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现场观众,鲜花依旧,掌声呢?怎样互动?看看他们的文化创新
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就将迎来2021年了。
一周之后的此时,全球的乐迷又将欣赏到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一精神大餐了。
目前,已经有官方的消息说,这全球的音乐大餐将如期举行,而且,这一次的新年音乐会的主题是“无忧无虑”。奥地利广播公司依旧向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音乐会的视频、音频信号。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依旧会在音乐频道直播音乐会。
只是,因为疫情的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现场将不再有观众。
听到金色大厅不会有现场观众的消息,已经做了一个多月的预习准备工作的我,在推测,在设想,在杞人忧天——这一次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如何办?尤其是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传统特色的指挥家、乐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将如何实现?
我知道,不管如何,2021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少不了鲜花的。
往年的金色大厅,是见缝插针地布置鲜花的。这一回,有着1744个座位的金色大厅没有了坐着的观众,楼上的走廊里又少了上百个站着的观众,可以摆放鲜花的空档更多了,或许,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现场会比以往的任何一年有更多的鲜花。
但掌声呢?会有吗?如何有?
尽管,西方的音乐会与中国的戏曲演出现场有许多不同的规矩,比如,不可以在演奏演出进行的过程中鼓掌,不可以叫好喝彩的。但,音乐会进行过程中,掌声永远是不可或缺的。
指挥家一出场,台下要有掌声。一曲终了,台下要有掌声。指挥家回首致意、鞠躬感谢,台下的掌声更热烈。于是,指挥还得示意乐手们起立,感谢,掌声更加热烈起来。
有时,一曲终了,指挥家要在掌声中离开指挥台,暂时离场。然后,又要在热烈的掌声中登台,鞠躬,致谢,回转身子,开始新一首曲目的演奏。
很难想像,缺少了掌声的金色大厅,穆蒂将如何登场、离场,再重新登场。在静默中进出?想想也尴尬。
更重要的是,维也纳新年下半场结束之后,照例是要有一位美女上来献花的,这是在热烈的掌声中完成的一个特别节目。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上半场,通常是较短的,这一次,穆蒂安排了6个曲目;下半场,时间要比上半场稍长些,这一次,穆蒂安排了9个曲目。但不是说下半场结束,整个音乐会就结束了,还要有三个返场曲目。
照例,下半场结束,在长时间热烈掌声中有一位美女走上来给指挥家献花之后,返场曲目演奏开始。
精彩之处就在于,压轴曲目肯定是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在这首圆舞曲的序奏的震音刚刚响起时,观众席上会“意外”地响起热烈的掌声,乐手们的演奏也被这“意外”的掌声打断。指挥家似乎惊讶,却很镇定地转过身来,向全球观众致新年祝福,然后,全体乐手把美好的祝福在新年的第一天送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这是从1989年,卡洛斯·克莱伯创立的一个惯例。
今年,没有现场的观众,没有现场的观众“意外”地打断乐手们的演奏,穆蒂将如何转过身子来向全球观众致以新年祝福呢?
不止如此,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一个从1987年卡拉扬开始的传统节目。最后一个曲目,老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开始,小军鼓响起的时候,指挥家就不是在指挥乐手在演奏了,而是指挥台下观众的鼓掌。什么时候该响,何时该弱,什么时候不鼓掌,什么时候开始热烈鼓掌,全是由指挥家神秘而有些调皮地指挥着。
这一回,没有现场的观众,这个传统的互动项目该如何实现?
我还真的是杞人忧天呢。真的是“城会玩”啊。人家已经有了破解难题的办法了。
据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办方已经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已经有了文化创新。
既然在疫情形势下,全球的学生们都在上网课,远程上课,他们也来了个远程鼓掌、远程互动呢。
在没有现场观众的情况下,音乐会主办方与格拉茨的一家音响公司合作,利用这家公司的注册用户,远程鼓掌。并在金色大厅放置20个音箱,将掌声回传到金色大厅。注册登录“我的新年音乐会”这一网站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观众都可参与鼓掌,《拉德茨基进行曲》依然可以在穆蒂的指挥下,全世界的观众积极参与鼓掌呢。
穷则思变啊!
这便是真正的“文创”——文化创新吧。
他们,果真是这样玩的吗?且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