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浅显易懂寓意又深,让此大臣逃过一劫,保全了名节
早几日,小珏讲过了朱庆馀为了投张籍所好,特地写了一首《闺意》,又名《近试上张水部》。结果,该诗大受好评,并且被张籍推崇,最终也得偿所愿地考上了进士。但很多读者将张籍和张继弄混了,张继的《枫桥夜泊》确实有名,在唐诗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论张继本人在文坛的地位来说,是不如张籍的。
首先张籍的老师就太有名了,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愈当考官时,推荐张籍,使之成为自己的大弟子。那朱庆馀为何能够以别出心裁的《闺意》一举命中呢?这是因为张籍本身就喜欢写此种题材的诗歌,比如《节妇吟》。这首诗,不仅是唐诗中的名篇,而且还让张籍保全了性命,保全了名节。
那是在中唐时,藩镇割据,抗拒中央。当时的藩镇都会向各位文人抛出橄榄枝,延请他们为幕僚。要知道,在唐朝文人的地位并不高,并非所有文人都享受富足的生活。因此,很多没有骨气的人,就抛开中央朝廷,去藩镇割据。他们的做法实际上也加剧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危害,助长了各节度使的嚣张气焰。
韩愈就曾经猛烈批评过这种行为,并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对朋友的怀才不遇很是同情,又并不赞同他投靠别的藩镇,隐隐就有规劝之意。作为韩愈的大弟子,张籍自然是维护朝廷权威,维护祖国统一的。但是,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却盯上了他。
李师道是个狠角色,他和父兄二代三人经营河北很久,实力雄厚,关系盘根错节。更要紧的是,李师道心狠手辣,当时朝廷要征讨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他表面上支持朝廷用兵,实际上却暗中帮助吴元济。为了震慑朝廷,他竟然派人将主张对藩镇予以强硬手段的宰相武元衡给暗杀了。
这样一个什么都做得出的武夫,偏偏还挂着宰相头衔,是如假包换的位高权重。他向张籍发出邀请,用意十分明显。张籍确实也没有足够力量予以针锋相对的反驳,但他以足够的智慧写下了这首《节妇吟》,又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是将李师道称为“君”,在诗中觊觎他人妻子。他明知道别人已经是有夫之妇,却还赠送明珠。然而此妇女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追求,守住了自己的名节。这首诗的寓意也不难,那就是将节妇比作张籍自己,他不愿意背弃朝廷,因此婉转拒绝了李师道的美意。
也许有人会认为张籍过于圆滑,两边都不得罪。要知道,李师道是连当朝宰相都敢刺杀的人,张籍生了几个脑袋,敢与李师道公然翻脸?就因为他的婉转和这首诗所展现非一般的才气,让李师道最终放过了他。
看看这首诗,是不是和朱庆馀的《闺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很多人认为,朱庆馀就是张籍的学生、传承者,将张籍的文风传扬于世。(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
《节妇吟》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后来李师道果然造反,但唐宪宗仍然以铁腕迎战,调集各地节度使镇压。在大军压境之时,李师道内部最终崩溃,他本人被部将所杀,全部土地回归了唐朝中央朝廷的怀抱。试想如果张籍贪图富贵跟了李师道,不但会被视为乱臣贼子诛杀,而且还会失去一生的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