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植山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叶新翠  李宏

本文刊于光明中医2016年10月第31卷第19期

摘要:《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顾植山教授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不寐治疗,疗效甚佳。文中列举防风通圣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乌梅丸、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案3则以佐证。案1不寐用防风通圣散解表使卫行通畅,太阳得开,清下阳明,则阳明得阖,寐差易醒得解;案2不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少阳、太阴,使太阴“机转”而获效,二诊使用乌梅丸调节厥阴枢机,使阴阳之气顺利交接而愈;案3不寐用血府逐瘀汤,调畅少阳、少阴枢机,使阴阳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

关键词:顾植山;开阖枢;不寐;验案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9.04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9-2873-03

顾植山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十二五”科技部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笔者有幸拜师学习,深受启迪,顾教授善于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临床,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整理顾教授治疗不寐验案3则,与同道分享。

1案1—防风通圣散治疗不寐案

邹某某,女,1968年生。2014年9月4日首诊。患者3个多月前外出劳累过度,出现夜眠不宁,多梦易醒,加之饮食不当,突然出现全身红色风团,瘙痒,西医诊为“荨麻疹”,经治疗好转,但常反复发作。刻下全身皮疹散发、瘙痒,多梦易醒,夜寐不宁,胸中闷热,汗出不畅,口苦,咽干,腹痛,大便干,每2日一行,症状以下午为重,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稍厚腻,脉浮弦数。予防风通圣散,处方:西防风15g,荆芥穗10g,净连翘15g,净麻黄(先煎去沫)6g,苏薄荷(后下)10g,大川芎10g,炒白芍12g,栀子10g,大黄(后下)10g,炒白术10g,炒黄芩10g,甘草10g,玉桔梗10g,西当归10g,玄明粉(冲服)6g,生石膏(碎,包煎)20g,飞滑石(包煎)15g。14剂。

二诊(2014年9月18日):服上方症有减轻,荨麻疹发作次数减少,汗出不畅较前减轻,近日饮食不慎反复,仍从下午开始至入夜为重,上方重用清降阳明之生石膏等,增损再进。

三诊(2014年10月2日):上方后诸证向愈,昨日饮食因素荨麻疹又再复发,全身起风团疹块,咽干,胃脘部灼热感,脸部潮热,小便黄,大便正常,夜寐多梦,无早醒,纳谷馨,舌淡衬紫边有齿痕。加强清热之功。上方甘草增至10g,加车前子(包煎)24g,地骨皮15g,干生地黄24g。14剂。

四诊(2014年10月16日):服上方4剂后,荨麻疹未再复发。现胃不适好转,原有的腹痛症状已消失,寐安。患者诉原月经逾两月未至,本月12日月经来潮。此次为巩固疗效来诊。

按:此患者汗出不畅,脉浮,为邪着于肌表,营卫受阻,经络阻滞;燥热、口苦,咽干、腹痛、大便每2日一行,便干,证属阳明,且症状以下午开始至入夜为重,正是阳明病欲解时(申至戌上)。营卫受阻,阳明不降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怫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荨麻疹;“卫气运行障碍,入阴不利”即太阳开机不利,同时阳明不降不能阖于阴,均可致不寐。顾教授用防风通圣散正合太阳阳明合病之意,清·汪昂《医方集解》解防风通圣散曰:“此足太阳、阳明表里血气药也。防风、荆芥、薄荷、麻黄轻浮升散,解表散寒,使风热从汗出而散之于上;大黄、芒硝破结通幽,栀子、滑石降火利水,使风热从便出而泄之于下;风淫于内,肺胃受邪,桔梗、石膏清肺泻胃。风之为患,肝木受之,川芎、当归、白芍和血补肝;黄芩清中上之火,连翘散气聚血凝;甘草缓峻而和中(重用甘草、滑石,亦犹六一利水泻火之意),白术健脾而燥湿。上下分消,表里交治,而能散泻之中犹寓温养之意,所以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也”。切中了病机,患者荨麻疹、不寐、停经诸证均告痊愈。

2案2—柴桂干姜汤、乌梅丸治疗不寐案

高某某,男,1952年生。2015年1月29日首诊。食道癌术后2年。嗳气、烧心,纳差,口苦,怕冷,乏力,气短,夜寐不安、寐浅早醒于丑时,难再入寐,大便不成形,舌暗苔白腻有裂纹,边有齿痕,脉弦左浮。予柴桂干姜汤合左金丸方。处方:北柴胡30g,川桂枝15g,淡干姜12g,淡黄芩15g,天花粉15g,左牡蛎20g,淡吴茱萸1g,炒黄连6g。7剂,每日1剂,以水1800毫升,煮取900毫升,去渣,再煎取450毫升,分3次温服,每次150毫升。

