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宇谈家庭教育的六个精神软件之一:自尊心
在一些家长的心中,养育孩子就是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孩子身体发育良好;教育孩子就是教会孩子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语文外语等社会科学知识。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仿佛孩子只要学习好了,就一定能成才。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观念上普遍存在的灾难性误区。假如我们把孩子比作一棵树的话,树冠是孩子的智力,树干是孩子的身体,而树根是孩子的心灵,是孩子的生命之根。树冠代表着孩子头脑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学会的技能,它是孩子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基础上才能完成的任务。树干代表着孩子的身体,它的发育成长所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只要我们家长按正常的生活方式供给孩子物质营养,孩子就会发育良好。树根代表着孩子心灵的发育成长,就一棵树而言,树根决定着树干和树冠,如果树根出了问题,那么树干也无法长成参天大树,而树冠更无法枝繁叶茂。因此,我们家长必须把我们的目光盯在孩子心灵的培养上———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家长要在孩子身上完成的任务是塑造孩子的六大生命之根,也就是六个核心精神软件。
第一个精神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会尊重别人。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当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只有建立起自尊心,才能逐渐建立起自立精神。任何一个孩子的自尊心都是从小培植起来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以下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要义:
1.尊重孩子。一方面尊重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基本准则,家长首先要改变同孩子说话的口气,其次要改变同孩子谈话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教他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来尊重,即自尊。只有尊重、承认、喜欢自己,孩子才会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价值感。不尊重孩子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大敌。每个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灵也会非常敏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将导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无情地扼杀。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遵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的古训。认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开场合,可以直接教育、训斥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记性,才能印象深刻从而改掉毛病。这些错误做法导致的结果和家长希望的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在人群中表现得行为粗鲁、粗暴无礼、轻率、目无尊长。请检索你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类似行为:对自己的孩子生气时,尖声叫嚷,咒骂。高声训斥年幼的孩子:“闭嘴!让你说话了吗?”“再不听话把你扔在这儿,看谁来管你!”用言语威吓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不听话就再也不要回家来!”“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女儿)!”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破口大骂:“如果你不老实呆着,我就扒了你的皮!”甚至有些家长采取让孩子当众跪着,公开羞辱孩子以期使孩子变好。试想,有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够忍受另一个成年人近乎凌辱的对待?而孩子的弱小决定他们除了服从以外别无选择。而成年人却不断以爱的名义在固执地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强行约束孩子、伤害孩子。全然不顾成年人的规则和孩子世界的规则是不同的,不顾孩子的行为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我们亲手培植了孩子的无礼和傲慢,然后再向全世界埋怨:“这个孩子他怎么能这样……”在不被尊重的孩子的感觉里,自己未被尊重是因为自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所以很多看起来张狂自负的孩子,内心却并非看起来那么对自己满意,他的行为表现只是在以对自己的感觉来对待别人。所以,家长要时刻铭记: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体。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请你像尊重自己,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你的孩子。
2.信任孩子。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就必须要信任孩子。当一个人被信任的时候,他道德败坏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存在。家长首先信任孩子的人格,信任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人、有责任心的人、能够自立的人。假如家长能把你的那种信任不断地传送给孩子,孩子想要做出与家长希望相反的行为就太难了。所以信任是对待孩子的第一态度,要相信孩子的话。家长不信任的态度将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怀疑的种子。我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他和妻子带五岁的女儿到他的公司里,员工都已经下班了,他和妻子在他的办公室里谈公事,孩子自己在外面玩。等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他和妻子发现外面一张办公桌上的电脑主机摔在地板上。朋友当时就意识到是孩子弄的。他和妻子用眼神沟通了一下,然后他们什么也没说,装作没有发现一样带孩子回家,回到家里,仍然不提这件事情。这天晚上,孩子显得闷闷不乐。第二天早上,孩子主动对妈妈承认自己的行为,并为昨晚没有告诉妈妈而表示歉意。试想,如果我的朋友为损失电脑和孩子没有当即认错而恼火发怒质问孩子,那么他将付出的代价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当我们被人质疑时,前提是我们已经被怀疑了,已经不被信任了。我们太多的家长在平时的态度中已经流露出这样的不信任。作为成年人,当你不被信任时做何感想?对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3.与孩子平等对话、沟通。培养孩子自尊心就要求家长与孩子平等对话,和孩子沟通。孩子的生命里最大的痛苦是没有得到和大人平等的对待,却在能力上被要求和大人一样做对事情。这实在是荒谬!孩子的能力需要慢慢培养,而孩子与生俱来就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有对话就有平等”,如果成年人不能放低位置和孩子进行沟通,就根本无从知晓孩子的心中想什么。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为什么孩子对待微小的事物那么感兴趣?一位年轻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去逛街,街上车水马龙,人流拥挤,很是热闹,妈妈拉着孩子的小手,兴冲冲地往前走,嘴里时不时还和孩子说:“宝宝,你看多热闹!”突然想到孩子有半天没有说话了,低头一看,孩子已经哭花了小脸,“怎么哭了,逛街不好吗?街上多有意思呀!”妈妈边说边蹲下帮孩子擦脸,在蹲下身来的一刹那,她蓦然呆住了——她视线可及的全部竟是满街扭动的屁股!孩子眼中的世界和你眼中的世界是天壤之别。当成年人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沟通,这将是这个孩子一生的幸事!
