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 逅 黄 山 | 杨昌文
邂 逅 黄 山
作者:杨昌文
登黄山,是我多年的夙愿,却一直未能成行。今年暑假,忙里偷闲,终于如愿。
说实话,对黄山我是心存敬畏之心的,“大美天下”,“壮观天下无”,谁人不向往。但膝关节病多年困扰着自己,再加上肥胖的身躯,真害怕挑战不了自己,更挑战不了黄山。好在吾儿考研后赋闲在家,有子相陪,多了副拐杖,更多了份信心。
六月二十四日清晨,天公不作美,暴雨如注,可我们还是按事先的约定四点钟起了床,望着窗外如帘的雨幕;闻着山间如雷的山洪,每个人都心急如焚。原打算五点半出发,因天气只能等……七点前后雨势减弱,大家毫不犹豫直奔黄山南大门。
景区大巴在盘山公路上走着S,满载着欢笑,满载着兴奋。透过车窗,看山间雨雾缭绕,间或见到几户散落在山谷中的人家,不禁让人想起“白云深处有人家”,住在这里,该是一种怎样的修行。
雨后黄山,娟然如拭。云雾给黄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像是盖头。于是我们轻轻地走近她,蹑手蹑脚的掀开她的盖头,慢慢欣赏她的美……
随着人流,拾阶而上,真的是让人感受到了“人在画中游”。峭拔、灵秀之美,不得不让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石林立,奇松争秀。每块石,捧回家,都是一块观赏石;每棵松,挖回家,都是一棵风景树!“飞来石”、“仙女晒靴”、“金龟下蛋”、“龟兔赛跑”,块块石头都蕴涵一个动人的故事;“迎客松”、“探海松”、“陪客松”、“送客松”、棵棵松柏都犹存一种别样风韵。石因松更怪,松因石更奇。这松石间的默契,也许是大自然呈现给人类的垂范。“山间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再加上雨后的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更增添了这山的灵动。在黄山攀爬,你是永远不感到累的。每个游客都是踽踽而行,不仅是因为山高路陡,更是因为每个人都迈不开双脚,不是体力不支,而是风景绊住了游客的脚。一路攀登,一路风景,一路欢笑,一路感慨。景在人旁,人在景中。兴致正浓的游客,欣赏着醉美的风景,不经意间也就成了别人的风景……
一面被眼前美景陶醉着,一面渴望着快点见到迎客松,没有了人与人间的对话,只有人与景的共融。每个人都沉醉其中。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云海!登上观景台,放眼望去,团团游动的云朵,忽现在众山小之上,隐约在山谷间。或浓、或淡,或动、或静,或近、或远。天与山相接,如梦如幻。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营造了一个活脱脱的天庭。置身其间,恍若仙境,飘飘欲仙。不禁让人遐想:那缥缈的云海间,王母娘娘的蟠桃正落英缤纷吧!也许这时,每位游客都会想着:难道皇帝今天真的到了我家?今天我真的要做一回玉帝?
来到迎客松景区,目睹黄山迎客松,迎客天下的风采。古老的黄山,拥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黄山松精神激励着华夏儿女。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彰显着东方美德,赋予了黄山礼仪天下的风韵。感受着迎客松的风姿,眺望着远处的云海,真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受,但这道不得的风景,并非是有崔颢的诗在上头,而是因为这样的景,真是美得无以形容。人世间真的找不到适合的词语,你只能身临其境,用心感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人流催动着我们不得不离开迎客松,向迎客松挥挥手,奔向光明顶。通向光明顶的路崎岖陡峭。双向单行,一个接着一个,汗水、雨水,还有人伴有着泪水。好在有身边的美景相伴,累了驻足小憩,顿感神清气爽。就这样一步步攀爬,历经近一个小时,通过了“一线天”,终于登上了光明顶,登上平坦的峰顶。心旷神怡,远眺群峦,不禁有“登光明小天下”之感。如果说泰山美,美在一枝独秀——“阴阳割昏晓”;黄山的美。美在群峰争艳。“光明顶”、“莲花峰”、“天都峰”,群峰叠翠。这是一种和谐美,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卷。
导游告诉我们,从光明顶下山经飞来石观景台远眺“飞来石”,再到白鹅岭,需行程几公里,到白鹅岭后每个人视其体力,选择徒步下山或乘坐缆车。子心疼我,说:爸,我们坐缆车下吧!我笑着说:黄山素有“前山雄伟,后山秀美”之别,我可不愿错过后山的秀美。于是我们选择了徒步……
下了山,一点没有劳累的感觉。这也许是这一路移情于景,乐不知疲的缘故吧!
青松苍翠,婀娜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云海浩渺,气势磅礴;温泉小溪,喷涌不歇。钟秀黄山,期待着与你下次再会。
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卷。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董祖芹
主编微信:d82363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