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祖籍到底在哪里?
常回家看看
摘要: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祖籍问题,由于不象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那样重要和引人注意,所以在史学研究中被长期忽略了,大多采取了盲目、轻率地因袭古代文献的一些笼统说法(涿郡),又由因袭而附会(涿州),以至造成“涿州”等同“涿郡”之误,甚至大量地写进了现代的许多书籍之中,使宋太祖祖籍这个本来有大量史料记载的明确而清楚的问题,人为地变得复杂起来,从而出现了“清苑说”和“涿州说”两种意见的争辩。为正本清源,我想从对涿郡的因袭附会之变、赵匡胤先祖生活经历、赵氏保州族属、宋皇家祖坟、北宋历代皇帝对皇家故里的认同、宋朝大臣对皇家故里的认知等几个方面,对赵匡胤祖籍进行分析论述,以证明其祖籍确在今清苑县而不在涿州。
“涿郡”等同“涿州”之误
造成太祖祖籍谜团的始因
对太祖赵匡胤祖籍,在古代的史料中大都泛指为涿郡,但在现代许多的著作、文章中却误记为赵匡胤是涿州人。那么,“涿郡”又是如何演变为“涿州”的呢?翻开史页便会明白。《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太祖……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本于此,近代以前史料记载也只是重复、因袭这一说法。明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卷一载:“帝,涿郡人。”明王世贞、袁黄合纂《增评加批历史纲鉴》补卷二十八载:“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清毕元《续资治通鉴》卷一称:“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到了现代才出现了一些由因袭而附会的说法。著名历史学家周谷成先生所著《中国通史》仍沿袭旧说:“赵匡胤是涿郡人”。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在沿袭中有了变化:“宋太祖: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这里用涿州来注释涿郡成为错误的一个源头,严格的说法应该是“涿郡的治所曾在今河北涿州市”。《辞海》、《中国历史大词典》等许多现代书籍则更是不加区别,直指赵匡胤为涿州人。从以上史料、书籍的记载不难看出,“赵匡胤涿郡人”由来之本、之因、之变。可见赵匡胤祖籍何处的说法是有变化的,现代以前只有“涿郡”二字,到了现代才有些人盲目而不加区分地把涿郡和涿州等同起来。殊不知涿郡是不能与涿州划等号的,如同广东不能同广州画等号,闽、闽越、福建不能与福州画等号一样。因为,这原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区划概念。
涿郡究为何指?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弄清楚涿郡这一行政区划的范围及其历史沿革。《汉书》载:“涿郡,高帝置。莽曰垣翰。属幽州……县二十九”。涿郡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燕始置。其区域较广,北至今北京的大兴、良乡,南达今河北省中南部衡水市的安平县。今涿州市和清苑县的大部均在其辖区之内。三国魏黄初改名范阳郡,隋大业初改幽州重置涿郡,唐之后涿郡这一行政区划名称便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消失了。涿州市在北宋期间当然也就没有置涿郡或隶涿郡的历史,而为辽国的属地。清苑县在北宋期间一直隶河北西路,亦与涿郡无任何瓜葛。由此可见,《宋史》所称涿郡只是借用古代的行政区划名称,是一种习惯性的称谓,有如今人仍称河北一带为燕赵一样。因此,以涿州来代涿郡从而确定宋太祖祖籍是十分错误的。
史书中对人物里籍的记载,采取沿用上代较大区划的地名作为泛指的情况是常见的:“季布,楚人也。” “李栖筠……,世为赵人。” “佟养性,辽东人。”
