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7岁的黄庭坚连写两首诗,天赋异常,难怪诗名超过苏轼
说起能写诗的神童,我们往往会想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其实,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过许多才华早现的神童,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顺利成才。比如写下《咏鹅》的骆宾王,又比如说七岁作《咏华山》的寇准。杜甫在长诗《壮游》中也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考虑到他的历史地位,没有人会怀疑杜甫吹牛。但是,一口气留下两首神童诗的,还只有黄庭坚。
黄庭坚的名气远远小于比他年长的苏轼,而且因为得到过苏轼的赏识和提携,他被列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如果论其它文学体裁,特别是词作方面,黄庭坚比不上苏轼,但如果论诗名,他绝对可以超过苏轼。
这是因为,苏轼的诗歌放笔纵横、变化莫测,无迹可寻,后人很难模仿,从众甚少,也就没有开创流派。黄庭坚的诗歌学的是杜甫,结构严谨,说理细密,是有迹可循的,所以他被认为是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一,而江西诗派对南宋诗风影响很大,也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说起来,人比人气死人,黄庭坚的成就,固然有勤学苦练的因素,但天赋也是让我们后人望尘莫及的。在他七岁那年,就写下了这首《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让人拍案叫绝,前两句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绘制了一幅牧童骑牛悠然吹笛的场景。只用片语只字描写山村风光,便已经雕琢出不问世事的桃源之地。正当我们沉浸在这样宁静安详的氛围中,后两句却以发人惊醒而又意味深长的口气告诉我们,长安城里那些争名夺利的政客们,机关算尽,到头来还不如这位小牧童的生活悠闲自在。
七岁的孩子,不仅要有高超的文学修养,还要有多少人生感悟,才能写出如此充满智慧的诗歌。相比《咏鹅》和《咏华山》,这首诗的知名度小得多,但在水平上却远远甩掉了它们。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偶然的灵感迸发,甚至有人会不怀好意地当作捉刀代笔的成果。然而,黄庭坚在几乎同时,还写过这首《送人赴举》:
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相比前一首,这首诗的艺术性更强,它的首句便是典故。“祖鞭”出自《世说新语》,它说的是晋朝时的刘琨素有大志,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但他看到祖逖很有才华而且得到了重用,便写书告诉朋友,担心祖逖将会持鞭纵横天下,抢在自己前面立功。
在这里,黄庭坚一扫七岁时的无为思想,变得豪迈无比。他在送人考试的时候,希望友人顺利中举,为国效劳。他又以刘琨、祖逖的故事激励彼此,表明自己一定会迎头赶上。同时,在这首诗的后两句中,黄庭坚不无自负地表示,自己也是天上的谪仙人,如今已经下凡八年了。
唐朝出了个谪仙人李白后,几乎没有谁敢这么说自己。黄庭坚却初生牛犊不怕虎,豪言壮志,跃然纸上。当然,从他后来的成就看,他狂得有理由。另外顺便说一句,黄庭坚的诗中说是八年,其实是按照古人虚岁的计法,实际年龄是七岁。这也不过就是我们刚刚入小学的年龄,他却写下了千古不朽之作,实在令人咋舌。
这就是天赋,所以在文学创作中,诗人往往成名最早,它更需要灵感和才华的支撑,其余如小说家都需要日积月累的人生经历。对于这一点来说,实在是羡慕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