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8期 上)


北宋钧窑天蓝釉墩式碗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北宋,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 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 此碗器形古朴稳重,给人敦厚淡雅之美感。

北宋钧窑天蓝釉碟

钧窑天蓝釉碟,北宋,高2.1cm,口径10.3cm,足径4.7cm。 碟平口外翻,浅弧壁,圈足。通体釉色呈天蓝色,是钧窑最具代表性的标准釉色。圈足底部无釉。 对此件器物之用途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日用类的浅碟,有的认为属于文房类的笔掭。而据传世钧窑墩式碗造型的尺寸、大小来看,这种浅碟有可能是墩式碗的盖子,与碗配套使用。

北宋钧窑天蓝釉盘

钧窑天蓝釉盘,北宋,高4.3cm,口径18.4cm,足径6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北宋定窑白釉花口碟

定窑白釉花口碟,北宋,高1.9cm,口径11.3cm,底径7.2cm。故宫博物院藏。 碟口呈六瓣葵花形,浅腹,斜壁,平底。内壁有六条凸线纹与花口相应。口沿无釉,釉面匀净,胎体坚致、轻薄。造型仿唐代金银器,此类花口碟越窑瓷器中也有所见。

北宋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北宋,高2.5cm,口径17.7cm,足径10.4cm。 盘折沿,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

北宋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折沿盘,北宋,高3cm,口径19cm,足径6.5cm。 盘折沿,六瓣菱花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底部无釉。

北宋定窑白釉盖缸

定窑白釉盖缸,北宋,通高9.4cm,口径11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缸直口,深腹,圈足。内外施白釉,釉层较薄,可见胎体上的刮削痕。缸附伞形盖,折沿,弧面,顶部置一扁圆形钮,子母口与缸体盖合。 此器制作规整,胎体坚实致密。同类器物还见有定窑酱釉品种。

北宋钧窑天蓝釉卧足盘

钧窑天蓝釉卧足盘,北宋,高2.3cm,口径12.6cm ,底径3.8cm。 盘敞口,浅弧腹,平底,卧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露出黄灰色胎体。卧足内无釉。

北宋定窑白釉花口盘

定窑白釉花口盘,北宋,高2.4cm,口径13.8cm,足径8.2cm。故宫博物院藏。 盘口呈六瓣葵花式,口沿无釉,斜壁内收,平底。通体施白釉,釉色纯正,外光素无纹。

北宋钧窑月白釉单柄洗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高7.3cm,口径20cm,底径6.7cm。 洗长圆形,口沿的局部为伸出的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 洗有陶和瓷制品,陶洗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均有制作,瓷洗以唐代越窑、宋代钧窑,尤其是元代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制品为多。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蓝色称天青,较深的称天蓝,此件比天青更淡,故称月白,具有萤光般的幽幽光泽。

北宋定窑白釉花口碗

定窑白釉花口碗,北宋,高5.9cm,口径19.2cm,底径5.6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六瓣花朵状,敞口,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层磨损严重。 此碗内壁贴有六个标签,依逆时针顺序,内容如下。 “签1:第三⊥○号(苏州码:第360号)[查](红章) [延](应为后写) 签2:[热] (热河)第二九三○三号 签3:故宫博物院点讫 所165[古](古物陈列所) 签4:留平(北平)物品新号 第11439号 签5:廿七年(1938年)复查 第38号 杂釉 签6:物名 宋定窑铙碗 鉴定真” 故宫博物院藏品上经常会见有不同时期粘贴的标签,这些看似普通的标签,见证着文物辗转流传的经过,这件白釉碗即是其中之一。此碗原存放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后统一划拨给1914年成立的古物陈列所(签1、签2);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华北危急,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藏品被迫南迁,部分未能运走的文物被重新整理编目(签4),并于1938年进行过清点复查(签5);1948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此碗也正式进入故宫藏品(签3),曾存放于延禧宫文物库房(签1);1962年,编号“故143091”(碗底),代表1949年以前入藏故宫。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北宋,高11.9cm,口横20.8cm,口纵16cm;足横11.7cm,足纵8.4cm。 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式足。盆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外施玫瑰紫色窑变釉,釉面气泡、棕眼明显。口沿及内壁出筋处呈酱色,折沿下一周及外壁出筋处呈紫白色。底部涂酱色护胎釉,十个支烧钉痕排列一周,并刻有数目字“九”。另有清宫刻字“养心殿”(横向)、“明窗用”(纵向),笔画纤细、工整。四足底露灰色胎。 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从乾隆十一年开始,乾隆皇帝开始有意识地命令内务府工匠在陈设类钧瓷上加刻宫殿名或陈设地名。如 “(乾隆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均釉六方入角花盆二件……养心殿西暖阁;均釉渣斗二件……养心殿东暖阁;均釉高桩花盆二件……静憩轩;均釉海棠盆连二件,漱芳斋。传旨:俱各刻地名,钦此。于本月二十六日,司库白世秀、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均釉盆连一件盆底贴得地名字名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将大地名准刻横的、小地名准刻竖的。钦此。” 可见,刻字的诏令下达后,先设计出拟刻的“地名字名样”粘贴在盆底,送乾隆皇帝过目,得到的旨意是“将大地名准刻横的、小地名准刻竖的”。从实物看,陈设类钧窑瓷器底部刻写的殿名地名均是殿名即“大地名”在上自右向左横刻、具体陈设的地名即“小地名”在下竖刻,这样的布局是乾隆皇帝亲自设计的结果。

