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杂谈:做通风883班主任的自豪
1988年9月新生即将入学时,时任纺织系党总支副书记的刘燕苹老师对我说,来我们系做班主任吧,供热通风883班学生要报到了还没找到班主任。我说,好啊。反正当时我也是一个人,正想找点事充实生活和锻炼自己。就这样我和该班40多位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时候我已经有4年教龄,平时和学生接触也比较多,自认为做个合格班主任应该没问题。当年虽然我已成家,但是爱人还在老家承德工作,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一有空就往学生上课的教室或者宿舍跑,几乎每天都与学生见面,我的单身宿舍里也经常挤满学生。到了周末经常有一群活跃分子和班干部跑到我房间一起开伙或者蹭吃喝。大家可以想象好几位男女学生和他们年轻的老师背靠墙挤坐在一张床上的场景,大家一起聊天谈心很开心。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元旦一类的节日,一群学生和我一起乱七八糟坐在力学教研室办公桌和椅子上聊天守岁,大家聊了一夜。可以说我和这些只比小几岁的学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后来刘老师看我干的还不错,就悄悄跟我说了实话,原来这个班里有十几位走读生,也就是高考成绩低一点,但是个人有点社会阅历、家里又有点关系,不用住校的学生。知道底细的老师担心班级规模大人又不好带,所以没人愿意当这个班主任。我的想法和他们不同,学生多可以一次多交一些朋友,走读生或许不好管,但是能力肯定更强一些,所以知道底细后我的积极性更高了。说实话,这批学生刚入学时是有点松散,独立性或者野性略为大一些,但也没觉得不好管理。我采取抓两头的方法稳定队伍,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凝聚力,通过寻找勤工俭学集体劳动挣班费来增加班级活力,第二年这个班就被评为优秀团支部和先进班集体,足球比赛一直都在系冠亚军之间。我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进入大三时,班级居然有十几位同学分别进入校系两级学生会担任领导,几乎占了两级学生会的小半壁江山,而在第三年,本人也被任命为校团委书记,这个职务或许与我正在担任的教工团总支书记身份以及班主任生涯不无关系。
这是一届专科生,三年的时光非常短暂,似乎大家的手还没有焐热就迎来了毕业季,我觉得毕业送别应该成为每位学生在校生活的画龙点睛之笔,应该永远刻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所以,每一位学生离开郑州的时候我都和留下来的学生们一起送到车站。那个时候交通还比较落后,大家知道以后还能见面但又说不准何时能再见,一个个恰似生离死别一样哭得稀里哗啦,然后一转身,留下来的人又能拥抱在一起笑得格外灿烂,我想,这是我能为同学们引导酝酿的最大的精神财富了。还记得在毕业聚餐时,我送给通风883班同学一首词:
《临江仙》
送通风883班学友
1991.6.23
本是东西南北客,
随缘化做同窗。
郑州纺院试锋芒。
三年相与处,
一别复八方。
万里河山千古月,
人生聚散寻常。
相约十载论沧桑。
田园抚落日,
宦海举朝阳。
虽然毕业前我说了“相约十载论沧桑”,但是大家总是想多聚几次。到目前为止,十年、二十年聚会在郑州,十五年聚会在泰山,二十五年聚会在苏州,每一次聚会我都参加了,而且每次聚会前几位主要召集人都会反复和我磋商,就好像我这个班主任一直到今天都没卸任一样。话又说回来,我是真心喜欢班主任这个角色,让我结交了一辈子值得信任的朋友,这个班没有出什么大富大贵之人,但是基本上都做到了衣食无忧,而且绝大多数都属于既脚踏实地又积极进取类型。还记得十五年聚会在泰山顶上住宿时,一群人醉醺醺的畅聊通宵等待日出,这种机会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几次醉的如此轻松坦诚呢。
老婆孩子调到郑州后,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明显减少,学生们和他们的师母及小师弟都相处的非常愉快,因为年龄差的问题,我常常劝学生们改口,但是大家都叫的很自然。前几年爱人病重,很多学生跟着一起操心,还私下组织了募捐,真的让我十分感动。因为无以回报,二十五年聚会后我把珍藏的几百幅照片整理后,编辑制作了一本纪念册送给大家,在纪念册的最后引用了问鼎中原同学为苏州聚会填的一首词:
《一剪梅》
赏姑苏聚会照片感怀
2016.10.22
远去中原廿五年。
岁月匆匆,
过客迁迁。
几多回味撼心田,
送别依依,
题赋篇篇。
且喜姑苏聚会燃。
烟雨濛濛,
珠翠连连。
小桥流水映荷莲。
吴语侬侬,
诗意绵绵。
尽心尽力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让老师和学生带着温暖走进彼此的心里,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增加了一笔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我很自豪也很幸运,曾经担任并且一直没有卸任供热通风883班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