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郭汝瑰面临暴露,一位70岁的国民党员拼死相救,后来如何

在我党的隐蔽战线史上,郭汝瑰这个名字,就意味着传奇。

解放战争中,他一边源源不断地为解放军提供绝密情报,一边节节高升,从给陈诚“打杂”的办公厅副厅长一路升至第22兵团司令兼72军军长,堪称官运亨通。

更神奇的是,在此期间,除了杜聿明等人曾对他产生怀疑外,即便再高明的特务,也没能抓住他的任何证据,直到他率部起义后,才如梦方醒、大呼上当。

一代“谍王”郭汝瑰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1949年初,郭汝瑰距离身份暴露,只有短短几秒钟的时间。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70岁的老人奋不顾身,将郭汝瑰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这位为解放事业立下大功的老人,就是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王葆真。

今天,衔笔就来讲讲发生在72年前的这段惊险故事。

看更多历史故事,请关注@衔笔书史

王葆真

1949年2月的一天,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旁的一家川菜馆里,走进了两位衣冠楚楚的客人。

其中一位军装笔挺、马靴锃亮的中年军官,正是国民政府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

而另一位西装革履、一副生意人打扮的,则是川盐银行上海办事处主任、郭汝瑰的“上线”任廉儒

两人寻了一个僻静的雅间坐下,天南地北地闲扯了几句后,郭汝瑰见四下无人,飞快地掏出一个小包裹,塞进任廉儒手里,低声说道:“关系重大,尽快送出去!”

任廉儒装作无事人一般,将小包裹放进了皮包里,轻轻地点了点头。

任廉儒

揣着这份机密情报,任廉儒早已没心思享受美食,简单扒了几口饭后,他便匆匆驱车,赶到了自己的助手梁佐华家里。

梁佐华的公开身份,是工矿银行上海分行的第一副经理,而工矿银行的董事长,正是被蒋介石倚为左膀右臂的陈立夫。有了这层关系护身,梁佐华的家自然要安全许多。

陈立夫

在书房里,任廉儒和梁佐华打开了小包裹,显露出来的东西,让两人瞬间激动起来:这里面不仅有国民党构筑长江防线和江南作战的计划,还包含了太原、武汉、西南、陕甘等地兵力配备的详细资料。

如果这些情报能够顺利送出,在我军面前,国民党军就再无秘密可言。

然而,在短暂的激动过后,两人又不禁感到棘手——就在几天之前,任廉儒的直接联系人陈家康已经前往香港,而黄佐华的另一位上级鲁自诚也去了重庆,一时之间,两人竟然无法将这些情报送出上海!

两人苦思冥想了许久,任廉儒突然灵光一闪:“卓老(王葆真字卓山)正在上海,可以请他将情报转交中央!”

梁佐华有些担心:“这么重要的情报,请他转交,会不会违反纪律?”

任廉儒沉吟片刻,说道:“事急从权,卓老能联系到中央,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了。”


身为国民党元老,王葆真是如何与共产党建立起联系的?这就说来话长了——

1880年,王葆真出生在直隶定州府深泽县(今河北石家庄市深泽县)的一个药行世家里。他家开办的“济和堂”药铺,在定州府一带颇有些名气。

清代药铺

在这样的家庭里,王葆真自小便见到了许多穷苦百姓因为没钱求医问药,不得不忍病待死的惨状,也让他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

1904年,王葆真考取了公费留学生,来到日本东京,开始了为时7年的留学生涯。也正是在这里,他亲眼见到了孙中山先生——

1905年8月13日,在日本东京的富士见楼里,白衣飘飘的孙中山登上演讲台,发表了一番振聋发瞶的讲话:

“......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的一日,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

孙中山的讲话,让站在台下的王葆真热血沸腾,他当即报名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党”。

同盟会成立时的合影

在之后的许多年里,王葆真一直秉承着孙中山“民主共和”的理想,上下求索、奋斗不息,而他执拗的性格,也让他成了近代政坛上有名的“刺头”——

袁世凯称帝前,许他做直隶省长,他愤然拒绝;

曹锟用2000大洋买他一张选票,他拍案而起:“我不赞成的人,给1万块也不选他!”;

蒋介石“背刺”国共合作后,选他做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他当即辞官不做,还扬言道:“愿为三民主义作殿军,恪守孙先生遗教;不附合蒋逆叛党,愿为真理前进!”

王葆真与夫人汪芸

虽然骂得过瘾,但王葆真心里却郁闷得很:投身革命30多年,中国依旧是贫弱不堪、独夫当政,梦想中的新中国,究竟在哪里?

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在苦闷中徘徊许久的王葆真,才终于见到了希望——

1938年7月,被李宗仁聘为第五战区顾问的王葆真抵达汉口,成为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共产党人。

从他们的口中,王葆真听说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的故事,心里佩服不已,开始四处奔走,宣扬统一战线,共同抗日,还曾经陪同朱德一起到洛阳会见卫立煌,共同商讨如何协同作战的问题。

朱德(右一)与卫立煌(左一)合影

王葆真的行为,让蒋介石恼火不已,他曾两次派陈立夫前去警告王葆真:“别忘了,你的官是谁给的!”

