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的明朝,为什么一再放弃肥沃的东北地区,亲手把女真人养肥?

一提到明朝我们总能想到朱元璋和朱棣,明朝在人们的心里似乎成了强硬的代名词。但是我们仔细研究明朝疆域地图就会发现,明朝之在灭亡之前,大部分疆域都比较稳定,唯独东北地区发了很多次的变化。那为什么如此强硬的明朝为什么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呢?

现在我们对东三省的印象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在明朝时期东三省地区很多地方是十分荒凉的。毕竟在古代人们都喜欢居住在温度适宜,且粮食丰富的地方。但是以当时的种植技术,在东北低温条件下,根本无法大规模展开种植。

不然明朝早在朱棣期间,就已经把东北地区纳入到了明朝的版图中,如果东北地区富庶的话,明朝到了中后期缺钱,缺粮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舍得放弃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真正大规模有效开发还要追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朝鲜农民在日本引进的耐寒水稻,这种水稻可以有效地抵御严寒,而且亩产还高于普通水稻。在有了朝鲜先行的情况下,中国东北地区的农民才开始效仿,东北地区才迎来了粮食产量丰收和人口的剧增。

其实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很多地

方都是比较相似的,对于西北地区明朝几乎没有兴趣。因为土地贫瘠,降水量稀少。如果要控制西北地区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不管是西北还是东北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少就意味着劳动生产力跟不上,土地又不适合种植,那种植业也无法提供税赋。而且如此大的地方,如果没有体量庞大的部队驻守,朝廷就无法完全掌控地方军政。反之如果大量的部队驻守像西北和东北这样的偏远地区,爱没有水运而且距离遥远的条件下,靠着千里以外的物资运输想养活庞大的部队,国家的财政是很难维持支撑下去的。

关于这一点朱棣曾经也曾想过克服,可是毕竟路途遥远,陆运的难度太大。但是水运要经过松花江和辽河,这两条河不属于一个水系,中途也需要转运。如此一来水运加陆运成本更高,朱棣曾经也在附近设立造船厂,但是毕竟这是吃力不讨好,没钱赚的行为朱棣也不傻。

慢慢地也就放弃这一片地区的主导权。甚至直接把这片地区交给了女真人管辖,看上去似乎是个十分明智的决定。毕竟连明朝都无法发展的黑龙江以北地区,交给别人管理不仅可以省钱,面对这样的地方还可以有效限制对方发展。甚至朱棣也以为,女真人只是看院子的管家,想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回来。却不曾想,就是这样的一个不起眼的管家,后来却推翻了主任,自己成为了一家之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