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中赵国丞相郭开,废廉颇、毁李牧,他的真实结局怎样?
郭开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毁灭赵国而生的。《大秦赋》中的他的,个性谄媚而不失诙谐,演员也将这个人物演绎的有血有肉。
为了增添故事的逻辑性,编剧还增加了一段情节:
赵国试图挟持秦国王后赵姬,赵王偃令丞相郭开亲赴雍城执行此任务。化装入秦的郭开功亏一篑,不幸被擒,在嬴政的恐吓下,丧失了抵抗意志,成为秦国的奸细。
这一段故事为郭开损害赵国利益,砍断赵国柱石增添了因果逻辑。但在历史上,他是个真小人,不要借口,无需变节,自觉做出了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廉颇老矣
老将廉颇战功卓著,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两朝都受到重用。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
当时,廉颇是赵国丞相,正领兵在外,刚刚攻取繁阳。赵悼襄王一继位就下令解除廉颇职务,派乐乘取而代之。廉颇大怒之下打跑乐乘,自己也离赵投奔了魏国。
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赵军屡屡受困于秦军,赵王又想起了廉颇,想召其回国效命,因而向大梁派出使者。在魏国,廉颇也未受重用,赵使带着赵王的礼物:铠甲与快马,拜会了廉颇。
廉颇很高兴,他也一心想为赵国效力,因而在赵使面前尽力表现。不曾想,这个使者已经接受了贿赂,史记中记载:"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郭开与廉颇怎样结仇的不得而知,但他的金钱发挥了作用。赵使回报赵王:廉颇看上去很结实,很能吃,但一顿饭的功夫就上了三次厕所。
廉颇失去了报效祖国的机会,不久后郁郁而终。
二、自毁长城
赵悼襄王死后,赵王迁即位,国力越发衰落,人才也已凋零。面对秦国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名将李牧成为国家的柱石。他早年守卫北疆,大破匈奴,建立起一支强悍的边军。
公元前233年,秦军大举攻赵。桓齮率军出上党,越太行,自后方直扑邯郸,赵王迁急调李牧。
在与桓齮对峙、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李牧筑垒、突袭、埋伏,一套组合拳声东击西,连环计浑然天成,之前势如破竹的秦军被李牧真真假假、虚实莫辨的手段虐成了渣渣。
此役史称"肥之战",李牧因功受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军卷土重来。秦军北路由邺北上,准备渡漳水袭击赵都邯郸;南路秦王嬴政亲自率军出井陉,试图以一记右勾拳将赵国一分两段。
李牧指挥赵军,制定了南守北攻的战略。他亲自督师,迅速打垮了北路秦军,然后挥师南下,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得知北路失利,秦军无心恋战,一触即溃,赵军再胜。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率主力攻赵,与李牧指挥的赵军再次对峙。秦王嬴政深知李牧之能,于是派人潜入邯郸,以重金收买赵王近臣郭开。
郭开拿了钱,就在赵王迁面前散布李牧、司马尚欲兴兵造反的谣言。赵王迁信以为真,于是走马换将,并冤杀了李牧。
李牧一死,赵国再无人能抵御秦国,3个月后,秦人攻入邯郸。
结语:郭开的结局
《史记》、《战国策》中只记述了郭开的两大事迹:废廉颇、毁李牧,其人随后不知所踪。到了明末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中,给郭开安排了一个令人解气的结局:
赵国灭亡后,郭开因有功于秦国,被嬴政封为上卿。美滋滋的郭开在咸阳为官,但他在赵国聚敛了巨额财富也要搬到咸阳,因而请假搬家,半路遇上强盗,财富被劫,自己也被盗贼杀死。
当然了,这只是小说家的演绎而已。郭开的真实结局史书上没有交代,他的去向不外两种:
其一,以灭赵之功在身,秦王对他应该是赏而不用,任其自生自灭;
其二,赵国已灭身无牵挂,自己挟万贯家财隐世埋名,只求不要被旧账连累。
而在当时纷乱复杂的环境下,郭开并没有强大的武力防身。那么其命运就很可怕了,不是遭遇盗贼狙杀落得个抛尸荒野无人知,就是被皇室遗族仇杀,见证了善恶到头终有报。
总之,郭开在有生之年,即使能躲过赵人的仇恨之火,要熬到了自然死亡,也只能行更名、坐改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