4.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向。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一个优秀的孩子培养的话,孩子就自然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这是你的态度所决定的。人和人之间生下来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是态度起了决定作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父母的态度使他有自我观念。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某大学的一个数学系学生,在上课时睡着了,醒来发现已经下课了,教授和同学全都走了。他睡了差不多整堂课,所以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看到黑板上有两道题,马上意识到是下周作业,抄下来就走。下周上课时,他对教授说:“您留的作业,我只做出一道。”教授惊讶不已。因为一直以来这两个微分方程被认为是无解的。一旦解出来就推倒了一个定律。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脑海中对这两道方程的观念是“一定有解的”。这个信念导致他无意中推倒了一个数学定律!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这个故事给我们太大的启发。当你认为孩子是一个有潜能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聪明的人,你的态度在孩子心中进行了一个确认。孩子的观念就毫无疑问地认为自己是有潜能、有责任心、聪明的孩子。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是能够做好事情的。这样,他的潜能就被激活了。
5.保全孩子的面子。如果生命初期就没有面子,孩子的自尊心根本无从树立。我们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没有面子,实际上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有面子了。所以我们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伤了孩子的面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面子是一个人自尊心外化的表现。太爱面子是虚荣心作怪,是在掩盖自卑感。我的研究结论是,要面子的深层原因有三层,最外层是虚荣,深一层是自卑,最深层是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根本不需要虚荣。之所以表现得虚荣,是因为他还按人类社会的高尚标准来要求自己,当自己达不到标准时,就用伪装的方式来实现。而自卑是用这个规范跟别人比较而自己达不到,产生自己不如人的劣等感。孩子在生命早期还没有能力区分清楚这三层意思的区别,他所表现出来的是爱面子,希望在别人面前干干净净。
6.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做主。让孩子自己做主,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责任感的基本方法。对孩子来说,做什么,学什么是他自己的选择,有自主是孩子做事情有兴趣的前提。在这方面,父母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于饮食起居等生活事务,孩子力所能及的,尽量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做;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当孩子懂得花钱时,让他独立支配零用钱购买他的用品;没有危险的情况,可以让孩子自己去上学。另外,对于孩子该学习什么课外知识,接受什么课外训练,家长应该尽量提供咨询意见,而让孩子自己决定该学什么,使孩子从小就产生这样的观念:是他们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从而建立起做人的尊严感。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必须让孩子清楚怎样生活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约束你是因为你能力太弱,所以来保护你不受伤害。一个孩子到八岁就开始知道家里大抵的财产状况,但他没有看到家里开销多大。他只知道父母一个月挣好多钱,他要的钱相比较是很小的数。只有把他当做成年人来对待,让他自己做主,孩子才会明白要获得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7.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人的基本教养。当一个人不尊重别人时,他自己也无自尊可言。卢梭说:“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所决定的。”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以亲身示范的方式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首先,在家庭中,要建立起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亲和、相互尊重的氛围。其次,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再次,教育孩子尊重所遇到的每个人。当一个孩子逐渐学会了尊重别人时,他自己也就建立起自尊。培养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其实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的萌醒是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点。很多家长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放任孩子傲慢无礼可以培养孩子的野心,增强其支配别人的愿望,所以他故意放纵孩子。这样的愚蠢做法将会真的毁了孩子的一生!未来社会将是个平等的社会,如果你不按规则做事,成年人的世界里没人会买你的账。一个人学会平等待人,将是他终生的幸事。当孩子不尊重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地给孩子讲解,通过家长示范,让孩子知道去尊重别人。