此种情况在《宋史》中更是不乏其例:“田重进,幽州人。”“李子京,幽州人。” “高琼,家世燕人。”“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也。”(宋、辽时期没有幽州和燕、魏建制名称)
但史书中如无特殊情况,对人物里籍记载一般都比较明确。《宋史》中对人物籍贯的记载更有一个特点,大多是以州治在先。因为宋朝没有设郡,其行政建制为路、州、府、军、监、县。确为涿州或范阳人的,记录的也很明确:“王则者,本涿州人”。 “刘廷让,其先涿州范阳人。”
《宋史》因何以废置的涿郡称作是赵匡胤的祖籍呢?是由于资料缺失、语焉不详或存有争议,还是为提高赵匡胤的郡望而故意如此呢?我认为应是后者。因为在《宋史》同一部著作里多处明确记载了赵氏皇家的故里和祖陵在保州(今清苑县)。由此看来《宋史》的著作者对赵氏皇家故乡在保州是清楚的,是有著明确史料依据的,言其“涿郡人”只是对其祖籍以郡望相称而已。这并非《宋史》的错误。以郡望代称籍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更成为一种时尚。郡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是在隋唐中世纪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叫法。“郡望是魏晋隋唐时每郡的显贵世家,为一郡所仰望,故称郡望。” 郡望之称,始于东汉末年,盛于魏晋隋唐时期,至今仍在华人世界中沿用不变。郡望,最初的含义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后延伸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当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已经消失的时候,郡望却能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姓名各族寻根的依据。《郡名百家姓》在每一姓上都附注郡名,表示某姓望族曾居古代某地。台湾文献会主任委员林衡道先生认为:郡望是以两千年前秦汉时期的郡名,作为整个家族追溯了祥之地的表记。因此,这一传统至今在台湾仍能得到明确的体现。如台湾黄姓人家有的在大门门楣上书“江夏郡”三个大字,以示其祖籍在大陆江夏(汉置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岗县西北)。可见,在《宋史》开篇《太祖本纪》中的赵匡胤“涿郡人也”,与同一著作中有关赵匡胤故里在保州的记载,只是以郡望泛指与具体指向的不同,并不存在矛盾。
由于对历史的淡忘和沿革变迁中的失误混淆,今天在许多人看来似乎赵匡胤祖籍“清苑说”有点标新立异,是一种“新解”。这也难怪,近百年来的许多书刊早把这个问题弄得一塌糊涂,赵匡胤祖籍涿州似乎都已成了金科玉律,甚至如今的一些学者也受因循的影响把它看作“定论”。然而,翻开尘封的史料便会恍然大悟,原来“涿州”竟是“涿郡”之误。
新解与旧说本来是相对的,比如今日是昨日之新,前日是昨日之旧。赵匡胤祖籍涿州只是近几十年以来的书刊(还不能称之为史料、典籍)中的一种“新说”。其由来是将涿郡这样一个包含今涿州和清苑的大的旧区划概念误解为涿州。而数十年之前的近千年的诸多史料中并没有一字提到赵匡胤祖籍涿州,除以郡望相称的涿郡外,就是具体地指明为保州,即今清苑县。如此看来,赵匡胤祖籍清苑县早已是传统的旧说了。相对于千年前的史料,赵匡胤祖籍“涿州说”才是真正的“新解”。
从赵匡胤先祖的生活经历
辨析皇家故里的所在
赵匡胤称帝后追益其高祖赵脁为文献皇帝,庙号僖祖,墓为钦陵;曾祖赵珽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墓为康陵;祖父赵敬为简恭皇帝,庙号翼祖,墓为定陵(后改为靖陵);父亲赵弘殷为昭武皇帝,庙号宣祖,墓为永安陵。
赵匡胤高祖赵跳(僖祖),生于唐德宗贞元壬午年(公元802年),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令。幽都即今北京,是个较小的辖区范围。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故赵氏世为保州人,而僖祖、顺祖、翼祖、宣祖皆生于河朔。” 据此,赵跳早年应生活在保州。《宋会要辑稿》记载:“僖祖┄┄讳跳,汉京兆尹广汉之后,生于燕蓟。” 而燕蓟只不过是对古幽州地区的泛指,仍然包含著今清苑县的地域。
