《盲人银行家》和《致命游戏》也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出处。与此同时,由于身处现代都市,细节之处也进行了巧妙的修改:原著中片刻不离的烟斗,由于欧洲出台的禁止公共场所室内吸烟的法令,而不得不忍痛割爱。福尔摩斯只得将之换成了尼古丁贴片;马车夫变成了出租车司机;随身携带的怀表,适时地换成了手机。福尔摩斯过去只是时不时发表逻辑学论文,而现在干脆自己开了一个网站,讨论“推理的科学”。他的搭档华生医生,仍然扮演着记录福尔摩斯传奇的叙事者角色。只不过,此时的华生医生,是通过他的博客,实时地记录并向公众传递着福尔摩斯的喜怒哀乐。
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风貌,1890年。
值得一提的是,《神探夏洛克》剧中许多细节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之前提到的福尔摩斯自己的网站“推理的科学”和华生的博客,在现实互联网中都能找到,而且内容会随着剧情发展不断更新,甚至还会有剧中人物不断与公众互动。就连剧中福尔摩斯和华生两人经常光顾买三明治的Speedy咖啡馆,也真实存在。在这家位于高尔街的咖啡馆里,甚至还出售夏洛克主题的食物,特别是夏洛克卷(鸡肉、培根、车达奶酪、生菜、胡椒、红洋葱、黄瓜、辣椒酱——被紧紧包起来,就像夏洛克不轻易外露的个性)和华生卷(烤蔬菜、菠菜、番茄、小洋葱、布利干酪、酸奶油——安全,温暖,治愈人心,就如同华生的个性)。据说未来可能推出莫里亚蒂三明治,不知以这位大反派命名的三明治,会有怎样的风味。
《神探夏洛克》中贝克街221号夏洛克公寓内的陈设夏洛克不但是神探,还拉得一手好小提琴。
>> End <<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5.0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