8.表达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爱孩子就要不断地表达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明白:无论任何情况,父母都决不会减少一分对他的爱!当孩子感受到我们总和他站在一起时,他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才有得以生长的环境。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家长有条件地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有太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而是把对孩子的爱跟孩子的行为连在一起。在生活中,这是太常见的场景:“你这学期当上三好学生,我就给你买衣服!”“考了前五名,我就带你去旅游。”“好好写作业,我就买好吃的给你!”“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你就不用回来了!”家长做出爱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使孩子从小认识到“爱是可计算的,可以交换的”。所以他不会无条件地付出真爱。因为他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成年以后他无法和别人建立稳定的情爱关系,这就决定了他婚姻的不幸。所以,请执握爱的权杖的家长大人们,不要滥施你们的权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对别人无条件地付出爱,将是孩子一生的悲剧。
9.确认孩子的优点。在孩子幼小的心中,他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所有的能力都只是潜在的。我们的家长长了批评孩子的眼睛,专门盯孩子的缺点。其实,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不断确认的过程。孩子的成长无处不渗透你的观点。很多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说教:“就知道玩,有什么用!不务正业,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这样的教化作用约等于零!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一个错误判断上,即认为“孩子由于贪恋这些东西才不能好好学习”,其实孩子贪玩只是表象。其根本原因是:学习功课使他感受到的是痛苦。痛苦产生的深层原因是有二:一是早期教育,包括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让他体会到学习本身能给他快乐;原因之二,是在家长强迫下被动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学习感觉痛苦。一位为儿子迷恋足球而苦恼的朋友向我求助。他告诉我,16岁的儿子沉迷于足球,热衷于看球,写足球评论,而对学校的各门功课毫无兴趣。我的这位朋友绞尽脑汁,软硬兼施,可是这些方法除了使父子关系紧张外毫无作用。我帮他设计了确认肯定孩子行为、鼓励孩子的教育方案。以下是他依计而行的过程:那天,他回家以后,找到孩子已经发表的足球评论,非常认真地读了孩子写的这篇文章,然后当着全家人的面大加赞赏:“儿子,你竟然在16岁能够有这样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老爸没有想到!更没想到,你写作上有这样的天分!”他发现儿子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在这之后的很多场合,我的朋友当着孩子对亲戚朋友确认孩子的写作水平:“我儿子的足球评论文章写得真的很不错……”当众表扬他,然后很自然地把孩子揽在怀里,拍一拍孩子的头,让孩子感受父亲的真诚。在几个星期后,父子关系迅速融合,朋友再对孩子说:“儿子,你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文章写得也很有思想,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写其他的东西,然后拿给我看看……”然后发生的事情是孩子开始自己去搜寻资料,查典籍,完成想写的东西。一直等到这个孩子借由写作能力,自尊心逐渐被确立起来,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建立了自信,逐渐确立起责任心时,他的父亲对他说:“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如果你不想一生平庸地度过,就应该明白课业对你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我相信凭你的能力只要一年就能把落下的功课补上,爸爸希望你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最后,正如我们想像的,这个孩子在父亲的确认和鼓励下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并且飞速进步,成长成一个自信、优秀的孩子。孩子通常在简单的事情里获得了自尊、自信和责任,然后转移到他需要的方向上去。你必须抓住他生命中的亮点,把这个亮点放大,借由这个亮点培植出自尊心、责任心。对一个有自尊心的人,绝不会甘心在团队中当配角,落于人后。所以,确认孩子的优点是家长培养孩子自尊心的规定动作。
10.表扬孩子的成绩。这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天条。表扬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向你希望的方向,如果你将孩子推向和你希望相反的方向,那么你在亲手毁孩子的前程。给孩子正推力,就要通过他做的事,把好的事情重复放大反复放大,通过不断确认,最后表扬他做好的事情。
来源;方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