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王胡宗南的最后岁月:家底输光,多次赋闲
1950年1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元旦节,大江南北都在热烈的气氛中辞旧迎新。西昌的胡宗南却一点都不高兴,还有些难受与煎熬。回首两三年前的元旦,他还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西北王,在关中地区呼风唤雨、烜赫一时,短短一两年的功夫,他就沦落到了川西地区,可以指挥的部队也只剩几千人了。
解放军已经攻破了重庆,拿下了成都,胡宗南的士兵有的战死,有的投降,都已被消灭殆尽。成都失守前,蒋介石的本意是让胡宗南前往西昌,保住国民政府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可胡宗南却坐飞机直接到了三亚,理由是西昌天气不好,飞机无法下降。听到这个消息,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顾祝同去三亚查办胡宗南,好说歹说,最后才答应下来,允许胡宗南前往西昌,坚守三个月,戴罪立功。
其他高级将领一败涂地,可以逃到台湾躲避战火,胡宗南打了败仗,还得飞回大陆继续坚守,心里自然不舒服。西昌远在四川西部,国民党军势单力孤,根本无法长期抵抗,能不能守住三个月,取决于解放军在什么时间点发起攻击。西南战役开始前,胡宗南本想把部队转移至滇西地区,利用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的地利负隅顽抗,如果大势已去,还可以把部队撤往缅甸,避免被解放军全歼。
但蒋介石没有接受这个提议,你把部队都撤到滇西,撤到国外去了,谁来保护成都?谁来保护大西南?如果国民政府在大陆连一寸土地都没了,国际地位必然大幅下降,他希望胡宗南能够守住西南,延缓解放军的攻势,等待国际局势转变,最好爆发,西方国家派兵干预,就有翻盘的可能了。胡宗南的目的是保住部队,有了军队,他就有话语权,地位才有保障,在大厦将倾的背景下,撤往滇西是最优的选择,坚守成都必然被解放军围攻,最后全军覆没;相比之下,蒋介石的格局明显要高很多,他不是站在集团军首领的角度看问题,他放眼的是全局,是世界大势,虽然预判是错误的,没有爆发,直到他去世了也没有。
家底几乎败光,在西昌前途渺茫,胡宗南愁容满面。元旦当天,台湾方面来命令,要求他给部队训话。形势都到这地步了,训话还有什么用呢?他说:"弟兄们,今天我们在西昌过民国三十九年的元旦,心情是极端沉痛的。战局发展成这样,太出乎我们意外了!"随后沉默了十几秒,又说在川西坝子上还有几十万弟兄在与解放军奋战,我们不能放弃,要效忠总裁。第二天,台湾各大媒体争先报道:胡宗南将军在西昌检阅数万大军,并发表元旦讲话。明眼人都清楚,那都是说给不明真相的人听的,胡宗南肯定不会死拼到底,就像国民党大部分高级将领一样。果不其然,三个多月后,解放军从南北两路进攻西昌,胡宗南搭乘飞机向海口飞去,他的本钱已输得干干净净,用光杆司令来形容,真是一点都不为过。以后的命运,就完完全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了。
3月27日,胡宗南刚抵达海口,台湾方面就宣布撤销"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机构撤销了,胡宗南这个公署的副长官,职务当然也没了。原本行政效率低下的国民政府,干这件事却如此的及时,背后的心态令人玩味。胡宗南来到了事业的最低谷,军队都完了,蒋介石保住大西南的战略没有实现,行政部门负责人还是政敌陈诚,感觉不会有好的结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前往台湾后,胡宗南首先去了东海岸的花莲调整心态,自知是败军之将,不可过度招摇,先隐居一段时间,再想着东山再起,或者安享晚年。