北宋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 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北宋,高19.9cm,口径6.9cm,足径7.8cm。 瓶小平口出沿,短直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圈足。肩部有弦纹3道。瓶身以“刻花”为饰,腹部刻缠枝牡丹花,下腹刻双层莲瓣纹。此瓶刻工刀锋犀利,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花冠丰满,花枝缠绕,俯仰结合。瓶通体施青釉,釉面晶莹温润,玻璃质感强,釉层匀净。 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碗为多,瓶类较少。此瓶小口短颈,衬出瓶身的雍容饱满,刻线处积釉色深,凸起处色较浅,使花纹更加清晰,有立体图案的效果,为耀瓷中的精品。

辽三彩刻花兔纹小碟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辽,口径12.2cm,底径7.5cm,高3.1cm。 碟外部、底部均无釉。内底刻划坡地上兔子一只,饰有刻划的花草纹,施以黄、绿、白三彩釉。小兔两耳竖起,作回首观望状,似在草丛间奔跑跳跃,自然生动。 契丹族建立的辽代,国人以游牧、渔猎为生,本无陶瓷生产。随着与中原地区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原的陶瓷器和制瓷技术传入辽国,并逐渐为其掌握和发展。此件三彩器从造型、纹饰、烧造工艺等各方面可以看出所深受的中原地区五代以来制瓷业的影响。 目前所见,辽代烧造三彩釉的窑口有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缸瓦窑、辽宁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南山窑、北京龙泉务窑等。

辽白釉刻划花花口注壶

白釉刻划花花口注壶,辽,高32.8cm,口径8.4cm,足径8.2cm。 壶撇口,口呈六瓣花式,长颈,肩部一侧以45°角斜出一流,长圆腹,圈足外撇。颈饰弦纹多道,腹部刻划4朵盛开的鲜花。通体满施白釉。 此壶造型端庄秀丽,颈部弦纹工整,腹部花朵鲜活,刻划线条刚劲有力,图案清晰,为辽代白釉刻花壶中的精品。 辽代瓷器造型基本上是在本民族原有的皮革、金属容器造型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文化后逐渐形成的,民族特征十分鲜明,如鸡冠壶、鸡腿瓶、洗口瓶等。这些器物置于帐中能节省空间,出行则又便于提拿携带,实用性较强。白釉瓷器在辽代较为盛行并具有民族特色,目前已发现龙泉务窑、赤峰缸瓦窑均有烧制。

辽绿釉划花单柄壶

绿釉划花单柄壶,辽,高14.2cm,口径5cm,足径7.5cm。 壶小口内收,壶身为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置多棱形短流,相对应的另一侧置双股绳形系。壶腹一侧置竹节式横柄,柄端凸起一小纽。肩部饰两道凸弦纹,腹部刻划大小扇形纹,柄与壶身连接处以螺旋形刻划花纹巧加修饰,十分别致。壶施绿釉,鲜翠欲滴,明亮可鉴。 此壶造型、纹饰独特,是辽代早期瓷器中的珍品。 辽瓷的造型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中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大类。中原形式的大都为中原固有的样式,主要有杯、碗、盘、碟、壶、罐、瓶等。属于契丹形式的有长颈瓶、凤首瓶、鸡腿瓶、洗口瓶、鸡冠壶等。随着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两种形式的的品种相互有所借鉴。

