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1953 年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真相
康海,1928年10月生,河北深州市人。作为志愿军203师作战科副科长,参加了奇袭“白虎团”作战组织指挥的全过程。归国后曾任军事科学院战术研究员、军副参谋长、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53年,正当朝鲜停战谈判将要达成协议之际,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却蓄意破坏战俘遣返协议,疯狂叫嚷要“单独干”“向北进”“一定要实现统一的目标”等等。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陷,促进停战谈判,争取对我方有利态势,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在金城以南地区发起夏季反击战役。
我68军203师正面之敌李承晚军首都师第1团,是李承晚的精锐部队之一,曾被授予“白虎团”称号,其团旗及各种车辆上都印有白虎图像。该团占领金城以西、上甘岭以东的突出部防线后,已构筑了坑道、盖沟、环形战壕和各种明暗火力发射点相结合的半永久性的坚固防御阵地。此外,还直接得到美军五个榴弹炮营和大量坦克、航空兵的支援。敌人吹嘘这是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
战前我们拟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我是203师作战科的副科长,参与了这次组织指挥的全过程。为了摸透敌情,以便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师、团不仅组织专业侦察人员深入敌人阵地进行特定侦察,还组织部队战斗组长以上人员现地侦察,营、连、排干部对各自进攻目标进行摸察,师、团干部也对主突方向的要点进行勘察。
在部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的第四天,我们以伏击手段成功地歼灭了“白虎团”的搜索队,捕获五名俘虏。经过讯问,进一步查明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和工事构筑情况。这样,就为我方定下全歼敌人的决心奠定了基础。
“白虎团”防御阵地正面达3.5公里。总的兵力对比,我方三倍于敌。但敌火力优于我方,而且敌阵地是绵亘的防御体系,没有暴露的翼侧。师首长认为,敌左翼阵地虽是弱点,但不是要害,突破后对敌整个防线威胁不大。右翼阵地是敌人的强点,也是它的致命要害,于是决定集中主要兵力火力于敌右翼进行突破,打开口子后,沿山谷直插敌之纵深,在向纵深发展中从东向西攻击其左翼阵地。
我军决定采取连续突破的战法,对在主要方向上进攻的部队事先明确攻打哪个高地,攻占高地后不再向纵深发展,只负责彻底歼灭所占高地的敌人;第二梯队不等第一梯队占领高地即对敌主阵地进行攻击。这样,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得不到喘息的机会,一鼓作气将其整个防御部署打乱。
由于“白虎团”防御阵地没有暴露翼侧,我军采取了穿插战术,在突破敌阵地的同时,由步兵第609团副团长赵仁虎指挥其第2营及由第607团侦察排组成精悍的化装袭击班,化装成李承晚军,在穿插营先头行进,进行穿插作战,直奔二青洞,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袭手段,首先消灭敌“白虎团”指挥所。
我们把穿插点选在第一梯队突破的前沿阵地直木洞南山顶部东侧。选择这个位置避开了敌人谷底密集的障碍物和炮火封锁区;利用了第一梯队的突破成果;利用我火力对敌主峰进行猛烈压制,敌人无暇顾及接合部,来不及用火力封锁415鞍部之时机,有效地保障了我穿插分队第2营和“化袭班”得以顺利突破敌415鞍部的防御阵地,迅速插入敌之纵深。行进在第2营先头的“化袭班”在穿插过程中,曾几次与相向行进的小股敌人遭遇。
为了完成消灭“白虎团”指挥所和纵深内敌炮兵的总任务,他们巧妙地让过敌人,以最快的速度插到敌团指挥所附近。这时,他们又突然遭遇敌机甲团的增援部队,如不给予在敌团指挥所沟口集结的这股增援部队以袭击,不仅会影响歼灭敌团指挥所,还会使敌人有从容的时间对付我穿插分队。在这种情况下,率领我“化袭班”的副排长杨育才同志当机立断,指挥全班给增援之敌以突然有力的打击,并乘敌人混乱之际,以神速的动作冲进敌团指挥所——二青洞。
此时,敌人正在开会,我“化袭班”一阵猛打,当场将“白虎团”团长和机甲团团长击毙,余敌大部被歼灭。我穿插营闻枪声后,立即插到敌增援部队两侧以及敌炮兵阵地中间,将敌援兵和炮兵全部消灭,随即建立阻击阵地,阻敌逃跑和反扑,为保障师主力全歼“白虎团”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第607团第一营的一个排,由于攻击迅速勇猛,与上级失去联系,但他们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向战斗最激烈的421.2高地前进,恰好冲到正向穿插第2营展开反冲击的敌人背后,战士们立即协同第2营歼灭了反冲击之敌,排除了敌人对421.2高地西侧的威胁,使607团1营和609团2营的阻击阵地形成一个整体,有力地保障了高地的固守和正面进攻部队对钻进坑道、盖沟内之残敌的肃清,从而取得了全歼“白虎团”战斗的胜利。
此战从7月13日21时开始,14日8时结束,全歼敌“白虎团”及敌机甲团两个营、美军第555炮兵营等,俘敌840余人,毙伤敌3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02门,坦克13辆,汽车137辆,轻武器1256支,攻占敌阵地27平方公里。此战其战法之奇,伤亡之小,战果之大,在中外战争史上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