面对气势汹汹的威胁,王葆真压根不给面子:

“我无资格当什么官,也不想做什么官,我只希望大家团结起来,群策群力,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达到国家独立自主,实现孙总理的伟大理想,此外我就无所求了。”

见威胁不管用,蒋介石又玩起了“打一巴掌给个枣”的两面手段——他一面撤掉了王葆真的职务,收回了他为河北灾民争取到的150万元赈灾款,一面暗示王葆真,只要他公开反对共产党,可以马上拨给他30万元,并且不用报账,完全自由支配。

蒋介石这一手相当简单粗暴:当年曹锟2000大洋买不动你,我给30万,看看你老不老实?!

然而,王葆真的骨头之硬,让蒋介石始料未及——面对唾手可得的30万巨款,王葆真看也不看,直接跑到河南南阳,学起了诸葛亮,种田隐居去也。

南阳诸葛庐

虽然隐居山野,但王葆真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反倒比之前更加活跃——

抗战胜利后,面对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的行径,王葆真对国民政府彻底失望。1947年底,王葆真奔赴香港,参与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的组建,并被任命为民革中央常委兼华中军事特派员,领导一批精干成员前往上海,在国民党内部开展分化瓦解工作,时刻准备配合解放军南下作战。

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李济深

当时,民革中央与中共华南局之间有秘密沟通渠道,直接向周恩来汇报,因此,任廉儒选择让王葆真转交情报,的确是当时最为稳妥的办法。

然而,出乎任廉儒预料的是,当王葆真应邀前来,听完他们的请求时,却久久没有说话,惹得任廉儒和梁佐华面面相觑,不知道哪句话得罪了这位耿介的老人。

两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王葆真,身上正担着血海般的干系——

经过近一年的活动,在王葆真领导下,民革上海、南京等分会,已经成功策反了第一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刘昌义、南京警察厅北区局长刘海亭、内政部警察学校校长冯子厚、上海武装警察总队代理队长崔恒敏等一批军警界的要人,凝聚起了一股巨大的地下力量。

刘昌义

1949年初,当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来时,王葆真等人欢欣鼓舞,认为推翻国民政府的时机已到,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在南京和上海掀起一场武装起义。

当时,代总统李宗仁、陆军参谋长顾祝同、京沪警备司令汤恩伯等国民政府要员,都居住在南京北区,负责他们警卫工作的,正是北区警察局长刘海亭。

因此,王葆真等人仿照“西安事变”,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由刘海亭扣押这些军政要人,同时第一时间控制南京机场、码头和车站,接应解放军迅速过江占领南京。

在南京开启行动的同时,刘昌义的第一绥靖区部队和崔恒敏手中的8000余武装警察也将一同起事,作为策应。

南京大校场机场旧址 如今已经成为公园

在这个关键的当口,作为总负责人的王葆真,要操心的事情千头万绪,并不适合参与传递情报的任务。

然而,王葆真又深知这些情报的分量,反复思量过后,他一拍大腿:“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见王葆真答应下来,任廉儒和梁佐华都松了一口气。为了确保安全,两人叮嘱王葆真,如果出现危险,务必“毁件保人”,情报没了可以再搞,但郭汝瑰的身份,却万万不可暴露。

听了两人的话,王葆真一挥手:“你们放心,郭汝槐把命都交出来了,我这副老骨头不要了,也要保证他的安全!”


从梁佐华家出来后,王葆真马上将文件藏到了民革与共产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里,并给香港的民革中央发去了密电,要他们迅速通知中共中央,请他们速派可靠人员来取情报。

然而,这些文件还没来得及送出,一场巨大的变故就发生了——

1949年2月22日中午,按照计划,组织起义行动的几位关键负责人将到王葆真家里开会。

但当时针指向12点时,身为民革上海分会常委、同时也是起义负责人之一的吴荣却迟迟没有现身。

这一反常的现象,让做了大半辈子革命工作的王葆真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他马上宣布散会,并将参与起义的人员名单交给了梁佐华(此时梁佐华已受党委托来参与起义),让他迅速转移隐蔽,自己则冒着天大的危险,出门去打探消息。

民国上海街头

经过一番打探,王葆真终于搞清了危机的来源——原来,南京民革分会里,有一位名叫吴士文的成员。他的住所是南京民革分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每天人来人往,相当热闹。

在南京这种大城市里,这样的家庭虽然不多,但也并不罕见,原本不会引起过多注意,然而,吴士文家的隔壁,偏偏住着一个要命的邻居。

这个邻居名叫秦范五,表面上是国民政府里的小职员,实际上却是南京卫戍司令部稽查处的密探。

在秦范五看来,吴士文家每天门庭若市,情况相当可疑,于是,他便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南京卫戍司令部,秘密逮捕了吴士文,民革策动起义的计划也随之暴露了。

得到这一消息后,南京国民政府如临大敌,马上派出大量特务,在南京、上海等地同时展开搜捕,吴荣之所以没有按时到会,原因也在于此。

南京卫戍司令部旧照

由于王葆真处于这一计划的最高层,知道他参与此事的人寥寥无几,他完全可以及时转移。

然而,为了保存这支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这位70岁的老人不顾个人安危,在上海四处奔走,尽可能切断了起义人员的联络线,保住了刘昌义等起义将领的安全。

1949年2月24日,经过2天不眠不休的忙碌,王葆真终于完成了未暴露人员的安置转移工作,正当他准备动身离开上海时,他突然想起,那些价值千金的情报还没有送出去,如果秘密联络点暴露,情报落入特务手里,郭汝瑰将随时面临杀身之祸!

