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褚遂良书法的难学之谜
一说起楷书四大家,人们当然会说是欧颜柳赵,但是唐朝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楷书大家——褚遂良,他的书法从某些方面甚至超过欧颜柳赵,并且可以说是最难学的楷书,当今仍然有不少褚体的追随者。
人物简介:
褚遂良早年处于属于隋朝部下,随归顺唐后,任职于唐太宗李世民臣下,由于李世民酷爱书法,褚遂良亦乃当朝唯一能鉴别王羲之书法的人,其书法又技艺高超,故其深受唐太宗喜爱,不久便任职高官,与长孙无忌一起共同执掌朝政。
李世民去世后,褚遂良与长孙无忌成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唐高宗李治,由于武昭仪(后来的武则天)能力过人,欲取代王皇后(当时是李治的皇后,武昭仪只是个嫔妃)之位,褚遂良极力反对,朝廷之上,当众反对李治废王立武之举,于是在以后的仕途之中不断遭受排挤,最终被贬到越南边境,并在流放地区孤苦离世。
褚遂良的书法在其早期和晚期都有不同的风格。
早期书法特点
褚遂良早期的书法受欧阳询、虞世南的影响,具有两者的某些特点,同时褚遂良自己并没有被这两位大家完全教化,仍能显露出自己的个性。下面我们以欧阳询《九成宫碑》碑和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与褚遂良早期作品《孟发师碑》相比较。
从细微处比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三人的分别呈现:露骨、含蓄、婀娜的特点。但总的来说,差异不太大,褚遂良兼有二者的特色,并取法欧阳询的要多一点。下面我们来仔细对比分析:
1、横画的异同
在横画中,我们挑选了几个代表性的长横。
欧阳询的长横特点是:两头方直露骨,两头粗中间细,并且横画上下边线都有弧度。这样显得非常露骨。如下图所示:
虞世南的长横特点是:两头多半藏锋圆润,行笔粗细均匀,上下边线略有弧度。表现出篆书那样的含蓄委婉。
当然偶有些长横如欧阳询一样露骨,如下图中的“三”字。
褚遂良的长横特点是:两头方直露骨,并且两头粗中间细,这点学的就是欧阳询,但是有时候粗细之间的对比更加大一点,并不完全像欧阳询,也与虞世南有所区别。
另外长横的弧度方向一般是向上拱起,这点与虞世南一致。
所以褚遂良对这两位大家各有所取,并且仍然有自己的不一样的地方,他时不时的夸张横画行笔粗细的变化,如下图中的“长”字,这就是个性!到了晚年,褚遂良把这种个性直接凸显出来了。
2、撇画的异同
在撇画上,褚遂良兼有欧阳询、虞世南的特点。
欧阳询的长撇特点是:起笔露骨,要么方切、要么尖峰入纸,如下图中的“石”、“为”字,行笔迅速,形如弯刀,异常锋利。
虞世南的长撇特点是:起笔与欧阳询一样,但是行笔却味道不同,行笔速度较慢,更多的是体现出中锋用笔的敦厚,如下图中的“席”、“为”字。
褚遂良的长撇特点是:与欧阳询的锋利感相似,却并没有欧阳询强烈,他的行笔基本没有粗细变化,只是在出锋的时候细一点,这与虞世南类似。
总之,在笔法上兼有欧阳询与褚遂良的特点,既有欧阳询的阳刚,又有虞世南的含蓄,并且时时显露出自己的个性,这为后来的褚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褚遂良的书法止于此,他的名气气和影响力绝对不会这么大,可见创新是多么的重要。
2、结构
在结构上,褚遂良早期的书法仍然有欧虞的味道,上图中的“之”字可以看出,褚遂良的结字并没有欧阳询的紧凑,笔画之间较为开阔,而且横向舒展,这与虞世南相似,只是褚遂良后期更加夸张了这种风格。
上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欧阳询的结体瘦长,这是欧体的普遍特点,虞世南则偏于王羲之小楷的结构特征,“超”字的走字底最后一捺与上半部有些“距离”,并不挨着,舒朗开阔基本上就是其书法的特点,显然,虞世南注重古体的书写,而欧阳询笔意和结体较为出新,因此欧阳询比虞世南名声大,而且小编也更喜欢欧阳询的字,欧体能在端正中求险绝尤为精到。而这“险绝”恰恰是褚遂良没有的特点。
