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然播讲)调治阳痿的“十全方”!补肾 补脾 补心,请体会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记得我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时候,我们老师讲,中医治病,讲究“周全”二字。开方子,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病变部位本身。
一个好的中医师,他的思维,一定是周全而缜密的。
一张好的中医方子,它的结构,必然像一张大网,疏而不漏。
后来,我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老师的话有了深刻体验。
给你举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30岁,婚后5年未曾生育。
尤其是最近两年,有了阳事痿弱之疾,令他十分苦恼。
这个患者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郎中,效果不能说没有,但是始终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返回原点。
后来,他求到一位医家。坐在诊室里,他眉头紧皱,开口就说,你有什么补肾的方,尽管给我使吧。
医家仔细观察此人。发现,脉象沉细而弱,舌质淡,苔薄白。脸色苍白无华,面容倦怠,没有精神头。
医家就问,平时睡眠好不好?消化好不好?
患者回答,睡眠一般,多梦。睡不好,第二天就头晕。消化也是一般,大便多年不成形,偶尔会腹泻。至于说腰酸腿软全身乏力,这也是近些年常有的事儿,都习惯了。另外,就是有时候心悸心慌,劳累或者休息不好的时候明显,还有一点怕冷。
医家了解到这些以后,就告诉患者,问题绝不仅仅在肾虚。心和脾,都有问题,都需要调理。
对此,患者不太认同。他觉得,问题越多,开的药越多,那不就是想要多赚钱吗?
医家笑答:若说补肾,我用的办法,和之前的医生都一样。之前无效,我也无效。因此,必须改变思路。
患者不语。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党参15克,白术12克,熟地15克,天冬10克,五味子10克,仙灵脾10克,仙茅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桂枝10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尝试服用6剂之后,感觉心慌、头晕、睡眠不安等问题都有缓解。阳事虽有改善,但不太明显。接着,再服20剂。患者用完,诸证大为改善,生活基本正常。此后,又服15剂,患者诸证悉平。不久,妻子怀孕。
这张医案,是我在跟师学习的时候,我老师拿给我看的。我老师告诉我,这是典型的,通过心脾肾三脏同调的办法,治疗痿弱之疾的例子。组方思路很周全。
好,现在我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我在本文开篇的时候说了,中医讲究整体思维。开方子,必须从大处着眼。目光短浅局限的人,做不了中医。
拿上文这个患者来说,其主诉虽然在于阳痿,但是通过观察全身,会发现还有很多其他问题。
比如说吧,他心慌心悸、舌淡面白、失眠多梦。这个就要考虑心的问题。心阳不足,心中气血亏虚,使得心神不安、面部无华。
再比如说,他便溏乏力,消化不好,这就要考虑脾的问题。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所以才有这些症状。
当然,阳事痿弱、腰膝酸软、浑身怕冷,这些就要考虑肾阳不足了。肾主生殖,腰为肾之府。肾的亏虚,自然会引发这些问题。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心的不足、脾的不足,和阳事痿弱之间,能有什么联系?
这个就得从中医传统理论的视角来解读。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心血不足,心阳不旺,则人之大欲淡漠,宗筋不能振奋。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不能濡养宗筋,也会导致痿弱。
因此,要想改善问题,只解决肾虚这个事儿,是不够的的。必须照顾到心、脾。
怎么来实现心、脾、肾的同时调理呢?咱们再看一眼医案里的配伍——
党参15克,白术12克,熟地15克,天冬10克,五味子10克,仙灵脾10克,仙茅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桂枝10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
这里头,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用于健脾。
五味子、桂枝、茯苓用于养心、通心阳。
熟地、仙灵脾、仙茅、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天冬,用于振奋肾阳。
这就是基本结构。当然,这是相对简单的理解。实际上,健脾则能养心,益肾也有助于健脾,补心同样可以辅助补肾。这体现了三脏之间彼此密切的联系。
所以说,这用药方案,很好照顾了患者心脾肾三脏皆虚的状态,通过对整体内环境的调理,解决问题。这是相对周全缜密、不留死角的方子。
其实,关于这个阳事痿弱,心脾肾三脏皆虚的患者是不少见的。这个和先天体质有关系,也和病程长短有关系。这类人通过一般的益肾之法,或许有短暂效果,但是往往不长久。因为你还有两个脏器没顾及到。小火做饭,它一定不爱熟。只有把心和脾的状态调整好,灶台里的火才更旺,做饭才能熟透。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关键是,这么简单的事儿,很多患者,包括临床医师,都不见得理解。我这篇文字,就算给大家提个醒。
有此类疾病困扰的读者,我希望你能多看看中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用药。如果确属心脾肾三脏皆虚,不妨借鉴文中的用药思路。如果不是这样,比如说因相火、湿热等问题导致阳事痿弱,那就不能用上头的配伍。这个辨证关系,是必须拿捏准确的。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