赵匡胤曾祖赵珽(顺祖),历藩镇从事,是一个职位很低的小官吏。此后累官兼御史中丞,也只是一名仅有虚衔的兼官,并无实际职掌。当时社会此类虚衔加官非常普遍,车载斗量,不为社会看重。史料中目前还没有发现他为官具体地点的记载,应该为河北一代的藩镇。据以上《青箱杂记》记载,赵珽早年也是生活在保州。他的晚年生活情况不详。但从其子赵敬青少年时期居住在故乡保州的民间来看,赵珽的晚年似乎并不风光,退隐或致仕后返归保州故里的可能性要大些。
赵匡胤祖父赵敬(翼祖),历营、蓟、涿三州刺史,他是论证赵匡胤祖籍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早年的生活情况有比较明确的记录。宋苏舜钦《刘公墓志》记载:
公讳文质,字士彬,世占数于保州保塞县。曾祖延,不仕。祖昌,后唐为平州刺使、幽蓟垦田使者。保塞,皇家之故乡也。翼祖皇帝之在民间,昌阴知其非常,归以息女,今庙号简穆皇后。父审奇,太祖创业之始,倚以机事,辟署记水关令,未几卒,今赠左千牛卫大将军。母张氏,封清河郡太夫人。夫人出入宫闱,太宗尝以乡党之旧,赐予颇众。
刘文质是赵匡胤祖父赵敬之妻简穆皇后的亲侄子,是赵宋皇朝“乡党”中的重要一员,《宋史》有传:
刘文质,字士彬,保州保塞人,简穆皇后从孙也。父审琦,虎牢关使,从讨李重进战死。文质幼从母入禁中,太宗授以左班殿直,迁西头供奉官、寄班祗侯。帝颇亲信之,数访以外事。尝谓内侍窦神兴曰:“文质,朕之近亲,又忠谨,其赐白金百斤。”文质以简穆亲,又父死事,故前后赐予异诸将。真宗尝问保塞之旧,文质上宣祖、太祖赐书五函。仁宗亦以书赐之。
刘文质死后北宋著名学者苏舜钦为其作《内园使连州刺使知代州刘公墓志》。这段墓志是解读赵匡胤祖籍十分珍贵的史料。从以上史料分析,赵匡胤的祖父赵敬青少年时期生活、居住在保塞(清苑县)的民间。然而,对于此则史料的解读却出现不同的意见分歧。有学者推论赵敬是入赘刘家,其子女在母家长大并繁衍生息,因此后代的皇帝们才出于政治的需要凭空指认保州为皇家的故里。这一“娘家说”的推论并无任何史料根据。其实要说明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赵敬和刘昌虽然都居住保塞县,但是否是同一个村庄的人。《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乃宣祖旧里也。” 那么刘昌的祖籍或称简穆皇后的娘家又在哪里呢?是否如“娘家说”所言,也指的是东安村呢?《刘文质墓志》仅记载了刘昌的祖籍为保塞县,未记述其具体村落,这还需要到刘昌的祖孙辈中去查找。刘文质是刘昌的亲孙子,他们兄弟四人:长子刘文远、二子刘文裕、三子刘文暠、四子刘文质。其中老
三刘文暠的儿子刘惟德因祖荫而授为将军。《刘惟德墓志》对刘氏的里籍有了明确的说法。
君讳惟德,字辅之。……父讳文暠,赠左骁卫将军。母周氏,封洛阳太君。初以简穆皇后之曾侄孙录用补三班,今上龙飞覃思,改右班殿直迁左班。……享年七十以殁。其孤师目负君梓归自京师。以嘉右六年八月二十二日葬于保州保塞县安胜乡纳贤里之先原。君娶周氏,封金华县太君。二男:长曰匀,举进士第三试不第,卒。次曰师目,补太庙室长。
这则墓志明确地记载了刘惟德的故里是保塞县(今清苑县)安胜乡纳贤村。那么简穆皇后的娘家,或称刘昌的祖籍也应该是纳贤村了。纳贤村位于赵敬的老家东安村西南二十余里,与东安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村落。现在我们再将刘文质、刘惟德两篇《墓志》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问题就十分明显了。简穆皇后之父刘昌生活在纳贤村,赵匡胤的祖父赵敬生活在距此不算甚远的东安村,他们同为保塞人,也算是同乡同里。两个人有充分的时间、空间相识,相知。刘昌因为对赵敬的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及至赵匡胤开国称帝,历代的宋朝皇帝也没有忘记故旧乡党,使刘氏家族也跟著荣耀起来。这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
