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 脏腑理论二十四
【论述】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除了本句外,《内经》在多处都谈到耳与肾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充盈,上濡耳窍,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反之,肾中精气虚亏,髓海不足,则听力减退、耳鸣,甚则耳聋。《灵枢·海论》就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老年人听力失聪,也是肾中精气渐衰所致。
但是《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却又提出心开窍于耳。而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这反映了《内经》的作者并非一人,他们从不同的临床观察得出不同的结论。《证治准绳》认为:“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则是肾为耳窍之生,心为耳窍之客。” 这一说法,多少有牵强附会之感。而张介宾则认为:“舌本属心,耳则兼乎心肾也。” 也有人认为《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中“耳”当为“舌”之误,如田晋蕃说:“黄元御《素问·系解》,‘耳’作‘舌’。”又冯承熙《校余偶识》曰:“《灵枢·脉度篇》:‘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下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则正当作舌。”由于耳也是“宗脉之所聚”,故耳与全身脏腑都有联系,但与肾的联系最为密切,这已为现代医学与临床所证实。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肾与耳在细微结构上存在某些相似之处。过服对肾有毒性作用的药物,每易损害听神经而致失聪,这都显示了肾与耳密切相关。
耳者,宗脉[1]之所聚也。《灵枢·口问》
【注释】
[1]宗脉:即众脉的意思。张介宾注曰:“宗,总也。”“手足三阳三阴之脉皆入耳中,故耳亦宗脉之所聚也。”
【论述】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可见耳部的经络分布涉及面是非常广泛的。手足六阳经皆与耳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均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手太阳小肠经由目锐眦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顶部的支脉从头顶到耳上角;足阳明胃经循颊车上行走耳前;手阳明大肠经虽不过耳,但其别络则“入耳合于宗脉”。手足六阴经则由于表里两经脉气相通,特别是阴经经别在头面部合于阳经,故与耳也有联系。《素问·缪刺论》还说:“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由此可知,经络与耳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脏腑之精气通过众多经脉上充于耳使耳能听,因此,耳与五脏六腑都有关联,而不仅仅是肾。对于耳部的病变,应作全面分析。例如耳鸣,若渐觉耳鸣,声音细小,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多为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而致;若突发耳鸣,声音大如蛙叫,或如潮声,按之鸣声不减者,多为肝胆火盛,上扰清窍而致。
既然脏腑经络均与耳有联系,所以临床上还可以用耳部穴位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由此而发展了耳穴诊病和耳穴疗法。目前,耳穴诊病有望诊法、触诊法、压痛法、电测法以及耳穴染色法、日光反射法等。耳穴治疗法实际上包括耳穴毫针刺激法、耳穴埋针法、耳压法、耳穴放血法、耳穴电针法、耳夹法、耳穴梅花针法、耳穴割治敷药法、耳穴挑治法、耳穴水针法、耳穴激光针疗法、耳穴按摩法,耳穴磁疗法、耳灸法等,耳穴疗法所治疾病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多达200种左右。
由于耳与五脏六腑均有联系,这就要求医生在临床诊治耳病时需扩大思路,才能收到效果。
【病案举例】
陈国丰治某患者,男,21岁。患者3天前感受风寒,鼻塞流涕,咳嗽少痰,继则右耳失聪,闭气不舒,自声增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检查:右耳鼓膜呈橘黄色,有液平面,音叉试验呈传导性耳聋。诊为“渗出性中耳炎”,证属风寒束肺,肺失宣降,气闭耳窍。治宗“耳聋治肺”之理,予以宣肺通窍,方拟三拗汤加味:炙麻黄、甘草各5g,桔梗6g,前胡、杏仁、菖蒲各10g,木通3g,茯苓20g。服3剂后,耳聪病除而愈。《难经·四十四难》云:“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刘河间提出“耳聋治肺”之论点。可见耳聋与肺有密切关系。
按语:一般医生对于耳聋之症,多从肝肾考虑,而陈氏据患者有感受风寒史,加之有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系症状,断为此耳聋之症病在肺失宣降,气闭耳窍,故用宣肺通窍之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这一病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耳者,宗脉之所聚”的理解,从而扩大在耳病治疗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