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荥阳之战
韩信是个很含蓄的人,除了在战场上,韩信的说话办事其实都很被动,不是特别善于控场。这样的性格特点,很容易造成城府很深的假象,让刘邦不是很喜欢。你看韩信在他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能干四年,就能知道这人办事有多被动了,这类人还有个特点,平时不怎么说话,一旦打开话匣子,那是滔滔不绝,能把积压在心里的话一次性都说出来。你看那些半路投奔刘邦的人,陈平一来就跟刘邦抛弃节操推心置腹,所以刘邦很喜欢陈平。郦食其一进门就摆出高阳酒徒的姿态,也深得刘邦欢心。陈平和郦食其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教刘邦如何夺天下。而韩信不同,韩信第一次和刘邦对话,就一个不小心话说的有点多。韩信讲讲怎么破项羽就好了,居然还教了刘邦这样一句话:“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这句话刘邦记住了,原来韩信惦记着封邦建国,所以一直以来,刘邦都有意识的打压韩信,让他官位一直高高的,就是不给他爵位。
这就导致了出三秦成就了刘邦,战京索成就了灌婴,擒魏豹曹参封侯,灭赵国张耳封王。出三秦是韩信定计,围章邯是韩信出兵,战京索是韩信指挥,擒魏豹是韩信画策,灭赵国是韩信谋略,但是韩信并没有因为这些封爵,韩信也因为性格的原因没有主动争取。
本来韩信资历就浅,当大将军压根不能服众,这又不受刘邦信任。那刘邦的原则就是能不用韩信,就尽量不用韩信。韩信开始还是继续发挥着性格上的被动,他希望刘邦能够自觉,所以依然不去主动争取什么。
韩信并不是陈平,压根跟刘邦不是一类人,自然成不了朋友。韩信本事太大,项羽水平太强,刘邦还真不能没有韩信。所以刘邦玩了一出政治手腕,在韩信在资历浅、功劳少的前提下,先后被刘邦封了大将军、左丞相。可以说韩信已经位极人臣,在武将和文臣当中都是第一人,这让韩信没话说吧。
但是在那个年代,爵位可不是像后来那样是荣誉称号。你看清朝就算爵位封到了铁帽子王,也圈在京城非奉旨不许出京。汉朝之前哪怕封个侯爵,也是让该侯爷在封地自立王国。所以,韩信可以做大将军,可以当丞相,但是不能有爵位。无论韩信官位多高,依然属于刘邦的直属臣子。只要没有爵位,就不能独立。
韩信擒魏豹,刘邦捏了一把汗。韩信擒夏说,刘邦有些紧张。韩信灭赵,刘邦开始忐忑。韩信对燕国传檄而定,刘邦坐不住了。刘邦知道,下一步韩信该给田广、田横写信了。而且韩信还办了一件事,让刘邦很尴尬。平定赵国之后,韩信给刘邦写信,说此战张耳居功至伟,该封为赵王。
韩信这个人很含蓄啊,假如说他想骂谁像个娘们,绝对不会直接说的。他会说:这位先生,您是不是三月初刚过了节啊。韩信这一特点刘邦很清楚,而且刘邦还知道,韩信明着说张耳居功至伟该封赵王,实际上就是含蓄的说他自己该被封王。你想吧,当时的人只要不瞎,都知道灭赵之战的总指挥是韩信,韩信的功劳比张耳大多了。那既然张耳可以封王,韩信当然更能封王。
韩信的这封信,其实就是要功。刘邦能封任何人为王,唯独不能封韩信。尤其是韩信居然自作主张千金求购李左车,明显开始培养自己的嫡系,这让刘邦很不放心。所以,刘邦来了个不回应,反映出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没下限。
你别看刘邦对封王这事不回应,却干了一件一般人干不出来的事。你韩信不是有了李左车吗?装傻充愣的刘邦传旨,说太子刘盈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可惜没请到好老师。听说李左车先生文武全才,那就麻烦李先生当个家教吧。也就是说,韩信刚得到李左车,还没捂热了就被刘邦抢了。
这个事件造成了三大影响:其一,韩信算是真正认识了刘邦,知道了跟刘邦聊天就得直说,不能玩含蓄;其二,刘邦算是准备好了干掉韩信,一切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其三,李左车这个悲剧人物跟着陈馀糟活捉,跟着韩信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刚打算登台表演就被刘邦扯下来当老师了。
韩信还没对这事做出回应,项羽强行中断了这出君臣斗。汉军平定赵国,斩陈馀、赵歇,立张耳为赵王。与此同时,被项羽的使者骂急眼的英布一怒之下杀了楚使,正式宣布归顺汉王刘邦。英布前脚反,项羽后脚就派骁将龙且带领精锐的娄烦骑兵攻打英布。英布是出了名的猛将,但是在龙且面前还是稍逊一筹,战败的英布收拾残部往西北方向逃窜,准备加入刘邦的队伍。
没有后顾之忧的项羽派兵小规模北上攻赵,遭到了汉军的激烈抵抗。项羽明白了,汉军的主力去参与了平定赵国之战,也就是说目前的荥阳那是相当空虚。那就别闲着了,开打!
