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精神愈用愈增加,智慧愈练愈明智,不可因一时挫折而放弃
作为晚清统治集团的重心人物,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历经十余载的南征北战,终将曾占据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军镇压下去,为延长清王朝半个多世纪的寿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赢得了“中兴名臣”的显赫名声,其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曾国藩本是文人从官,但在长期和太平军的武装斗争中,依据亲身经验,发展出一套军事思想。曾国藩在与弟弟的往来书信中,经常把自己的军事思想要领转教给曾国荃。
01 把求才作为当务之急
曾国藩经常说:精神愈用愈增加,不要因为身体一向很弱而过分地保养;智慧愈苦练愈明智,不可以因为偶然遇到挫折便急忙放弃。
他举例说,在战争中,杨、彭、二李、次青等人,都逐渐磨炼了出来了,即使是润翁、罗翁也在一日千里地成长着。只有他自己向来有自满的毛病,没有什么长进。所以,他提醒弟弟,一定要趁着这次军务增长见识,力求进步。
这虽是谦虚之词,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不断地磨砺。只有在不断经历磨难中,我们才能持续地成长和成熟。
求人先要自助,要随时记住这个道理。
人才难得,以前在幕府中的人,他只是平等相待,不很钦佩。现在想起来,在哪里还能找到像他们那样的人才啊!所以,他奉劝弟弟应当把求才作为当务之急,军营中的庸碌多余的人,就算是至亲密友也不宜久留,那样做恐怕真正的贤者就不肯前来共事了。
02 学会牵制敌人
在战争中,牵制就是指为了使敌对力量不能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相对集中,而积极采取的军事、政治手段。
这里的区域,既指某个军事斗争点,也指整个战场;时间,既指为达到某个军事目的创造的时间差,也指整个战争时间;积极是指明确为达到牵制目的的主观行为;军事牵制既可以是军事行为,也可使用政治手段。
孙武曾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近代十大军事原则也有“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之说。
军事家不是赌徒,如果想每场仗都能够取得胜利,就需要在战场上比敌方有更多的综合优势。如果敌方很强大,那就需要将敌方的优势削弱到能战胜他为止,这就需要用到牵制的战法。
曾国藩对弟弟说:出兵必须由自己做主,不可能因为其他人的话而受到牵制。不仅出兵是这样,即使是平常带兵去打仗,也不能够受到其他人的牵制。
需要应战时,即使其他军营不愿意,自己的军营也一定要接敌开战。不应交战时,即便是其他军营催促,自己的军营也会暂且持重而不出兵。
如果彼此之间都牵扯出兵,把用兵看成是写应酬的文章一样,那么就不可能出奇制胜了。
03打仗的规律
曾国藩在长期的战斗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打仗的基本规律。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他着重介绍了一些打仗规律。
在被围的城池外面,如果相互之间的距离太短,地势太狭窄,无法埋伏,无法变化,那样只能让队伍排列整齐,站得坚稳而已。要想做到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必须离城很远,才能做到随时因地制宜。
在空旷的平原上打仗,跟在狭窄的山谷中打仗,必须采取两种迥然不同的打仗方法。
距离吉安外四十里,凡是来支援的贼匪能来的道路,必须命令哨长、队长轮流前往该处看明地势,小路小溪,一丘一洼细细看仔细,分别让他们在弟弟的面前详细描述,或者让他们绘好图纸拿上来。万一有带兵出去迎战的时候,各个哨队都已经详细了解并且牢记在心了。
古人就是以讲不清道理为虑,又说要明辨学问。曾国藩认为,训练士兵更需要常讲清道理辨明学问。
04 曾国藩的治军思想
纵观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其内容主要围绕着维护封建礼教和镇压农民起义,以儒家学说作为建军和治军之本,选将用人提倡“忠义血性”,治军倡导“仁礼忠信”和“以诚为本”,对将领要求“勤恕廉明”,以及创造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一套战争指导原则。
曾国藩虽宣扬战争胜负“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的唯心主义思想,但在指导战争时仍颇重“人谋”,善于将古代用兵方略与现实情况结合,据以制定作战方案。
他以“稳慎徐图”、“谋定后发”作为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认为战争首要在于“致人而不致于人”,所以反复强调宁失之慎,毋失之疏。
具体说来便是不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贸然出师;宁可数月不战,不可战而毫无安排算计。
针对太平军数量多、能攻善守,湘军数量少的实情,曾国藩主张深沟高垒,稳扎稳打,以主待客,以逸待劳,即所谓“结硬寨,打呆仗”。
作为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和洋务派,他的有关军事改革思想及实践,是有清一代所未有的,打破了清王朝在军事制度上的僵死局面,使腐朽的八旗、绿营制度寿终正寝,并开启了洋务运动之先河,使传统军事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毫无疑问,这对近代中国军事思想的进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