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在三国时代,绝不能邀请此二人喝酒,他们会让你颜面扫地

在现在社会,应酬交际喝酒,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然而在古代,“宴无好宴”,一定要当心。比如最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羽如果心念一动,就没有了汉朝,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不知道以何种方式建功立业。这是在敌人之间的宴会不能随便参加,那么朋友之间会好一些吗?

非也,那要看是什么朋友。如果生活在三国时代,就千万别邀请那个叫做蔡邕的书法家喝酒。

首先这小子疑心相当重,他在闲居吴地时,有个邻居仰慕他的才华,要请他喝酒。主人客客气气备下酒菜,他也高高兴兴赴会,然而快到门口的时候,他听到主人家中传来琴声,扭头就走。蔡邕边走还边说:幸亏跑得快,这邻居来者不善,要杀我啊!

邻居的一桌酒菜都凉了,也没见蔡邕来,很是奇怪。于是,主人亲自去找蔡邕问明原委。蔡邕倒也耿直,说琴声中暗藏杀机。琴不是主人所弹奏的,而是另外一个客人所为。那人回想了一下说:我当时正好看到螳螂捕蝉,难道是心中的杀机流露到音乐之中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客人故意让蔡邕有台阶下,才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蔡邕也不想想,当时他就是一介布衣,无兵无权也无钱,连自己的琴都是用烧焦的木头所做的,别人杀你图什么?

这件事好歹还圆场了,然而后来的事就没法善了了。当蔡邕被陷害流落到五原安阳县时,虽然有刺客要杀他,总算平安无事度过了九个月时间。他遇到大赦回京时,五原太守王智为他设宴送行。在酒酣之际,王智起舞,随后又邀请蔡邕共舞。

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礼节,主人为了表达对客人的敬意,先行跳舞,随后邀请客人一同跳舞,表示双方的关系和睦。按理来说,蔡邕在人家地盘呆了九个月,毫发无损,也参加了人家为你举办的践行宴会,就应该好好相处吧。然而,蔡邕显然不是好打交道的人,他直接拒绝跳舞相报,惹得双方都不欢而散,拂袖而去。王智在朝中很有势力,他哥哥王甫担任中常侍,于是蔡邕没能回到京师也没能留在五原,而是被发配到更远的地方。

除了蔡邕之外,如果生在汉末,看起来老实敦厚的陶谦也不要邀请。他担任舒县县令时,郡守张磐是他的上司,很赏识他并想拉拢为亲信。如果不认可上司,大可谢绝,陶谦却几次讥讽张磐。又是在宴会上,张磐邀请陶谦共舞,陶谦倒是跳了,然而在有个转身的动作却不做。

张磐很疑惑,也很关心他是不是身体不适,陶谦却傲慢地抖着小聪明:“不可转,转则胜人。”在古代,升官也是“转”,陶谦话里有话地表示:最好别让我升官,否则不会屈居你之下了。张磐也不傻,马上听出了此中之意,当场动怒,宴会同样是不欢而散。陶谦也没捞到好处,不得不辞官逃走。

陶谦后来又被皇甫嵩征召讨伐黄巾军,相处还算愉快,但皇甫嵩被朝中小人诬陷下狱,改派司空张温继续征讨。张温也很看重陶谦,让他担任参军,待遇很优厚。然而,陶谦看不惯张温为人,素来心中并不服气。不服气归不服气,陶谦的做法也有些过头。

当大军得胜回朝之前,张温举办了百官宴,让陶谦行酒。也不知道陶谦是不是喝过头了,还是真的有那么大怨气,他当场翻脸羞辱张温。张温大怒,让陶谦不要回京,直接去镇守边关,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在众人的劝说下,张温还是将准备行李的陶谦又叫了回来。别的官员打圆场,再去劝陶谦低头认错。陶谦当时也答应了,但看到张温后,却又非常嚣张地说,我是向朝廷道歉,又不是向你。(谦自谢朝廷,岂为公邪?)

要说张温还真是一个大度的人,只是苦笑说了一句:你的痴疯病症还没好吗?(恭祖痴病尚未除邪)更为难得的是,此后张温对陶谦并不计较,反而更为厚待。

所以生于三国时代,实在不能随便邀请别人喝酒,即使是著名的厚道人蔡邕、陶谦,也有如此不礼貌的事情,让主人颜面尽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