自从刘邦在彭城惨败,一直到这次项羽打荥阳,这期间汉军之所以能顽强的守住荥阳,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靠了荥阳东北敖山的粮仓。所以这一回,项羽打荥阳趁着荥阳守军不足,先切断了荥阳和敖仓之间的粮道。粮道一断,刘邦坐不住了。眼看荥阳旦夕告破,赶紧找军师们商量吧。此时荥阳城里有俩军师,一个是陈平,一个是郦食其。陈平主张离间项羽君臣,这个目前不好操作。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
郦食其琢磨,当初天下诸侯反秦跟后来天下诸侯反楚是一回事,这俩朝代都不分封旧贵族的后代,所以不得人心。而商灭夏,商汤把夏桀的后人分封在杞国,天下归心。周灭商,周武王封纣王的后人在宋国,四海皆平。如今六国的后人比着惨,只要刘邦分封六国后人和项羽为王,则天下响应,项羽也得跪在刘邦面前说服了。
刘邦觉得有道理,派人去刻六国大印。这时候张良从外地来了,听完刘邦的讲述之后。说只要用了这招,那大家就可以洗洗睡了。道理很简单,夏朝既灭,后人无能,封个王当摆设也就算了。纣王自焚,武王封其子武庚在宋,谅他造反也能灭他。刘邦要是封了项羽,即便是项羽认账,刘邦能制得住项羽吗?再一个,天下未定,刘邦帐下很多都是六国贵族的亲戚、家臣的后裔。万一六国复立,这帮人必然离开刘邦各回各家。那刘邦手下还有谁?还有,很明显楚强汉弱,六国复立之后倒向谁,还得看实力说话。
刘邦幡然醒悟,终止了这个奇葩的计划。郦食其这招确实是个昏招,之所以聪明如郦食其能出此下策,鸡贼如刘邦能从此下策,完全反映出了荥阳前线的危机足以让城内的刘邦君臣抓狂。
在张良的谋划下,刘邦再度表现出了鸿门宴上装孙子的精神,派人找项羽认错,答应割荥阳以西的土地求和,为的就是执行陈平的离间计划。
刘邦求和,项羽觉得也行,毕竟这仗打了一年多,早就够够的了。范增这时候提出了发对意见,说拿下荥阳指日可待,不能答应求和。项羽很听话,继续围攻荥阳。然后,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
项羽一方面答应谈判,一方面加紧围城。刘邦一帮面守城,一方面着手谈判,借此机会实施离间计。其实就凭项羽和范增的关系,还用得着离间吗?几乎没有什么恶化空间了。项羽的使者进城谈判,根据中国人的传统,哪有不吃饭先谈事的规矩?上菜!
汉军服务员端着菜进来,楚军使者一看,嚯,这菜够硬啊。烤的是牛,煮的是羊,炖的是猪。这在古代被称为太牢,属于最高级别菜式。楚军使者一看哈喇子都留下来了,赶紧招呼服务员把菜放桌上。服务员近前两步,说:我以为是你们是亚父的使者,不好意思,菜送错房间了,你们的菜一会就到。
楚军使者琢磨亚父使者的菜都这么好,那他们一会儿不得是龙肝凤髓啊。哎,不对,亚父怎么还派使者过来?几个人还没琢磨明白,又来一帮服务员上菜了。端上来一看,我去,压根不是人吃的,简直就是泔水。这哥几个回去就找项羽告状,说范增搞事情。
我们平心而论,陈平的计谋太low了。做局的痕迹明显,演员表演的也不自然,关键是这个剧情不合逻辑。从鸿门开始,范增都力主杀刘邦。这会儿你说范增跟刘邦有勾结,只要智力没问题,都不会相信。这事要让刘备处理,他一定拔剑斩了使者,还得怒斥他们离间自己深信不疑的军师。项羽从不担心范增跟刘邦有一腿,他感到不爽的是刘邦那伙儿人怎么都觉得范增是楚军的灵魂?从鸿门宴上赠给范增玉斗开始,到这会儿做局陷害范增。都透着汉军君臣对范增的忌惮,也反映出汉军君臣认为楚朝的霸业是范增缔造的。项羽急需证明的是,西楚霸业是他项羽打出来的,跟范增没关系。
但是项羽又很矛盾,毕竟范增是项梁最信任的人。而且范增是项梁被章邯打的没辙的时候范增前来归附,并献计让项梁有了事业的第二春。所以项羽又不好把事情做的太绝,史书记载:“(项羽)稍夺(范增)之权。”
稍夺,说明项羽在试探。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范增一怒之下撂挑子不干了。项羽没有挽留,说:好的。范增愤然离开,路上背上长疮死了。也有传说称范增诈死,其实跑路隐居了。当然这都不重要了,不信就问李左车,他虽然活着,跟死了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政治生命死了以后,整个人就在历史中死掉了。
范增离职之后,急于证明自己的项羽对荥阳进行了疯狂的打击。城里所有人都知道,城是守不住了。生死之间,站出来的是什么都干的出来的陈平。陈平、纪信定下计策,让纪信用刘邦的车驾假装汉王出城投降,后跟着两千女子假装的仪仗队跟着。项羽果然中计,暂缓了攻势。这一缓神的功夫,刘邦逃到了成皋。
项羽这个恨啊,也该着自己不露脸。范增刚走,自己就中计。所以项羽一怒之下烧死了纪信,带兵猛攻荥阳。如今荥阳守城的是韩王信、周苛、枞公和魏豹。韩王信很明白,刘邦在都守不住,如今刘邦跑了,他们也守不住,所以韩王信打算诈降。周苛和枞公性子烈,绝不投降,为了不给刘邦找麻烦,这哥俩一商量,先杀了那个做皇帝梦的魏豹。就这样,项羽一轮攻击之后,荥阳城破,韩王信投降,周苛、枞公被煮了。
荥阳之战坚持了一年,项羽艰难的取得了胜利。这些当然不能让项羽满足,接下来,项羽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不过对于刘邦来说,军事上的失利完全能从政治中找回来,不信,请看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