赵敬是宋太祖先祖中官职最高的一个,然而居官时间并不长。他一直在幽州藩镇刘仁恭父子手下为官,刘仁恭父子盘踞幽州也只有十几年时间,随著刘仁恭父子的灭亡,赵敬也结束了他的宦海生涯。对赵敬晚年的情况有许多说法。华东大学的顾宏义先生认为:据《资治通鉴》记载赵敬在任瀛洲刺史时兵败而降,“推测其降晋以后可能并未为晋王所用,而归居家乡了。” 河北社会科学院的杨倩描先生则认为:《资治通鉴》所记载“李嗣源攻瀛洲,刺史赵敬降”,这里的赵敬不应该是赵匡胤的祖父赵敬。理由是“作为宋人的司马光在撰写《资治通鉴》时,按常理是不敢写‘赵敬降’这三个字的。” 但无论属于何种情况,从其子赵弘殷青少年时期仍生活在故乡保州且非常窘迫来看,赵敬晚年同其家属是在故乡保州过著平常人的生活当是没有疑问的。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宣祖),起家事赵王王镕,仕历后唐、后晋、后周,“与太祖分典禁兵,一时荣之。卒,赠武清军节度使、太尉。” 他中、晚期主要生活、工作在河南,死后葬于河南巩县。赵弘殷早年仍生活在故乡保州。宋朝范镇《东斋记事》记载:
刘尚书涣尝言:宣祖初自河朔南来,至杜家庄院,雪甚,避于门下。久之,看庄院人私窃饭之。数日,见其状貌奇伟兼勤谨,乃白主人。主人出见而亦爱之,遂留于庄院。累月,家人商议,欲以为四娘子舍居之婿。四娘子即昭宪皇太后也。
《宋史》载:“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定州安喜人也。……既笄,归于宣祖。” 文中尚书刘涣即刘文质之子,曾知保州。他所言宣祖“自河朔南来”,即是指赵弘殷从老家保州南下镇州(正定)投靠赵王王镕。赵弘殷途中饥寒交迫,在大风雪中落难于定州安喜,被杜家相救,与杜氏结为夫妻,即赵匡胤之生母杜太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与父亲赵敬有著共同的命运,再次从官宦子弟落魄为平民,我们不得而知。但二祖均未承祖荫,都是从保州平民起身,靠自己打出天下。难怪宋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王安中在《论修北岳庙奏状》中称:“恭惟祖宗肇造之迹,实在保塞” 。
从赵氏保州族属看皇家之故乡
赵匡胤先祖族属的居所,是研究其祖籍的重要依据。目前已有许多史料证明赵匡胤先祖都曾在保州(今清苑县)生活过,其父祖的直系族属也世代居住保州。
宋赵令畤在他的《侯鲭录》中记载了宋真宗重宗盟,下诏书召见世居保州的皇家族属赵加超(起)的事情。
真宗重宗盟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六月诏:“保州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乃宣祖之旧里,而百姓赵加起实派天潢,久安地著,虽为疏属,实重宗盟,宜佩赤緺以光白社,可左屯卫将军,仍赐加起等妻女首饰衣服银器有差。”时遣内侍自保州召加超至,遂有是命。
赵令畤是宋太祖次子燕懿王德昭的玄孙,袭封安定郡王,是宋宗室的嫡系成员,并且曾任同知行在大宗正事(负责皇家宗室事务),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从赵加超(起)等“久安地著”进行分析,宣祖的这一脉至亲族属是一直在保州东安老家居住的。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宋宗室王中,记载了宋徽宗关照保州族属的一道诏书。
(宋徽宗大观二年八月)诏:“保州皇族子孙于属虽远,然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比闻皇族之孙未官者馀三十人,或贫乏不能自存,己令置敦宗院,其六房内各择最长年二十已上者,与三班奉职二人,一房及六人已上加一人,并与添差监当。”
从以上诏书可以看出,保州近亲族属共有六房,朝廷对每房长者都授了官。
九年之后,徽宗又批准将保州宗子依在京三祖下宗子例编入宗室图录。这是保州宗室编入皇家宗室图录最早的记载。
(政和七年三月)三十日,判大宗正事仲爰等言:“欲令宗正寺将保州宗子依在京三祖下宗子例编为图录,别为一帙,岁具见存、字行、人数关报本司”。从之。
