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读诗017:《多年以前(外二首)》(艾蒿)
《多年以前》(外二首)
□艾蒿
为什么你家后院的
美人蕉
那么鲜艳
深夜
沿着一朵花的身体
向下抚摸
你的手指正好插进
一对眼眶
坚硬而
潮湿
《故乡》
他们不愿和别人
争夺土地
他们不善于反抗
在穷苦的年代
只为找到一个连土匪
都不愿去的地方
远离水源
然后在五十度的斜坡上
种植土豆和玉米
他们偶尔喊一声
群山相互寒暄
现在已有所不同
年轻的后代出去了以后
就再也不愿回来
两边的野草和灌木
淹没了山路
以至于
让另一些善良的人
再也无法去
看望他们
《麻醉》
曾经我躺在手术台上
为即将来临的
全身麻醉
感到不安
但接下来平静的接受
我知道我会醒来
我也见过贩毒的死刑犯
躺在准备好的床上
为即将来临的
全身麻醉
感到不安
但接下来他
也平静的接受
【南人评诗】
对艾蒿来说,那么瘦的身板,话说多了脖子都疼,沉默寡言反而更能保障健康。
一个人孤寂到极致,反而更懂得细细关照身旁司空见惯又每日相伴的寻常事物。
《多年以前》中的美人蕉何以能够“鲜艳”地生长?艾嵩用手指直戳真相:哪一处美丽的背后没有一双无数次期待而又无数次潮湿的眼睛?
《故乡》是否也有这样一双眼睛?故乡的期待与眼眶的潮湿又因哪一朵美人蕉而起?我想,当然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期盼他们能回来,这只是“故乡”个人的美好愿望和一厢情愿,事实上,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十有八九不会重新回到这里。
与世无争、远离水源、五十度的斜坡、土豆和玉米,”他们偶尔喊一声/群山相互寒暄“,这是一个”连土匪都不愿去的地方“,还是一个”桃源之境“,完全取决于你的三观和心境。“野草和灌木/淹没了山路”一语道破现实之痛,以至于”另一些善良的人/再也无法去/看望他们“。在世俗人的眼中,这里并不是什么桃花源,这里只有贫穷、落后、闭塞。
是故乡真的落后了?还是在现实的染缸里我们渐渐都成了”土匪“,感恩和善意已经荡然无存?《故乡》一诗让个体境遇上升为群体和社会的忧郁和哀伤,写得太好了。
《麻醉》一诗,似乎表明了诗人在这种忧郁和哀伤面前持有的态度——”全身麻醉/感到不安/但接下来平静的接受/我知道我会醒来“。写完一段,怕自己预期过高,把自己的期盼再调低一档——"我也见过贩毒的死刑犯/……/也平静的接受”,这写得有点狠了,但我欣赏这种态度:哀而不伤,向死而生!
艾蒿就像夜幕上的星星,远远地低调地闪亮着,你透过天文望远镜一看,原来他戴着一顶漂亮的草帽。
哦,这是人性中低调的尊严,更是人性中更彻底的坚持。这一发现,难道不让你感动、坚强和惊喜吗?!
【作者简介】
艾蒿,1982出生,现居重庆。1999年开始诗歌创作,诗歌作品曾入选《被遗忘的经典诗歌》、《新世纪诗典》、《新大陆诗刊》、《新西兰诗歌》、《中国口语诗选》、《当代诗经》、《Ajar》、《世界诗人》等刊物,部分作品被翻译成韩英、德、韩语。曾荣获长安诗歌节第五届唐·青年诗人奖。
往期浏览:
南人评诗004:《很少有哪一个少女的身姿不被乐善桥曲线无情解构》(任洪渊)
备注:《南人读诗》专栏自行从各公众号诗歌中挑选优秀作品解读,不接收自由来稿。
延伸:南人诗集《黑白真相》(主播:芳心许卿)
南人,男,江苏泰州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2000年创办诗江湖网站。作品入选《中国先锋诗歌档案》《新世纪诗典》《当代诗经》《中国新诗年鉴》《中国诗典》等,出版有诗集《最后一炮》《黑白真相》《致L》等。获磨铁诗歌奖2017年度十佳诗人奖;诗集《致L》获第二届《诗参考》杂志十年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