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半步之道:方向大致正确,路径需要探索,把握节奏(尺度)很关键

管理咨询、培训及其他合作请联系 010-62557029,13611264887(微信)

把握“领先半步”的节奏(尺度)

“领先一步成先烈,领先半步创奇迹”。“领先半步”表示一种营销理念、主张及策略。领先“半步”当然是一种比喻了,我认为,用“若即若离”、“恰到好处”表达更清楚和准确一些。

怎么达到“领先半步”?怎么把控领先的节奏?

“领先”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进行衡量,换句话说,领先有时间和空间两层意义。

一、“领先”的空间定义:若即若离

从空间上去理解“领先”,就是指一个产品或者品牌,在回应消费者需求的时候,在进行价值定位的时候,要对消费者的需求有所超越。

(一)领先半步的空间定义:若即若离

什么叫领先“半步”?

“半步”当然是一种比喻了,我认为,用“若即若离”一词表达更清楚和准确一些。所谓领先“半步”,就是不要超越消费者的需求边界,对消费者需求的超越、引领,必须有一定的需求前提和基础,这意味着“即”。离开了这样一种前提,就不是领先“半步”的问题了,就超越了消费者可感知、可接受、可认同的限度。也就是说,在超越(“离”)消费者需求的时候,不能走得过远。

1.把握变化拐点

从时间角度讲,所谓“领先”是指在需求爆发性变化的拐点之前,投入一定资源提前做好准备。

2.需求的生命周期

需求是有生命周期的,对于任何一种产品和价值的需求都有一个动态的成长和变化过程。通常我们讲产品和产业有生命周期,实际上它们均来源于顾客的生命周期。需求为什么会有生命周期,是因为出现了价值替代或新生。马车替代木车,汽车替代马车,新的产品比以往产品功能更好、速度更快,我们称之为价值替代。此外有些新的需求不是替代性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从无到有的。比如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会产生很多新的健康问题,可能在多少年以前它们根本就不存在。

新的需求都有一个导入期,也称为潜伏期。在导入期,社会需求总量是非常少的:或者是极少部分人有这种需求,或者是需求倾向不强烈。经过一段时间孕育之后,会在某个时点上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个点我们称之为需求变化的拐点,在拐点之后需求会急剧、加速放大。这个质的变化是通过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表现为需求从少数人向多数人延伸、从少量消费向大量消费延伸,从弱强度的消费向高强度消费延伸。这种变化沉淀下来就变成了一种需求趋势曲线,从拐点开始呈现出一种非常陡的态势。将来需求会演变进入成熟期乃至于衰退期。这就是生命周期曲线的演变过程。

(二)超越顾客需求的三种方式

众所周知,以需求为导向是营销的基本原理,但是作为产品价值或者品牌提供者的厂商,在满足顾客需求时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很多时候需要主动地、积极地引导、牵引顾客。

有三种超越顾客需求的方式或途径。

1.从隐性到显性

在一定信息环境下,有时候顾客的某种需求或者某种需求结构已经形成和积淀,但并不自知。

也就是说,顾客对某种新的事物、某种新的价值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往往是埋在心底的,不经过一定的触发、牵引甚至于刺激,这种需求可能就是无声无息的,就如同水面下边的潜流。

这种心理现象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我们去购买某种商品,很可能一开始不太清楚需要什么样的概念、什么样的风格等,当身临其境的时候,需求一下子就被触动和激发起来了,一旦外部具备了某种契机,水面下的潜流就会喷涌而出。

所以在回应消费者的需求时,可以把这种隐性愿望用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也意味着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位置”(心理意义上的)有所“领先”。

2.从模糊到清晰

有时候顾客对自己的一些愿望和想法,有一些认知,有一些想法,有一些概念,有一些沉淀,也有一些感性和情感方面的基础,但不是很清晰,是模模糊糊的。如果有清晰的、生动的、鲜活的、顾客能认知的产品形态和价值形态将这种(客户的)愿望、价值追求或审美倾向表现出来,就是一种超越。

比如说深圳有一个房地产的项目,冠名为“波托菲诺”(源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名),这个楼盘在深圳市场推出之后,就受到很多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中产阶级的青睐,因为深圳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开放,这些消费者接受了一些西方风格,波托菲诺这个楼盘契合了这部分消费者的价值观。

3.从抽象到具体

这是第三种超越顾客需求的方式。

小资料:

营销学者发现,需求是一种心理结构。最基本的层面,称之为本能,是与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相关的要求,比如衣食住行;第二个层面称之为欲望,欲望就有对象物了,即对特定的对象物产生的一种愿望,比如喝水是一种基本的要求,但是选择矿泉水、茶还是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就代表一种对象化的欲望;需求的第三个层面通常称为有效需求,指受收入限制的愿望。

借助这种需求的心理结构,我们发现需求往往表现为一些需求“公理”——

  • 有些需求“公理”是属于功能性的,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添衣,热了要祛暑,这都是实用性的,或者说功能性的。有些需求“公理”是情感性的或者价值观性的;

  • 有些需求“公理”是心理性的;