想到这里,王葆真一面暗骂自己糊涂,一面急匆匆地赶往秘密联络点。


赶到秘密联络点时,王葆真已经是气喘吁吁,但他顾不得休息,连忙找来火盆,准备将这些情报全部销毁。

就在这些纸张慢慢变成灰烬的同时,最让王葆真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楼下突然传来的纷乱的脚步声,没过一会儿,便有人开始使劲砸起了门。

眼看最后几张情报已经来不及烧毁,王葆真将它们一团,全部吞进了肚里。

短短几秒钟之后,门便被砸开了,一群如狼似虎的特务冲了进来。然而,他们所面对的,除了面带轻蔑笑容的王葆真之外,就只剩一堆毫无价值的纸灰了。

王葆真被捕时的新闻

王葆真被捕后,被关进了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牢房里。自从踏进监狱的第一天起,他就已经抱定了保护同志、牺牲自己的念头。他悄悄告诉一同被捕的民革成员:“关于军事策反的事情,一概推到我头上,我也会说你们不知道,因为我是一定要死的......”

王葆真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特务的刑讯拷打中,王葆真的头、腰、腿都严重受伤,一度甚至不能行走,即便如此,特务在他这里所得到的,从头到尾只有一句话:“上海民革的军事问题,都由我一人负责,其他人一概不知道!”

淞沪警备司令部牢房

特务见来硬的不行,又转而使起了“软手段”:3月初的一天,一名满脸堆笑、自称法官的人来到了监狱里,对王葆真说道:“如今国共双方正在和谈,希望你帮我们指出这些犯人里谁是共产党,我们才好向共产党提条件,早日实现和平。”

特务的这一手,对付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可能还奏效,但王葆真干了40多年革命,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自然不会上当——他上下打量了来人一眼,不急不徐地说道:“共产党是我的朋友不假,但已经多年没有来往,你说的这些事情,我一概不知。”

见王葆真不上当,这名特务终于按捺不住,破口大骂起来:“老家伙,我看你就是共党!”

王葆真嘴角一撇:“鄙人恐怕没有这个荣幸。”

“你是党国的叛徒!”

“我是三民主义信徒,这句话,你对蒋某人说去!”

......

见王葆真始终不肯招供,特务们也是无计可施,只得一边将他转到提篮桥监狱单独关押,一边向蒋介石汇报了情况。

听完汇报之后,蒋介石暴跳如雷,当即指示,要将王葆真就地正法。

然而,蒋介石还是低估了王葆真的分量——当王葆真被判死刑的消息传出后,周恩来、李济深以及一众国民党元老纷纷向南京政府施压,要求释放王葆真。

这一来,身为南京政府代总统的李宗仁便坐了蜡——杀,就是替蒋介石背锅;不杀,他确实策划了起义,还要扣押自己,就这么放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想来想去,李宗仁还是决定,既不杀也不放,先关着再说。

李宗仁

然而,势如破竹的解放军,却不会给李宗仁“再说”的机会——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国民党的核心统治区,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便全线崩溃。

直到上海解放后,王葆真才被营救出狱。几个月的牢狱生活,让王葆真得了严重的肾病,当周恩来听说这一情况后,马上派人将他接到北京治疗,才使他恢复了健康。

虽然在监狱中迎来了解放,但王葆真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容磨灭的——在上海解放过程中,刘昌义率国民党51军阵前起义,而在半年之后,郭汝瑰也在四川宜宾率部起义,正是由于王葆真拼死保护了他们的安全,他们才能够亲眼目睹新中国的曙光。

在整个解放战争过程中,王葆真与共产党人通力合作,先后策动国民党军10万余人起义,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欢庆解放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葆真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法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以97岁的高龄溘然而逝。

而直到王葆真去世后,年迈的郭汝瑰才从他人口中,得知了王葆真老人曾经为他做出的牺牲,他感慨地说道:“卓老为我挡住了地狱之门......未能向他当面道谢,至今心有余痛!”

老年郭汝瑰

王葆真老人虽然一生都是国民党员,但他却毅然选择了与共产党一起,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终生。孙中山先生有如此的信徒,当可含笑九泉!

在此,衔笔恭录王葆真老人诗作一首,以向这位历经三朝的革命元老致敬——

烈士多殉名,贪夫多殉利。名利两都忘,人生重信义。

信义亦空华,安命在真理。吾心得所安,浩然歌正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