西昌失守,国民党丢掉了大陆最后一个重要城市,许多在台人员重返大陆的愿望彻底破灭。大家都在痛定思痛,找出罪魁祸首。如果要说责任,蒋介石和陈诚的责任都很大,可他们位高权重,没有人敢打他们的主意,最近来台的胡宗南,把西安、成都、西昌都给丢了,军事上更是一败再败。必须严办!首先发难的是监察委员李梦彪,他是陕西人,年过古稀,眼看自己回归大陆无望,余生将葬身海岛,心里便十分难受。今日的处境,是谁造成的?当年驻守关中的胡宗南难逃干系!于是李梦彪写了封弹劾书,要惩办胡宗南丧师失地,贻误军国的责任,否则不足以振军威。消息传出,监察委员们纷纷响应,有60多人联署。李梦彪还把弹劾内容告诉了新闻媒体,把话题炒热。
人在花莲的胡宗南大吃一惊,本想低调行事,没想到已成为新闻焦点。赶紧前往台北,住在汤恩伯的寓所里,仔细研究李梦彪弹劾书,并与亲信、朋友们商量对策。在他们的活动下,一位叫江一平的律师站出来,为胡宗南据理力争,说胡将军在糟糕的局势下,孤军应战,公忠体国,是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蒋介石、陈诚驳回弹劾。正反双方在新闻媒体上对战起来,好不热闹。最终防务部门做了判决:"李梦彪弹劾胡宗南各项,均与事实相反,不能成立。"蒋介石深知胡宗南跟随自己多年,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陆之败,国民党从上到下都有责任,不能只追究胡宗南一个人,有失公允;如果都追究了,逃台人员都会感到不安,不利于政权的稳定。再说,他自己和陈诚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责任一点都不比胡宗南小。所以只是借弹劾案敲打胡宗南等败军之将,让他们害怕,夹起尾巴做人,却没有付诸行动。
躲过一劫的胡宗南继续赋闲,领导也不安排工作任务,直到1951年9月,蒋介石给胡宗南封了个大官:"浙江省主席",不错,校长还是挺为学生着想的,给了顶省长的乌纱帽,正常的话,胡宗南应该去杭州上班吧!然而并没有,他坐军舰直奔大陈岛。浙江的大陆部分已经被解放军占领两年多了,只有周边几十座小岛还是国民党的。胡宗南这个省主席,统帅的士兵不足万人,领导的土地不足两千平方公里,像个占岛为王的海盗。终于有了份差事,胡宗南干的还是挺用心的,把散兵游勇都给整编了,还经常前往各岛检查防务。粮食、武器不够,又从台湾运过来予以充实。海的对面就是老家浙江了,可是这浅浅的海峡,胡宗南始终无法逾越。初到大陈岛的时候,日子还算太平,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加强了对大陈岛的进攻,失守指日可待,另一方面,胡宗南与美军顾问多有分歧。权衡之下,蒋介石决定放弃大陈。
回到台湾后不久,胡宗南奉命进入国防大学学习,戎马倥偬一生,现在又当起了学徒,真是有意思。胡宗南别无选择,让他干嘛就干嘛,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家人,小日子过得挺开心。1954年2月,经过半年学习,胡宗南同学顺利毕业了,当局没有安排新的差事,他只好继续赋闲,陪老婆孩子。1955年8月,蒋介石突然召见胡宗南,问了他最近读书的情况,还征求意见,愿不愿意赴澎湖任防务司令,堂堂上将,远离政治中心,去看守一个小岛。胡宗南二话不说便答应了,完全服从上级安排,都这份上了,也不敢讨价还价,蒋介石很满意。澎湖位于台湾与金门之间,是二者的中转站,具备战略价值,胡宗南待了四年才离职,回台北做了"总统府战略顾问",平时提提意见,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1961年,胡宗南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病症。为了身体,他多吃蔬菜、水果,很少食用肉类,身体越来越消瘦。1963年正月,胡宗南再度感觉不适,医生发现他心脏不正常,住进医院,蒋经国和蒋介石纷纷探望,令胡宗南感激涕零,校长心里还是有我的!3月份,胡宗南突然惊叫数声,昏迷不醒,心脏也停止跳动,享年六十七岁。墓地建在北投,依山面海,正对着浙江老家。他的妻子叶霞翟是有名的教育家,曾任台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出版过《天地悠悠》等作品,1981年去世后,与胡宗南葬在一起,共同远眺大陆。
斯人已去,割舍不下的还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