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三方式:考生该如何应对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填报志愿分为三种形式:北京、上海、重庆、吉林、广东5省市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四川、青海、宁夏10个省市区实行高考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其他16个省市区实行在高考之后成绩公布之前估分填报志愿。2005年普通高考就要临近,哪种形式更适合考生准确填报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三方式
——考生该如何应对
山东滨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刘国明
高考填报志愿,是考生升学的关键阶段,准确的判断、科学的估计对考生的升学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面对全国同时存在的考前填报志愿、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这三种方式。如何才能把握更准确的信息,在关键的时刻扼住命运的咽喉,夺得志愿选报的先机,顺利跨入高等学校,这取决于平时的扎实努力,更取决于选报志愿时考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
关于填报志愿时间的设置,教育界曾有过不少的讨论,各地也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从考前填报、考后估分填报、公布分数后填报三种志愿填报的发展轨迹上看,给考生提供的思考时间更多了、可参考的依据更充分了、离升学目标更接近了,可是,考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吗?他们的判断更准确了吗?志愿的分布更合理了吗?录取结果更令人满意了吗?这些问题无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拟从对三种填报志愿方式的辨析入手,为考生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以期在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中,获得成功。
一、及时调整心态,消除填报志愿对考生心理的影响。
高考是考生文化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品质的检验。考前,紧张的学习气氛,激烈的竞争环境,会导致考生情绪的焦虑、彷徨,选在这时或稍提前一些时间填报志愿,势必会对考生的情绪产生影响。据调查,多数学生考虑志愿的时间在一周到两周左右,一边复习功课,一边研究志愿信息致使考生疲惫不堪,未曾上“战场”,就已败下“阵”来;有的干脆将志愿填报这一事关前途命运的大事甩手扔给老师、家长,腾出时间复习功课;还有的认为离上学还很遥远,于是简单对待,潦草上报。
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某地11所学校的350名初高中生填报志愿时,有53.0%的考生自己做主,35.5%的由家长、子女一起决定,11.5%的由家长决定。这样做,往往难于体现考生本人意愿,于是出现了入学后专业不适应,导致调专业、退学。也难怪有的考生说,考前填志愿就象“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朦胧胧,稍不留意就会偏离方向,着实让人摸不着边际。这时,要注意全面分析个人实力,多方面征求意见,将目标尽量“锁”定在较小的范围,从而确定主攻方向。
高考后估分报志愿,考生可以一门心思地研究信息,充分分析个人实力。可是,别人的临场发挥怎样?全县、全省的考试情形如何?都无从得知。而这一些,恰好正是填报志愿的有效数据,这两方面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决策的难度。这确实是一次心理的考验。怪不得有人说,高考前报志愿是“蒙着报”,而高考后估分报志愿却是“报着蒙”。这时,心理品质的不同,导致了判断的差异。
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较好地解决了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据调查,山东省从1997年实行这一填报方式六年来,逐步完善信息管理机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操作模式,在及时指导考生填报有效志愿,解除考生烦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社会的称道。考生普遍反映选择这时填报志愿,可以在考试时放下包袱,轻松上阵,有利于发挥最佳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二、全面积累资料,消除不同时间填报志愿对志愿分布的影响。
从前几年看,考前填报志愿,志愿的分布较为匀称,高分群体报考一所或几所重点大学的人数相对分散,如果没有同学间的有意相约,出现报考志愿的自相残杀现象比较少见。这样以来,多数招生学校都比较满意,因为大家都招到了或者说招到了一定比例的理想学生,而对于许多名牌大学,甚至顶尖大学却每每出现意外,年度间生源的贫富差别较大。这一方式是考生大体估计的结果,最多算是“定性”,难以说上“定量”。人们求稳、求准,思想相对保守,报考学校层次相对偏低,因此高分落榜的人数较少。可是,每年都不乏高分低就现象。对此,更要重视对自身的充分估计和考场的发挥自如,从而提高录取率。
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同样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考生志愿的分布与上一方式有相似之处。但详细考察发现,高考后估分报志愿,考生的志愿层次相对有所提高,考生对自身的估计更加准确了。这时,更要多方搜集信息,以全面提高准确率。
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起初有人担心高分过于集中,形成志愿分布的高分“扎堆”、分布“断档”。实践证明,这一担心是多余的。这几年,考生选志愿已逐渐由重学校转向重专业,更注重了命中率的提高,分散了部分高分学生。考生的表现,总体上比较理智、冷静,志愿分布体现为许多好学校并非想象的那么“热”,而一些名气相对较低的学校也并非那么“冷”。实行了这一填报方式后,一些省属重点院校,特别是多年来第一志愿很少报满的,这几年都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甜头,第一志愿多数超过了计划数,成效是显著的。对于考生来将,可以具体分析近几年来各学校的录取状况,面对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做出选择。
三、准确把握机遇,尽量减少无效志愿,提高入学报到率。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绝大多数考生参加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升学。除非录取结果与本人预想相距甚远,否则考生一般不会选择放弃入学。三种填报志愿方式对录取考生选择是否入学,确实有一些影响。考前填报志愿,由于与入学时间相距较远,受考试发挥等因素的影响,考生难于把握志愿填报的准确脉搏。这种状况下,出现志愿填报的意外现象是较难避免的,因此高分落榜者有之,录取后不报到者也占一定比例。因此,填报志愿时尽量减少无效志愿,量力填报,不乐意去的学校不报。有关资料显示,高考前填报志愿本科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大约在60—70%之间,而采用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第一志愿录取率明显提高,多年都在90%以上。随着录取率的提高,考生的报到率也有较大提高。
填报志愿的方式服从于整个招生工作,必须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便于高校选拔新生。我们相信,随着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填报志愿的方式将在工作实践中兴利除弊,不断得以完善。填报志愿这一理想的“天空”,不再“乌云密布”,明朗、洁净、公平、合理将伴随更多人的左右。
该文发表于《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