晚期书法特点
《雁塔圣教序》
晚期的褚遂良书法风格大变,展现除了前人没有的风格特点,空灵婀娜是其书法的总体感受,这种感受一直影响到现在楷书大家,几乎所有善于楷书的人都会去学习褚遂良的书法,能帮助气门改善字形死板的毛病。
下面以褚遂良后期作品《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为例,作详细分析:
1、笔法
笔法上用四个词概括:“曲”、“细”、“露”、“快”。
曲:笔画弯曲,处处有弧度。
细:褚体最显眼的地方就是他的笔画特别细,和宋徽宗瘦金体一样。
露:处处露锋,不藏锋。
快:行笔极为迅速,没有速度是写不出来这种感觉的。
褚体的细应该是细到极致了,犹如行书中的牵丝引带,有人说他的字算的上是行楷,这也是有道理的。
这种粗细对比的强烈反差是欧、虞都没有的特点。
褚体的笔法很有弧度,特别在长笔画之处曲度明显,如上图所示,这种略有弧度的感觉加上极细的笔画共同营造出“张力”的特点,可谓是弹力韧性十足,细而不显薄,不得不承认这种笔法的创新是非常成功,而且很难学。
“曲”的妖娆是褚体呈现婀娜多姿的重要因素。
上图中的露锋非常明显,游丝的走动情况一目了然。
而所有的这些特点都在一个字上,那就是快,褚体需要迅疾的节奏,在速度中写出富有张力的游丝。这些迅疾的笔法在字中几乎没有重样,而且差别较大,形成极富变化的点画特征,因此其字婀娜多姿。
如下图所示,相同字的细微差别就这里。
2、结构
褚体在结构上,基本特征是:“扁平”、“舒朗”的特点,从而展现出空灵之美。
扁平之势在楷书中是很常见的,汉隶和魏晋楷书一般都是如此,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就不太一样了,他们都是唐以后的人,所以这种扁平之势属于古体风格。
之所以说褚体扁平,并不是因为字形是扁的,相反,很多字根本就不扁,大多数字成正方形,扁平是因为很多横画很长,如上图所示,“年”字的三横基本很长,而欧体则是上面两个短,最后一横长,“周”字内部的两横也比欧体长,这就是所谓的扁平体势。
舒朗才是褚体耐人寻味的地方,什么是舒朗空灵?
对于舒朗,你只需要看看字中布白的大小就理解了,如上图所示,颜真卿的布白就非常少,字显得很密。
而相较欧阳询而言,褚遂良的疏就体现在其细笔画上,如果将褚体描粗,则与欧体疏密相差无几,所以细线条是体现空灵的重要手段,褚体就像空心球,内部大多给人“空空”的感觉。
但是为何这种“空空”感觉耐人寻味呢?
因为褚遂良会“设计”粗线条,巧妙和谐地将粗笔画搭接在细线条之内,使其产生空虚而又不失稳重的感觉,整个字仍然很“实”,这就是高明之处。
如上图所示,粗细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目标就是要让字的整体具有稳定的美感,当然这仅限于楷书而言,褚遂良“故”的左右两边的字粗细处理就没有褚处理的和谐巧妙。
上图中,我们只关注其粗细处理的感觉,除了褚遂良的,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点“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感觉比较“做作”。
结语
褚遂良书法不仅是后人追逐的楷模,他的学书路径更值得我们去借鉴。
对于具有空灵婀娜的褚体能帮助我们解决楷书字形呆板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其笔法上“曲”、“细”、“露”、“快”等特点,否则无法体会其点画的柔韧与张力,结构上学习其飘逸多姿的体势。
对于其学书经历,我们要注意自己在书法上的创新一定是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前期不断临摹前辈书家,有选择性的吸取营养,后期则可注入并放大自己的个性,可以说这是比较正确的学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