二诊(2015年2月5日):服上方1剂后大便即成形,嗳气、烧心、怕冷症状改善,纳可,活动后气短,夜寐早醒次数较前减少,早醒时间仍在丑时。舌黯胖大、苔黄厚腻中有裂纹,脉弦左浮。予乌梅丸方。处方:炒乌梅(带核)50g,炒黄连10g,制附子(先煎)6g,炒川椒4g,北细辛(先煎)6g,炒黄柏6g,淡干姜6g,川桂枝10g,潞党参15g,西当归6g。7剂,头煎晚上服,次煎第二天早晨服。

三诊(2015年2月12日):服上方后睡眠转佳。嗳气、烧心、怕冷、气短等诸症亦显减,唯大便复不成形。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腻黄中有裂纹,脉浮弦。仍予首诊方柴桂干姜汤合左金丸调治。

按:该患者食道癌术后2年,嗳气、烧心,口苦,脉弦左浮,乃少阳见证,大便不成形,怕冷,乏力,舌暗苔白腻,边有齿痕为太阴见证,辨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初向太阴传变,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使太阴“机转”。二诊时寐仍易醒于丑时,正是“厥阴病欲解时”(丑至卯上),予厥阴病主方乌梅丸[4]制为汤剂,使阴顺利出阳,不再早醒。

3案3—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案

金某某,女,1975年生。2015年1月18日首诊。寐差伴耳鸣2年余,难寐、眠浅、多梦纷纭,又每早醒于凌晨3:00—4:00。伴耳鸣,多汗,口苦,腰酸,舌淡暗,苔薄,左脉沉涩。予血府逐瘀汤。处方:酒当归10g,大生地黄12g,桃仁泥15g,杜红花10g,炒枳壳15g,赤芍10g,北柴胡10g,玉桔梗10 g,炙甘草10g,大川芎10g,怀牛膝10g。7剂。

二诊(2015年1月31日):服上方后睡眠好转,上半夜眠尤安,汗出减少,仍有耳鸣多梦,舌淡红,苔薄,脉沉。上方加石菖蒲6g,灵磁石(先煎)24g,小茴香6g。7剂。

三诊(2015年2月8日):上方后睡眠转佳,易入睡,梦较前少,时有早醒,早醒时间推至4-5点,汗出减少,耳鸣减轻,头晕目涩,纳可,便调,舌淡红有裂纹苔薄,右脉沉涩。上方加紫丹参15g。7剂。

四诊(2015年3月7日):患者诉服上方后睡眠明显好转,容易入睡,寐无梦,已不再早醒,汗出、耳鸣目涩均向愈。嘱停服中药。

按:清·《医林改错》明言血府逐瘀汤主治夜睡梦多、夜不能睡、夜不安者等睡眠障碍诸症。顾教授认为血府逐瘀汤实有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和桔梗、牛膝组成,其中四物汤补血活血,治在少阴,四逆散疏肝理气,治在少阳,桔梗、牛膝,升降相因,重在调畅气机,综观全方,乃少阳、少阴转枢妙方。该患者难寐,早醒分别为阳明、厥阴不阖。血府逐瘀汤虽非直接调治阳明、厥阴而临证多有佳效,考虑是否少阳、少阴得枢,则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故能取效。

4讨论

不寐,也称失眠,古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失眠不仅是独立的疾病,也是很多其他疾病的共有症状。目前临床多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营卫不和、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虚阳上扰、瘀血内阻等证型进行治疗。而顾教授通过“辨象-辨时-握机”运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来阐释不寐的病机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基于此遣方用药,可谓执简驭繁,通过调畅全身气机,无论患者是以不寐来诊,还是以他病来诊伴随不寐,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顾教授认为:自然界的阴阳不是静态的比对,而是具有盛衰变化周期的节律运动,古人将自然界阴阳的盛衰变化理解为一种周期性的“离合”运动。《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如图1、图2。

图1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图2顾氏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

案1不寐用防风通圣散解表使卫行通畅,太阳得开;清下阳明(因下午至入夜乃阳明病欲解时)则阳明得阖,寐差易醒得解。案2不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少阳、太阴,使太阴“机转”而获效,二诊时抓住患者丑时易醒(乃厥阴病欲解时)的特点,使用乌梅丸调节厥阴枢机,使阴阳之气顺利交接而愈。案3不寐用血府逐瘀汤,调畅少阳、少阴枢机,枢者,枢机、枢要也,枢主上下、内外之间,舍枢不能开阖,少阳、少阴得枢,则开阖有度,阳入阴则寐,阴出阳则寤。

