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前的滑县古城

滑县古为颛顼帝都,夏商为豕韦国,周为滑国,秦汉而降为郡、为镇、为州,明初降州为县。

新建成的明福寺塔广场

滑县县域面积大(南北长近200里,东西宽近100里);人口多(1928年即民国十七年有627964人);田赋多(历年额征银八万六千多两正税。另有附加税约等于正税);官司多。

滑伯祠遗址

滑县城,周朝时为滑氏旧垒,后人增以为城,称为滑伯城。城内有滑台,后人以滑台借代滑县或滑县城。

今之滑县城(城墙已拆),始建未详。宋朝重修。自宋朝至明朝皆是土城。明朝嘉靖、崇祯年间,两次易土以砖。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初具规模。至道光年间重修,城墙、城壕、城楼一律完固。

画舫斋(新建)

同治年间,城门有五:东叫长春门,西是嘉禾门,南名南薰门,北称拱极门。为了排水,在(大)西门之南设小西门,名清源门,俗称水门,亦称龙门。城有五门,又有五关:南关,西关,东关、北关和小西关。县署在西北隅,大塔(明福寺塔)在西南隅。古城有七十二道街(不是确数,表示多)。

“狗脊云封”残坡

古城街上多牌坊。县前坊二:东曰豕韦旧国,西曰东郡遗风。学前坊三:南曰泮宫,东曰鹗冲云汉,西曰龙化天池。街道上的科举坊有:擢秀、恩荣、奕世科名、青云步武、双凤齐鸣。官牌坊:四世一品、三世中丞、豸秀名臣、天眷奇忠、正气贯日、龙章褒宠、父子天官、皇恩貤赠、都宪、紫诰貤恩、宣猷、诰敕重封。城内贞节牌坊:激扬清风。

父子天官牌坊

滑县十二景,七景在城关,分别是:双潭秋月、龙门夜雨、狗脊云封、天台表胜、茅屋白云、画舫波澄、浮屠瑞霞。

“画舫澄波”图片

此外,滑伯祠(位于城内西北、县署西偏),鼓楼(位于县前东街),魁星阁(位于城内东南隅文昌庙),天主堂钟楼意大利教堂(位于十字街西北角)也都是久负盛名的地方。

旧县衙遗址(现为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抗日战争前,滑县古城是滑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县城常住人口一万以上。解放前河南省政界有句顺口溜:“金杞县,银太康,抵不住滑县一后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