  • 而有些需求“公理”则属于社会心理的范畴: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中,会形成一些社会或文化心理的积淀,比如中国人比较讲究面子,尤其在农村。

需求公理表现为很多方面,对消费者来说往往都是抽象性的。对于这种公理需求,厂家或者品牌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满足。比如说人到中年要怀旧,这属于情感性、心理性的需求公理,开一个怀旧型茶馆、整合一盘经典老歌都可以满足这种怀旧的需求,具体的途径、方式、形态、种类可以多种多样,其中蕴涵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二、领先半步的时间定义:恰到好处

不要过于超前,又不要落后,这其实是一个“度”的概念。如果能够把握这个度,也就实现了领先“半步”。

1. 把握好领先的时点

理想境界是,企业在需求导入期向成长期转变之前进入行业和市场。为什么要领先这个时点呢?道理很简单,产品或品牌有“先入为主”的规律。

消费者接受一个新生事物、一种新产品、一种新价值时,通常比较容易接受领先者,谁是这个行业的引领风骚者,谁最容易进入消费者的心智空间。模仿者、追随者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相对边缘和居下,这不利于品牌价值与绩效的提升。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在市场需求爆发前进入,可以积累很多经验,打下人才、网络、品牌、产品等多方面的基础,一旦需求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企业就可以享有最大的利益。

从时间维度,我们用“恰到好处”来形容“半步”的含义。过早进入,企业付出的市场教育成本和沉淀成本太多,进入太晚,则很难享有市场爆发性增长所带来的收益。不要过于超前,又不要落后,这其实是一个“度”的概念。如果能够把握这个度,也就实现了领先“半步”。

这几年,领先“半步”获得巨大成功的案例还是不少的,比如说王老吉饮料。过去的凉茶,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以广东为主要市场,不是一个主流饮料。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加大,再加上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辣味成为一种普遍口味等因素,去火清凉的需求被迅速引爆。王老吉在市场变化中掌握好了机会,在饮料行业异军突起。

2.把握质变的拐点

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这个“度”,如何把握质变的拐点,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分析的工具和方法。

1)因素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趋势分析法,是指根据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来判断需求的拐点何时到来。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虽然市场是动态和不确定的,但除非环境发生突发性巨变,大多数产品的需求变化及其拐点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预测的。比如汽车行业,根据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人口结构、道路建设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就可以清晰地推演出需求在什么时候开始陡然上升。

2)对比分析法:这是一种借鉴法。参照其他市场曾经发生过的历史经验和现状,可以判断出本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及拐点。中国和日本、日本和美国、非洲和亚洲、虽然处于同一个时空,但很多需求是处于不同时间阶段的。比如说前几年,中国企业要不要上茶饮料,当时是很有争议的,反对的人认为中国人喜欢泡茶,但也有些企业坚持认为茶饮料在中国市场会有广阔的空间,他们是从日本、中国台湾的消费演变规律得出这一观点的。在这些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茶饮料的消费比例就急剧上升。再比如,时下日本很流行具有绿色健康概念的果蔬饮料,我们根据目前本土市场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参照日本市场发展规律,不难判断出果蔬饮料这种饮料品类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成为一种消费主流品类。事实上,在中国市场的一些中心城市,果蔬汁已经开始在白领女性中流行。

3.应对需求拐点的动态变化

虽然有上面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与拐点,但在实践中,还是很难准确地把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的拐点往往是动态的。源于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各种因素的变化,需求可能在人们所认知的拐点之前引爆,也可能滞后,千呼万唤不出来。

在平板电视的发展上,国内部分彩电企业在判断上有失误。他们一直认为CRT电视还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需求还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但事实上,平板电视需求的拐点来得非常快,超出了我们某些国内彩电厂家的预料。原因何在?一方面我们这几年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很快,另一方面日本、韩国的家电制造商开始将中国大陆市场作为战略性市场,把中国家电企业认为是高端产品的平板电视迅速低价化,使得平板电视快速普及;此外,家电连锁大卖场出于引领消费、获取利润的考虑,也在对平板电视推波助澜。

需求拐点的动态特性,给我们企业的营销战略带来了难题。该怎么解决,下面从具体操作角度来给出几条建议。

第一,要有多代次的技术储备。拥有了多代次技术储备之后,就能够做到进退有据:如果需求拐点迟迟没有到来,可以耐心等待;如果需求拐点提前到来,可以迅速切入市场分享市场快速成长的盛宴。

第二,同需求拐点保持动态的距离,随着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节奏。在拐点快要来之际,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拐点迟迟没有到来,那么可以作一些市场引导、教育的工作,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准备好了之后,一旦市场征兆出现了,就以最快的速度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第三,培养企业家式的战略思考能力。企业家的战略思考能力,是长期的经验积累再加上一些执着和智慧练就的,当然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着直觉乃至天才因素。通过战略思考能力的提升,准确判断“起于青萍之末”的市场异动,从而把握好进入、发力的时机。

  • 注:本文为施炜老师早期发表在《洞察——华夏基石管理评论》上的一篇文章,本公众号做了适当编辑,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欢迎加入华夏基石高端读友交流群,入群请加微信13611264887,备注姓名公司职务,审核成功后邀请入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