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窗听雨 | 十月二号
十月二号了,雨还在下。说说去年国庆小长假出行的事,去河南新乡,看挂壁公路,看八里沟风景,风雨无阻。
那时候,心里装着满满的诗情画意。
冷冷的雨中,还不忘发圈:这一程的风景,我愿与你山肴野蔌,漫步水云间。
其实,每次出行前,内心复杂,极度不安。一方面要去远方,掩不住喜悦;一方面忐忑,仿佛远方充满了荆棘。
然而深知倔强的自己,决定了便义无反顾。
于是,风衣、毛衣、打底裤,备全。
七个小时的车程,筋疲力尽,风景戛然无味。吃不好、睡不惯,当夜就想着家里温暖的房间和餐桌上的合口美味。
返程途中,堵车差点赶不回来。
一次又一次选择远方,一次又一次后悔远行,下一次又继续。
难怪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待腻了的地方。
看网上晒视频,兵马俑人流拥挤,雨中排长长的队,想着带孩子带老人干嘛要去凑这个热闹。
吃吃喝喝,附近散散步,看秋天,省钱又省力,还可以睡到自然醒,多美。
十月二号,我还窝在娘家,吃苹果,吃核桃,吃娘亲手做的饭。
去年心热,想画画,想绣花,被一万个不支持。说没这天赋,还是读书写字勉强脑子够用。
备受打击,依然痴心不改。
后来的后来,前功尽弃。
未完的绣品,不成熟的画,至今还在抽屉里安于现状。
我的秋天呀!被一朵花勾引,被一阵心热耽误,被一段故事感动。
最怕心有不甘。
和弟弟约好暑假全家出游,妈妈提前通知她和爸爸不去。
她要安静待在家里,说什么疫情尚未彻底消除,人山人海怕拥挤。
反正她从来不去凑热闹。
多年前,和弟媳带妈妈去世园会,人好多,基本除了看人啥好东西也没看到。
妈妈背了一大堆孩子吃吃喝喝的,好不容易东西吃完了,结果孙子、外孙女一个接着一个睡着了,妈妈抱了一个又一个,这个醒来那个又睡着了。回来累坏了。
嘿嘿!嫌我们麻烦。
小时候,在乡间常常会碰到捋野菊花的妇人,她们清简自然,打扮朴素,依着自家的门槛,将从枝枝蔓蔓衔来的花朵,一朵一朵整理好,动作娴熟、敏捷,仿佛一朵山野菊花,在篱笆墙里雀跃。
蒸熟,晾干,然后做成枕头。
很喜欢这简单又民间的手工活,质朴中透着优雅,更是一种将内心的妥帖安放。
住在村子里,不免回忆起童年来。心想那一丛菊花怕是就要开了。妈妈说,还早呢!得到立冬前,麦苗出来后。
那时候,勤工俭学捋菊花交到学校,老师会给我们奖励粉笔,有了粉笔就可以在地上写字,太幸福了。
婶娘们也会捋菊花,卖到药铺里。
菊香曾经弥漫过我的夜色,至今还能生动我的回忆。
童年,是一阙词,一首诗,一丛小野花。
村子里的姑娘们,都是在鸟儿叽叽喳喳,在泉水叮咚,在秋菊飘香的时光里长大。
唤声村姑,也优雅。
这个日子,适合装文人。
文人多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是灵魂的孤独。
张岱是孤独的。深冬雪夜去湖心亭看雪,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遗世而独立。
陶渊明是孤独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离开沸沸扬扬的尘世,归隐田园,与酒为伴,与菊为友。
苏轼是孤独的。中秋佳节对月思人,不由得发出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王维是孤独的。他"独坐幽篁里",期待“明月来相照”。与竹林作伴,在清风明月间享受一个人的狂欢。
也让我虚荣一回,把自己当半个文人看吧。你们好吃、好玩,我且在文字里骚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