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会宁青年参加工作前后 || 作者 潘涌昌
1951 年秋,乡上开展征粮工作,我被文书张文选(我青江小学和会宁师范的同学)叫去当助征员。征粮工作快结束时,三区公署(区址在翟家所)民政助理员贠礼,来罐峡乡(罐峡乡是现杨崖集镇)检查征粮工作。他看了我填的表册,并在张文书处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征询我是否愿参加工作的意见,我当然表示同意。于是,他给霖阳乡(霖阳乡一半属老君乡,一半属八里乡)乡长侯天保写了一封信,介绍我去那里接替原文书杨镇西担任该乡文书。这一天是公元 1951 年 10 月 26 日,即农历九月二十六日。
我拿着贠助理员写的介绍信,当晚回到离开多日的家里,将此事告诉给父亲,父亲说:“青江小学姜节老师今日来家里,叫你去那里当老师,你看咋办?”咦!今天是个好日子,双喜临门啦!我将永远记住这个决定我一生命运的日子。经过考虑,我决定去担任乡文书,并叫父亲明天去青江驿赶集时说知老师。
第三天,即 1951 年 10 月 28 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我便去工作单位“上任”了。
吃过早饭,我随亲房本家几个赶着毛驴,去县城送公粮的兄弟一同上路。这天虽是秋末冬初,但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候温暖。我在破旧的棉衣上披着一件没搭面子的对襟老绵羊皮袄,戴着一顶当时人们普遍戴的青色软小帽,双手穿插在袖筒里互相取暖,未带任何东西,连干粮也没带就出发了。当时人们对参加工作这件事,并不像现在这么看重,这么渴求,相反,家里人倒认为我这一去,家里减少了一个劳力,家里人的负担就更重了。这也是当时人们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认识受到一定局限,思想禁锢的一种心态表现。正因如此,对于我去工作,家里人并没有多大兴趣,也没有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这是一九五二年第五区,区址翟家所,十一个乡其中九个乡文书的合照,后排左三是本文作者。
我跟着送公粮的兄弟,沿着当年左宗棠西征走过的中大路向西前行。走过 20 华里路程后,便到了青江驿以西的大山川。这里我要和弟兄分路了,他们从左手继续沿着中大路向县城去,我就从右手沿着一条人行小道上山。这个山就叫大山顶。会宁人说:“大山顶,分水岭”,它像凤凰双展翅,两边山脉绵延数十里,百多里,将会宁五分之一的水驱向东流入渭河,五分之四的水驱向西流入黄河。大哥问我吃不吃馍,我说不吃,不过他还是将带的糜面碗脱子给我掰了一疙瘩,由于我不好带,只好边走边吃了。
去霖阳乡的路我并不熟悉,只从当时介绍我去工作的区民政助理员贠礼和乡文书张文选说的大致路线行走。不过,我小时候寒假里,也曾跟着父亲去金堂镇(编者注:金堂镇村是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北坡里籴过粮食,去八里湾卖过粉条,所以有些路我是模模糊糊知道一些。
上了大山川西北的大山顶,沿着大山顶向西北延伸的山梁向前走去,约 5 华里,便到了井儿乡(井儿乡属老君坡乡)的沙家寨子梁上。从这里向右往东南方向望去,青江驿尚家湾的山梁清晰可见,似乎很近,我这才意识到,我是放弃了弓弦,走了弓背路,彻底走了弯路。下山后,穿过沙家寨子村庄,向西再翻过一架大山,再穿过后川口村庄,上一小坡,便到了一个壑岘,当时壑岘立着一块大石璧,当地人把这个壑岘叫石璧岘。这块石壁后来不见了,当时也没有详细看,不知道这块石璧是何时、何人、因何而立。这里就是我要去工作地方的南面边界,也就是井儿乡和霖阳乡的分界线。
周新刚图说会宁——老君方坡土堡子
从这里下山,便是霖阳乡的官道村,沿着一道平川直往北走。路上遇见一位约莫 50 岁左右的老者,向他打问去乡政府的路径,他说:“不远了,前边就是杨赵村,过了那个山头就是贠湾村,再往前走便是贠家埂子,即乡政府。”他给我指点路径的时候,目光不住的上下打量着我,好像要从我身上发现些什么。后来我才知道他叫杨信,是王家岔村的村长,家住庙湾里。他说他那天碰见我打问乡政府,他就推测我可能就是新来的乡文书,因为此前就听说老文书不干了,要来新的乡文书。
周新刚图说会宁——老君方坡土堡子
我根据老者指点,很快就找到了乡政府。从家里到这里据说是 70 多华里路。其实,所谓乡政府,只不过是临时借住一富户堡子外的一间简易房而已。乡政府的成员只有一个乡长,一个文书,而且乡长多在其他村打转,乡政府仅留文书一人,有时文书和乡长共同转村,乡政府就锁起门来。文书走到哪里,那里就是办公的地方。当时文书的主要办公对象是一摞征粮册子和一个珠算盘,还有一枚刻着“会宁县霖阳乡人民政府”字样的约 7 厘米见方的木印和刻着同样字的约 3 厘米宽、10 厘米长的钤记。文书走到哪里,印提到那里,老百姓有事了,打问着找来。当时多是写证明,出外的通行证之类的事。我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只身踏入了社会。
周新刚图说会宁——老君方坡土堡子
2010 年 5 月 13 日写于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