靖康之难,徽、钦二帝及开封皇家宗室成员被掳北上,也殃及了赵宋保州宗室。
(靖康二年九月十三日)二圣同眷起发往中京……道君圣眷千余口,渊圣圣眷百余口比驻跸中京相府院,去大金国尚三千里。东京取去宗室嗣濮王仲以下姨监命宗女等千人余口……困于道涂,苦于寂寞,一岁之间死及八分,止存三百九十八人。保州御庄宗室赵遵顾奉使金国亦在燕山拘縻,国相尼堪许放还本州,其御庄宗室仍旧不曾起发。
靖康之后,北宋灭亡,沦陷保州的翼祖(赵匡胤祖父赵敬)子孙仍有一些人流离展转到南宋的国都临安(杭州)来追随朝廷。
南宋绍兴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臣僚言:“恭以翼祖皇帝世子孙,实在本州敦宗院。自河朔失守,得过江南者仅十数人。帝下悯其失所,乃诏宗司收悉属籍,今有官者止四人。至于注授差遣未得与两京宗室侔拟,此虽昔时颇有等差,然两京宗室自中兴之后予旧法之外,以尝推恩。而保州宗子颠沛远来,宜以稍加厚以昔时。乞令合赴部之人,权以两京宗室体例注授。”赵保州宗子,令吏部先次注授。
文中称保州赵氏族属为“翼祖皇帝世子孙”、“赵保州宗子”,可见在保州居住的是赵匡胤祖父翼祖赵敬的嫡系支脉,尽管他们与朝廷的关系已经不如两京(北宋京都开封、南宋京都临安)宗室那样亲近,与宋高宗的关系已经相当疏远,但仍作为皇亲宗室“收悉属籍”,“以两京宗室体例注授”,受到较为优厚的待遇。
对渡江南下的翼祖皇帝世子孙属籍注授情况,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也作了明确的记载。在宗正寺《仙源类谱》中对南下的翼祖皇帝世子孙进行了正式的排序。
保州宗室者,翼祖皇帝后也。建炎初隔绝。绍兴九年渡江者数十人,有官四人而已。上念之,诏注官如两京例。今“广”字、“继”字、“夫”字行者是也。
另据宋周必大《文忠集》记载,宋孝宗时期,宗室成员赵伯骕作为副使出使金国时曾到过赵宋皇家故里保州。
太皇帝七世孙和州防御使提举佑神观赠少师讳伯骕,字希远,系出燕懿王。……乾道六年(1170年)金国遣耶律子敬、张仅来贺会庆节……金许迁奉徽宗及钦宗梓宫,至于受书亦无峻拒意。寻遣中书舍人赵雄贺金主生日,选公为副,南渡宗室北使自公始。……公与雄陛辞,上以贺书授雄,别缄授公。敌遣卢璣、乌凌噶、仲杰接伴知,持礼特用宗室待遇加厚。父老亦叹曰:“此我家天族也。”老妪有流涕奉壶浆者至保州驲。公率官属望国初先茔御庄,妻怆稽首,人为动色。
赵伯骕与孝宗同行,均为太祖一系。可见南宋孝宗时期宋宗室成员还都记得祖宗的老家在保州。保州东安的乡亲“流涕奉壶浆”到赵伯骕下榻的保州驿馆去看望他。赵伯骕还率领官属 “望国初先茔御庄,妻怆稽首”。
除以上文献典籍记载了保州的皇家宗室外,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赵氏后裔也留下了一些碑铭和族谱,记述了他们的根在保州。
金、元时期的著名学者元好问在他的《遗山集》中记载了金朝末年曾任真定路工匠都总管的赵振玉自叙其家世的一段碑文:
吾赵氏世居保塞,以仕迁大梁。五代末,有讳匡颖者,官居静江军节度使兼贵州管内观察使。弟匡衡及八世孙襄叠仕于宋,皆至通显。金朝兵破大梁,吾宗例为兵所驱,尽室北行。至龙山,遂占籍焉。虽谱牒散亡,而其见于祖茔石志者盖如此。
远在浙江慈溪鸿庄的赵氏在千百年中一直在其族谱中记载著保州的先人。
宋制分三派。太祖下子孙各立宅宫。宣祖之世以魏悼王下属之,自高密等王为十二字。
曰:德、承、克、淑、之、功、彦、夫、时、若、古、嗣。
艺祖之世自燕、秦王而下亦十二字。
曰: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
太宗之世自楚王等亦十二字。
曰:元、允、宗、仲、仕、不、善、汝、崇、必、良、友。
又有保州之宗,出自翼祖,为:咸、信、文、可等字。
以上赵氏族谱为光绪丁酉年(公元1897年)续修,它告诉了我们两点:其一,宋朝宗室在太祖、太宗、魏王三脉以上,惟有保州翼祖一支,他们的根在保州,而不在涿州或幽州(北京)。其二,千百年间赵氏后裔都记载著他们根的传承,即使到了清朝末年这些赵氏皇家的后裔们也还记得他们祖宗的老家是在保州。
世界赵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2552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