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配套练习(3)
7、《逍遥游》(北冥有鱼——之二虫又何知) 选自《庄子 逍遥游》 【次】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奋起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 抢榆枋而止 抢:抢夺
D适莽苍者 适:到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南冥者,天池也 适百里者
B鹏之徙于南冥也 之二虫又何知
C置杯焉则胶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我决定起飞的时候,只要抢到榆枋的位置,就会停下来。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鲲鹏的形象以其大而逍遥,蜩与学鸠因其小而不逍遥。
B.齐谐中有鹏而无鲲,与第一段相比,相连而不显重复,显示庄子为文的变化多端。
C.第三段中议论紧扣前两段的叙述,读来言而有据,让人不得不叹服庄子的论辩能力。
D.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因其目标不同而准备有异,庄子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6、作者在文中举了大鹏、蜩与学鸠两类动物的理念和行为,这象征着社会上的两种人,你更赞同那种做法,请用历史人物做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
8、 鸿门宴 司马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季父也 季: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情,友情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到 D秦时与臣游 游:游玩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若属皆且为所虏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且为之奈何
3、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兄长一样对待他。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
D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5、翻译下列句子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6、刘邦赴鸿门宴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刘邦的性格特点。
9、《出师表》 诸葛亮 【次】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练习: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殂:死亡
B必能裨补阙漏 裨:补
C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损:损害
D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临:面对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可计日而待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
C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接受遗命以来,我每天夜里都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
D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石老师电话:18510502120
微信:18331963119
欢迎大家一起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