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84,钦公塘
浦东老护塘建成后,上海东部海岸线继续缓慢东扩,五百年间仅扩展了五里。张修桂认为是“长江输出的泥沙大部用于扩大崇明岛、形成长兴、横沙岛,并扩散形成崇明东沙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等。”
崇明、长兴、横沙岛链的形成,使长江水流在崇明岛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狭浅,江水绝大部分经南支排泄入海。南支又被中央沙、长兴岛、横沙岛分隔成南港、北港。南港被九段沙分隔为南漕、北漕,浦东的岸线绝大部分处于南港的南漕区段内。南港南漕有水深15米的稳定河床,有非常优良的航道。
也就是说长江来水主要由南港南漕入海,大量涌入的长江淡水将浦东沿岸的海水稀释,使下沙盐场的盐业无以为继,为维持生计,盐民将盐田改良为农田,并转换身份为农民或者渔民。
长江口的主要水流方向
影响长江口的台风平均每年有2-3个,台风对盐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大潮则基本没影响。范仲淹和吴及在长江口南北修筑的捍海堰,主要是防止岸线的坍塌,以保护盐田,史籍上也没有记载什么台风或者大潮造成多少人伤亡,让多少人流离失所。
但台风和大潮对农业的影响巨大甚至是致命的,极大可能让农田颗粒无收。到明朝以后,不断地修筑捍海塘就是为了严防死守,保农田、保收成、保人命,浦东老海塘已经在新海岸线的西面五里,根本无法保护成千上万亩的农田,何况这个老海塘原来就比较低矮,时代在呼唤一条新的捍海塘。
明万历的前十年,张居正当政,强力推行新政(现在叫改革),中国历史上的新政基本都是为了把民间的钱收到国库中,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的时候,大明国库充盈,然后自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万历十二年(1584年)开始,上海知县邓炳及第二年继任的颜洪范,沿着新的海岸线修筑了一条新的捍海塘,也叫里护塘备塘、外海塘,原来的海塘被称为老护塘、里护塘。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很快倦于朝政,后期甚至二十多年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万历皇帝死后仅24年,明朝就灭亡了,相应的,地处偏远的浦东外海塘刚建成不久就无人维护了。
进入清朝,雄才伟略的康熙皇帝驾崩的时候,国库空虚,亏空几千万两白银,雍正刚上台就推行新政,到他闭眼时,留给儿子乾隆的是满满一座国库,有几千万两白银的盈余。同样的,雍正朝以及后来的乾隆朝,也需要做些大事。
钦琏,浙江长兴人,雍正元年(1723年)的新科进士。雍正四年,钦琏奉命任南汇首任知县,9个月后被调任,可能是被贬官了,原因不明。雍正十年(1732年),一场大台风正面袭击浦东地区,150多年前修筑的万历外海塘基本没起什么作用,浦东沿海损失惨重。第二年钦琏再任南汇知县,主持重修外海塘。
钦琏用以工代赈的办法重筑了这条塘,质优价廉,耗时短,当地百姓感念钦县令的恩德,将这条重修后的海塘称为钦公塘。
新、老护塘的起讫点似乎一致,北起黄家湾(又叫老鹳嘴),南至奉贤/南汇的交界处,四团五墩附近。
钦公塘修好后,浦东特别是南汇沿海的淤涨速度加快。乾隆三年(1738年),就在钦公塘外修了小护塘,后来改名老圩塘。光绪年间有李公塘、彭公塘、王公塘等,1952年沿着最新的海岸线修筑了人民塘。
和老护塘一样,钦公塘上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集市,最初也叫某家路口,后来改名为镇,比如江镇、邓镇、施湾镇等。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在钦公塘外侧的多处烽堠墩中,有江家路墩,钦公塘建成后,逐渐形成集市,改名为江家路口,上川铁路向南延伸到江家路口时,火车站设在镇边,名为江镇站。
邓镇以前是一个泥沙集散地,钦公塘建成后,渐成集市,有一个邓姓商人于塘上开设布庄,购销土布,成为当地农家妇女的主要家庭副业。当时的钦公塘身甚高,交售土布的民众登上护塘十分不便,邓氏商人从购销土布的利润中提成积累,出资在塘的东西两侧修筑了石阶码头,人称邓家码头,上川铁路延伸段在此设一站,叫邓镇站。
邓镇以南2公里左右,是张闻天故居,就位于钦公塘西侧,原为很普通的一处农家宅院。张闻天出生在这个宅院内,一直生活到11岁,前往南汇下沙的振兴小学寄宿读书。这几天为了防范疫情,参观张闻天故居需要预约登记,每天上限50人。
钦公塘,和老护塘的命运差不多,后来都被夷平,修建为公路,以华夏东路为界,以北为东川公路,以南为川南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