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学中医——伤寒论或者温病论,也许只在张仲景的一念之间

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为中医临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人尊为医圣。其中收录的方剂称为经方,现代有的学者称之为方根,类似于语言学当中的词根,是后世方剂的基础。

然而,《伤寒论》毕竟是论述伤寒的专著,其中虽然提到了温病,也只是为了与伤寒鉴别,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也没有给出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后世的医家们展开了旷日持久、跨越时空的大讨论。有的医家认为,六经统百病,伤寒经方可以通治百病,不仅仅局限于伤寒。有的医家认为,伤寒就是伤寒,温病应该另有一个治疗体系,不能混为一谈,于是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形成温病学。

这种学术大讨论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然而,如果《辅行诀》早一点重出江湖,世上的温病学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伤寒论》与《汤液经法》的联系

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山中修道,摘录《汤液经法》中部分经方撰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其中的方法疗病祛疾,使脏气平和,以辅助修炼。此卷轴后来被封存在敦煌藏经洞,直至清末才重新面世。河北张氏医家以重金购买,秘传三代。文革期间原卷轴被毁,张家后人将手抄本献给国家。后经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考证确是陶弘景所作。

我们都知道,医圣张仲景写作《伤寒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有一个蓝本的,这个蓝本就是《汤液经法》。《汤液经法》早已失传,但如今我们可以从《辅行诀》当中看到一小部分《汤液经法》的原貌。

《辅行诀》中有这样一段话: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由此可见,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是治疗外感天行的方剂,是伤寒论源头的主要部分。而且,这里没有说外感伤寒,而是说外感天行,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把事情还原一下:当年,因家族中人多数死于伤寒,张仲景发奋读书,读到《汤液经法》深受启发,灵活运用天行诸方,结合六经辨证和临证经验创作出《伤寒论》。既然是论伤寒,伤寒的靶点是阳气,治疗自然以升阳宣发为主,所以选用小阳旦汤和小青龙汤为治疗伤寒的主方,于是产生了伤寒论当中的桂枝汤与麻黄汤,伤寒的一系列诊疗由此展开。

《伤寒论》和《辅行诀》的对比

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一下,如果当年张仲景重点不在伤寒,如果要治疗温病,需要怎样选择方向呢?温病的靶点是阴液,是不是就会选择与升阳宣发相对应的思路?是不是就会以扶阴和收重为主了呢?是不是就会选择小阴旦汤和小白虎汤作为治疗温病的主方,于是温病的一系列诊疗由此展开?

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而且可能性会很大。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蒲辅周老先生以白虎汤为基础方治疗乙型脑炎大流行,效果显著;本世纪初SARS大流行,以白虎汤与麻杏石甘汤为基础方治疗亦获奇效。这些应该不仅仅是个案的巧合,值得深入研究。

对比《辅行诀》和《伤寒论》就会发现,小阴旦汤就是伤寒论中的黄芩汤,大阴旦汤是伤寒论的小柴胡汤加白芍,小白虎汤就是伤寒论中的白虎汤,而大白虎汤是竹叶石膏汤。

如果当年医圣写的不是伤寒而是温病,那么,我们今天的群方之冠可能就是黄芩汤,由此加减组合可形成黄芩类方。如果是这样,如今温病学的经典《温热论》和《温病条辨》可能就要推倒重来了。

@大家健康#大家健康超能团##伤寒论##温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