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一群业余人拍出的电影,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随着金鸡奖的落幕,面对获奖名单,让很多影迷无法直视,关于影帝的演技以及影片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关于职业演员的职业素养,电影与艺术,想到了一部16年前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的电影。
2004年,一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上映,一群非专业的人拍出的影片,最终获得了当年票房冠军。
随后,影片在16个国家陆续上映,都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更是凭借口碑斩获多项大奖。
如今,16年过去,《放牛班的春天》 在豆瓣超过100万人评分,给出了9.3分的高分,位列榜单第16名,可谓电影中的翘楚。
要知道,无论从导演到演员都是非专业的,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是一名音乐人,制片人兼主演杰拉尔·朱诺也是音乐人,他们在全国巡回演出。
曾经的经历以及执念让他们想拍摄一部影片,讲述一个音乐人的故事,于是在巡回演出的途中找到了一名合唱团中的儿童,当时年仅12岁的尚-巴堤·莫里耶,也就是影片中的音乐天才男孩皮埃尔。
而影片中的那些孩子都是从附近的中小学中选出来的学生,从近2000名学生中选出了65人。
就这样,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是非专业的人,拍出了这部《放牛班的春天》。
为了拍摄影片,导演召来附近中小学2000名儿童试镜,最终选出了65名8到13岁的孩子,也就是电影里出现的学生。
主演杰拉尔·朱诺甚至抵押了自己的公寓来投资影片,当然,最终赚得盆满钵盈,成为当年法国收入最高电影人。
影片的主题很简单,一个关于如何教育问题少年的故事。
在上世纪40年代末,一个老师来到一个偏远的乡村男子学校,老师叫马修,学校叫“池塘之底”。
“池塘之底”,显然不是什么好名字,这里地处偏远,聚集了附近所有的问题少年,出了名的调皮顽劣。
也正是因为孩子们太难管,之前的寄宿老师无法承受而选择离开。
初来乍到的马修并不知道这一切,他曾经是一个有音乐梦想的文艺青年,为了生计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当了一名老师。
而且老师干得也并非一帆风顺,否则也不会到这穷乡僻壤来。
在这里,上到校长下到护工都无不认为孩子们问题太多,而面对有问题的孩子,体罚是唯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且善待孩子,甚至被视为愚蠢的行为。
影片中多次提到“行动——反应”,是这所学校的准则。有行动,才有反应。不听话,实施惩罚,关禁闭,采取高压政策。
毕竟,在这些因家庭变故或者自闭、叛逆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没什么。
果然,马修初次上课就被孩子们整治了一番,上课即是“战斗”,一个下马威是必要的。
马修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被吓到,只是心平气和对待这些淘气的孩子们。
然而,心平气和并不奏效;果然,马修受到了孩子们的“惩罚”。
然而,马修并没有因此改变。他了解每个孩子的状况,因材施教;和孩子的家长沟通,希望改变孩子。
马修也想在这里重拾自己的音乐梦;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孩子们对音乐并不排斥。
他开始教孩子们唱歌,一点一滴,仿佛找到了往日的激情;甚至深夜里,他依然和孩子们共处一室练习歌曲。
而孩子们虽然平时顽皮,但对于音乐并不排斥,这个曾经的“池塘之底”终于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班里长相英俊的皮埃尔,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坏学生”的代表,马修意外发现性格孤僻的他有极其优秀的音色。
他开始对他格外关心,甚至和皮埃尔母亲的关系也变得微妙。
小小的“合唱团”让孩子们短暂聚集在一起,上级来视察,合唱团惊艳的表现让这所臭名昭著的学校刮目相看。
学校里的学生们开始热爱生活,开始步入正轨,一切都似乎变得美好。然而,校长却只为自己前途着想,把学校视作赚钱的工具,而马修的到来让一切变得和从前不一样。
而马修的一视同仁并不能改变所有的学生,矛盾还是出现了。
最终,“池塘之底”容不下这个另类的老师,马修被辞退了。
离开之前,窗户一只只伸出的小手,飞下一张张写满字的纸条,他很欣慰;毕竟,他的付出终究值得……
“您能带我走吗?”
乖巧的孤儿派皮诺被遗弃在这里,每个周六都会去大门口等待父亲来接他,在马修走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家当,拼命追赶马修的公车,想让马修带自己离开这里。
最终,马修带走了他,两人如父子一般生活。
影片的故事是倒序,开始,一位老人看着一张老照片找到著名的音乐家,向他提及曾经的往事。
而音乐家便是皮埃尔,找他的人便是派皮诺。
一个普通的老师,面对一群被抛弃的孩子,在短短的时间内撒播爱的种子,最终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他仿佛是来自天上的天使,照亮“池塘之底”,为放牛班带来春天!
影片看似平淡的故事,却处处泪点,不断升华。孩子们的演绎更是浑然天成,从无望的眼神到充满阳光的脸庞,细腻动人。
其实关于这部影片,很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毕竟谁都有童年,谁都有老师。
“如果我也能遇到马修这样的老师,我的人生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类似这样的评价很多。
可想而知,一个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坏孩子,真正的问题在于引导的方式!好的环境、好的老师、好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至于问题少年,可怕的不是问题,而是“遗弃”。
这群非专业的团队拍出来的电影感动了世界,这是他们给孩子最大的礼物,也是对教育最大的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