总之,受现代生活节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人都有过不寐的经历,不寐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侍诊时见顾教授应用备化汤、苁蓉牛膝汤、清暑益气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引火汤等治疗不寐都有验案,就不一一叙述。顾教授常言:临证时应“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要擅于把握疾病动态的发展趋势,“握机于病象之先”,才能掌握更多治疗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老膺荣,杨志敏,李艳,等.卫气不利成失眠扶阳助卫治不寐— 从《黄帝内经》论不寐的基本病机及治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23-24.

[2]汪昂.医方集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98.

[3]江红.由少阳枢机论柴胡桂枝干姜汤[N].中国中医药报,2015-06-05(4).

[4]陶国水.顾植山:当“厥阴病欲解时”用乌梅丸[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15(4).

[5]陶国水.用“开阖枢”理论方解血府逐瘀汤[N].中国中医药报,2015-03-11(5).

[6]老膺荣,唐泽彦,蒋俊民,等.学习顾植山“辨象-辨时-握机”运用乌梅丸体会[J].新中医,2013,45(7):196-198.

[7]顾植山.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451-454.

(0)

相关推荐

  •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金铃子散治疗胁痛

    江某,女,53岁,2012年2月20日初诊. 主诉:右胁部疼痛不适1月余. 病史:患者有胆囊炎病史,1个月前因参加一次婚宴吃油腻过多而发病,开始症状是胸闷伴胁腹部胀满疼痛不适,服用一些治疗胆囊炎的药后 ...

  • 林佳明经方传承案例67期

    ​01.02经方传承第67期 纪某某,女,48岁,银行职员.眩晕伴恶心3月余. 患者长期操作电脑,经常有颈部不适感,偶尔有轻度头晕,但未在意. 3个月前,突然感到眩晕伴恶心.呕吐,动辄加剧,经治疗后好 ...

  • 《伤寒论》少阳病篇总结,干货

    一.少阳病提纲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二.少阳病本证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三.少阳8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 ...

  • 一个被常用于治疗痤疮的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有关原文论述: 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本条证候: ...

  • 『名医经验』龙砂医学流派顾植山教授:乙未年备化汤验案二则

    江苏龙砂医学流派善用陈无择所创"三因司天方"十六方,疗效颇佳,并成为该流派重要特色.备化汤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系为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而设的 ...

  • 顾植山从“少阳为枢”角度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体会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 治下>第147条: "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 胁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 热心烦者, 此为未 ...

  • 从“开阖枢”理论谈三阴三阳经脉的命名规律

    编辑推荐语 <内经>中十二经脉脏腑与三阴三阳的具体配属规律,古今医家皆未能得出清晰的定论.作者从"开阖枢"理论出发,分析其与十二经脉的相关性,这对丰富中医学基础理论具有 ...

  • 『古方新解』从“开阖枢”理论谈活用金匮温经汤

    ·人体阴阳以"开阖枢"的动态形式存在,而不是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阳明之阖与太阴之开是同时发生的.温经汤治疗月经衍期.闭经主要取降"阳明".开"太阴&q ...

  • 从开阖枢理论探讨桃核承气汤的临床应用

    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起源于尿路上皮的多发性恶性肿瘤,包括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和尿道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可分为非肌侵性尿路上皮癌和肌侵性尿路上皮癌.然而,10% - 15%的肌层 ...

  • 传承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创新针法

    上: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下:部位图示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概述 陕西宝鸡市中医医院 王凯军 我们在学习五运六气理论过程中,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发掘的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 ...

  • 对湿病的理解之开阖枢理论

    湿作为自然界的六气之一,夏秋之际因湿邪致病者屡见不鲜.湿乃长夏之主气,称为湿气,为滋润万物.生长繁茂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即"湿以润之". 但如果湿气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湿邪, ...

  •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月经周期理论新解

    本文刊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年 11月第 22卷第 11期 正文共: 5535字 3图     预计阅读时间: 14分钟    请收藏后仔细阅读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月经周期理 ...

  • 顾植山从“少阳为枢”角度运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体会

    本文刊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1月第33卷第1期 摘要: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调节阴阳.和畅枢机.清热泻火.温中散寒等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证候.顾植山教授认为,人体阴阳是以"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