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当作做夜壶的文物,被发现刻有13个字,身价倍增成为国宝
随着物质的丰富,国人对于文物的重视和喜爱程度也与日俱增。那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但是古代文化的传承,而且还是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基本上,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值得我们珍惜。对文物的评级,不过是根据它的珍稀程度和历史价值的一种认可,并不应该看得太重。
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民众,当然是对等级越高的文物更为看重。有些文物的价值被低估,直到新发现后,才大红大紫。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件青釉虎子就是如此。
所谓虎子,其实就是夜壶,它是在江苏省南京市赵土岗的古墓中被发现的。那是在1955年,当地的古墓遭到疯狂的盗掘,公安机关发现线索后,一方面对盗墓贼进行了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则请文物部门展开紧张的抢救性发掘。
可惜的是,这些古墓并不是当时的大墓,出土文物并不丰富。而且这件青釉虎子,更是没有被专家看上眼,被放在第三类的文物箱。这类文物箱,是专门陈放并不重要的文物。
这也怪不得专家,不光在现代,就是古代来说,虎子的名字霸气,实际上作为夜壶,做工自然不能与祭祀品或者食具相提并论。考古研究的精力有限,当然只能从最重要的文物开始,相对次要的文物,便放在后面来清理研究。
但是,令专家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件虎子却非常特别。因为在它的上面,居然还刻着13个字:
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
为什么奇怪呢?其它文物上面刻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虎子上刻字,这还是头一回发现。“赤乌”是三国时东吴皇帝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师袁宜”是当时的制瓷名家,与范休可、项霸等人齐名。
这就非常让人困惑了。首先,当时的资瓷名匠地位可不低,他们的手艺很值钱,也很受人尊敬。一般来说,像师袁宜这样的名家,是不屑也不会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夜壶之上的。这种自降身价的事情,会成为业界的笑柄。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刚才所说,年号“赤乌”是不能随随便便使用的。做在别的器皿上可以,但刻在尿壶之上,这明显是对于皇权的大不敬,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因此,这13个字,改变了青釉虎子的历史地位,专家们顿时对它兴趣倍增。与别的虎子粗制滥造的形制不同,这件青釉虎子做工确实细致,它的全身是淡青釉色,造型如同一个丰腴的老虎,憨态可掬。虎头向上是在仰天长啸,又像是等待喝水。虎子的把手之上,还刻有细细的花纹,更好地防止滑手。那神秘的文字,就是刻在把手之上。
如果不是这一行字,即便它再漂亮,也不过是一个虎子,可能会深锁库房之中,得不到认可。然而,它现在却被认为是最早出现在古瓷中的纪年铭文。对于研究古代的器皿变化和越窑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专家们认为,它很可能并不是一只虎子,还有别的用途。但在没有其它佐证材料之前,也只能继续称其为青釉虎子。
这件文物,一开始没有大放异彩,最终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为意义重大,材质特殊,它又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文物。只是它的秘密,还需要等待后人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