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大院 作者 刘国华
矿业大院
作者 刘国华
矿业宿舍原来是没有大院的。就是一小片砖瓦房。院墙是后来慢慢地修建增加的。有了院墙的矿业大院,有了宿舍区该有的样子,成了矿区人心目中的家园。
初期的时候,矿区人自己建起了医院,幼儿园,学校,后来地方政府在这儿开办了商店、粮店、邮局、银行代办处…,矿业大院的生活设施才逐渐健全起来。幼儿园里,孩子们玻璃般清脆的童声声震屋瓦;子弟学校里,朗朗读书声让人听着心情愉悦;国营商店里,人来人往,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矿业大院,俨然一个一应俱全的小社会。成了一个令周围农村人羡慕的“城里人”的小社会。
矿山兴建,各方人员齐聚。城里来的知识分子带来了知识和城市生活习惯;毕业的学生参加到矿山的建设事业;从各地抽调的农村人也加入了建设大军;复员转业军人也进入到建设行列;来自于老矿区的技术工人们无疑是建设队伍里最值得骄傲的核心力量…
过去的年代里,矿业大院鼎盛时期,这里车水马龙,商业兴盛,人来人往,热气腾腾,一派繁荣气象。
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风貌。
小县城来的“工作”人带着农村人刚进城的羞怯,走路夹夹扭扭,目不敢斜视,头不敢高扬;老矿区来的人带着比其他农村人早一代进入工业社会的自信,把新宿舍看做庭院,把矿山比做后院,高视阔步,旁若无人;从城市来到矿山的人见到这里的简陋和生活的草率感到极端的不适应,但生活的波涛把他们拍到这里的岸边也只有努力的适应了;倒是从农村来的精壮劳力们却感到无比的舒畅,因为他们一步从农业社会跨入了工业社会,这是他们最满意的地方。渐渐地他们成了矿区的主力军。
一周一次的露天电影是矿业大院文化生活的高潮,是孩子们的节日。太阳还没落,放电影的广场上,放板凳占地方的,搬块砖占地方的,什么也不带只用粉笔划线占地方的,孩子们兴奋地呼喊着、奔跑着,表达着喜悦,释放着多余的精力。
矿业大院的子弟们趾高气昂,一副君临天下的派头,看到来看电影的畏畏缩缩的农村人更觉高人一头,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时尚。五方杂处的矿区人最容易激发出创造力。一度,矿业大院成了时尚和服饰新潮的发源地。矿业大院的姑娘漂亮、高傲时尚,谈笑风生;矿业大院的小伙儿,潇洒自信,风度翩翩,神情自若。他们当中不乏“小上海”、“小北京”一类引领服装新潮的领军人物,他们无师自通地变化着服装样式,走在服装潮流的前列。矿业大院的子弟们,成了小县城人们在生活和服装上的先行者和效仿对象。
的确,矿业大院的人和周围农村的人以及小县城的人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当年知青下乡时,矿区下乡的知青就是穿着再生布的工作服也透出一种自信和大方。让农村的年轻人羡慕和模仿,亦步亦趋。
风水轮流转。几十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社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不仅在思想上,更体现在服装和文化上,多元化的进程正在侵蚀和俘获着人们。比吃比穿已变得太初级阶段。追求已变得越来越多元。
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膨胀必然带来诸多方面的大发展。催生出许多新视觉。过去的小县城,一如潜伏修行多年的一个庞大新生物,一夜之间释放了不可低估的爆发力。如春风吹发了新笋,骤雨暴涨了池塘,暖意烂漫了山野。小县城在一夜之间成了穿金戴银的贵妇人。
但矿区,这个当年的领军行业却落伍了。随着国家对资源行业政策的调整和资源储量的接近枯竭,它落伍的速度和幅度甚至可以用一落千丈来形容。
失重和失落几乎是同时到来的。矿区人的优越城堡在一夜之间垮塌了,只留下遍地残垣断壁和窘迫。几十年前建起的楼房有些已破败不堪,宿舍的道路早已坑坑洼洼。残缺的路灯,日渐冷清的商业街和日渐增多的老年人成了矿业大院最常见的景象。年轻人早已离开矿区去寻找新的谋生之旅。矿业大院正在走向没落。
而反观如今的小县城,却是另一番景象。宽阔道路通天际,高楼大厦平地起。政策的变化,使得小县城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已今非昔比。如今小县城的人们,兜里有钱,有车有房,气宇轩昂,生活优渥而又悠闲,早已把矿区的人们甩开十八条街。
矿业大院的子女们,也开始了新的战略转移:北上南下,北上广深,省城,青岛,去开辟生活新通道。
只是,矿业大院的颓势已势不可挡。正是:晴日历历矿业院,往日繁荣不复回。
昔日的矿业大院,已经远去。
作者简介:刘国华,网名,水天茫茫,执业律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肥城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编辑部:
水天茫茫 闻雨时
主 审: 水天茫茫
主 编: 闻雨时
制 作:水天茫茫
本文图片和音频作品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