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中医】浙江药膳——包氏羊肉
导
语
浙江中医药资源丰富,产业发达,药膳是其瑰丽奇葩。医者或厨师,从生活、从健康出发,遵循古法,结合当代,匠心烹制养生药膳。“浙江十大药膳”既体现了中医和饮食文化,也是当地风物的展示。
首届“浙江省十大药膳”评出了:茯苓猪肚汤、乾隆太极饭、羊蹄甲鱼冻、磐安黄精元蹄、淳味十全暖锅、江山乌鸡煲、江南鱼米之乡、殴越跳鱼干、皇家猪蹄煲、子恺乡恋(点击蓝色部分可查看首届“浙江省十大药膳”作品)。今年是第二届,获评的“浙江省十大药膳”是:黄帝常春煲、包氏羊肉、黄金鱼头、桑塘鸭、芝斛太极羹养生盅、黄芪当归牛筋汤、茯苓馒头、石斛猪肚鸡、黄芪桂圆炖鱼胶、石斛花炖香鱼。
一道药膳一风味,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第二届“浙江省十大药膳“,尽情畅游“诗画浙江”!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黄帝常春煲(点击蓝色部分即可回顾往期内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浙江药膳——包氏羊肉
图 | 浙江省十大药膳——包氏羊肉
说起包氏羊肉,还要从医圣张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谈起。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名,出自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记载:“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又记载:“产后腹中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关于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金匮要略》记载: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煎煮方法:加水八升,煎煮后取水三升,温服,一日三次。此方常用来治疗虚寒型疝气、产后腹痛、痛经等。
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很简单,堪称医圣之方,百姓之食。当归、生姜、羊肉均为药食两用,当归养血活血,生姜散寒温中,羊肉为血肉有情之品,养血补虚散寒;三味合用,有温中、散寒、补虚、养血之功效。目前,以当归生姜羊肉汤为基础的药膳方有很多,除了作为产后补虚、妇女宫寒的经典传统食疗方外,也是冬季温补御寒很好的选择,被称为冬令养生第一汤,一点也不为过。
本文的包氏羊肉,除了与医圣张仲景的渊源外,还与历史上另一位名人包拯有关。
包公作为一代清官,铁面无私,刚正严明,深受百姓爱戴。后因常年为案件奔波,操劳过度患上了虚寒之症,疲乏无力。一老翁听闻此事,专门为其制作了一道药膳,以慰其身心操劳。包公尝之,顿感身心舒畅,叹其味美。遂问是何食物?老翁道,是取多种药材和羊肉同炖而成。包公吃了羊肉后便觉得恢复了精力。之后,包公时常食用,身体较前更加强健。于是,大家将这道羊肉药膳称之为“包氏羊肉”。
包拯后人在南宋宝庆年间迁入龙泉。包建华是包拯第35代孙,从小听着长辈们讲包公故事长大。他早年毕业于四川省中药学校,一直热衷于药膳的研发。包建华在“包氏羊肉”故事启发下,以《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方为基础方,并加以改良,取龙泉优质山羊,配以本地老姜,以及上乘药材当归、肉桂、花椒,再辅以家酿黄酒、红糖等,大锅慢焖而成羊肉药膳。几十年来,此药膳在当地名气逐渐大起来了,大家亦称之为“包氏羊肉”。包建华退休后,被聘为龙泉唯珍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顾问,一心致力于“包氏羊肉”的发扬光大。
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人会选择药膳食补来养生,如果你手脚冰冷或者拍冷,可以煮上一锅当归生姜羊肉汤,每天喝上一碗,会有很不错的效果哦。
“包氏羊肉”介绍
【配料用量】(25人份)
主料:龙泉山羊肉约2500克
药材:老姜250克、当归20克、肉桂20克、花椒20克
调料:黄酒500毫升、义乌红糖50克、山茶油150毫升、食盐与酱油适量(黄酒、酱油均为传统发酵)
图 | 药材、龙泉山羊肉等配料
【制作过程】
1、山羊去毛洗净,切块。
2、山茶油倒入锅内熬熟。生姜下锅,翻炒,随后倒入切好的羊肉,加肉桂、花椒、红糖、黄酒,多次翻动搅拌均匀,大火烧开转文火烧至1小时左右。
3、将当归、盐、酱油加入,再焖30分钟后起锅。
图 | 翻炒龙泉山羊肉
【药膳特点】
香气浓郁、汤汁透亮浓厚、肉质鲜嫩爽口。
【功效作用】
具有温中补虚功效,适用于体质虚寒人群食用,如冬季怕冷、产后体虚、女性宫寒等。此药膳不适用于阴虚火旺、湿热体质者,有外感疾病、积食等也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