辽三彩划花龙纹盘

三彩划花龙纹盘,辽,高2.3cm,口径17.3cm,足径12cm。 盘折沿,边沿处隆起一周,广底,圈足。盘心褐色弦纹内刻划一团龙,张口吐舌,龙身盘曲,龙爪伸张有力,形象威猛传神。 此盘制作规整,设色浓重,黄色的腾龙在绿色的盘体衬托下醒目突出,是辽代三彩器的代表作品。 辽三彩基本取法于唐三彩,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自身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其图案多为契丹民族喜见的牡丹、芍药等。釉色方面多用黄、白、绿三色釉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兰谷文化-递美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2021秋拍拍品信息抢先看——中国·杭州器物说拍卖

    关于拍品信息,各位有想要了解详情,可以直接给小编留言或者私信哦~~ 2021年,杭州. 器物说拍卖将"古格 · 私家藏瓷"作为主打场,甄选历代精美瓷器数百件,更注重传承来源,其中不 ...

  • 重点拍品抢先看 | 器物说2021杭州首拍

    ,时长 01:16 器物说拍卖 拼接时光的碎片,治愈岁月的创伤,用"古格 · 私家藏瓷",分享长久灿烂的陶瓷文化. 古格 · 私家藏瓷 明以前 涧磁定窑白釉盏托(一套) 尺寸:盏: ...

  • 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钧窑瓷器 民钧(二)

    导  读 钧窑产量最大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生活器皿,釉色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色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由于这类产品主要供民间日常生活使用,故俗称"民钧& ...

  • 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钧窑瓷器 民钧(一)

    钧窑产量最大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生活器皿,釉色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色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由于这类产品主要供民间日常生活使用,故俗称"民钧" ...

  •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17期)

    明嘉靖矾红釉梨式执壶 矾红釉梨式执壶,明嘉靖,通高15cm,口径3.7cm,足径6.2cm. 壶身呈梨形,直口,溜肩,垂腹,圈足,壶身两侧各置曲柄和弯流,柄上部置一圆系,可供系绳以防盖脱落.附伞形盖, ...

  •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4期 上)

    宋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宋,高4.3cm,口径19.2cm,足径12.7cm. 盘敞口,坦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 ...

  •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郏县窑黑釉蓝斑三足盘 郏县窑黑釉蓝斑三足盘,唐,高2.9cm,口径15cm,足径10.2cm. 盘敞口,盘心坦平,下承以三足.通体内外施釉,黑色釉地上呈现蓝.白交融的花斑.外底中心无釉. 窑变釉产品 ...

  •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15期)

    明宣德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 ...

  •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12期)

    明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 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明,高26.2cm,口径11.4cm,足径10.4cm. 尊广口,方唇,粗长颈,颈上置对称象耳,圆腹,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下印回纹一周,颈.肩处有数道凸 ...

  •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1期 上)

    唐红陶骑马狩猎俑 唐,高35cm 猎者留八字胡须,头戴幞头,身穿翻领大衣,骑于马上左右巡视,猎狗端坐猎者身后,神情闲散.主人的紧张与小狗的松弛形成鲜明对照.唐朝统治者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性喜狩猎,并以 ...

  •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14期)

    明宣德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明宣德,高4.0cm,口径19.2cm,足径12.7cm.清宫旧藏. 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底及外壁均以白泥描绘鱼戏荷莲图案.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底署青花楷 ...

  • 鉴赏清宫旧藏:清代御窑珍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 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

  • 故宫博物院传世清宫旧藏之汝窑瓷器

    故宫博物院收藏传世清宫旧藏「故字号」汝窑瓷器十五件(另有两件为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献.尚有一件原清宫旧藏借拨给了国家博物馆,实际流传有序的汝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十七件),另外属资料性质的汝窑瓷器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