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精华(三)

心术上第三十六:不要先物而动,要静观它的运动规律。燥动就失掉本位,沉静才可以自然地掌握规律。

  使欲念虚化,神奇的道才会浸入人的心底,欲念扫除不干净,神道就不愿停驻。

  要洁净人的内心,开放人的耳目,去除心中私欲杂念,抛却主观见解,神奇的了悟才会仿佛地闪现。

  虚静因循的通达之途。

  不要擅夺能者的长处,不要干扰从属者的工作。沉静才可以自然地把握对象。

  虚静之道。应当记住的就是心神专一,清除欲念才能心意疏通,心意疏通就能虚静,虚静方可以心神专一;心神专一就能独立于万物之上,独立万物之上方能洞察一切,洞察一切就可以达到神化的境界了。欲念扫除不净,神道就不愿停驻。修养内心的最佳办法,莫过于使它居于虚静的状态。虚静,就是无所保留。

  虚静是世间万物的开端。

  撇开主观的愿望而以客观事物为依据。道以因循为贵,这时的因循,就是指根据事物自然的长处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心术下第三十七:端庄形貌,整治内德,就能深入领会万事万物,众妙齐得。须先做到内心意气安定,然后才能达到行为端庄。

  神意集中,心志专一,耳目端正,就能了解远方之事如在眼前。进行思考。

  一概听任外物自变却能掌握其变的就叫做“精”,一概听任事物自行演进却能掌握其进程的就叫做“智”。能够坚持专心致志的君子,始终能坚持专心致志并不松懈,就可以君临万物。

  圣人要裁定万物,又并不受万物的支配。保持内心的整治。整治首先在于内心,安定也首先在于内心。道是它最根本的核心。

  端庄和沉静。

  中正和平。

  内心的深处还潜存着一颗本心。

  心力的凝聚就是一道汩汩的泉源。

  这个“道”它上通达于天,下能畅行于地。

  白心第三十八:建立常规常道,应当以虚静为本,以合于时宜为宝,以正确不偏为准则,与这些条件相应,就能持久不败。

  圣人也按照他的法度行事。圣人治世,总是安静地在那里等待。事物一到,就实至名归自然地去治理它。名称与法度不可永远不变,也不可没有稳定,要适应变化来裁判事物,了解时宜来确定法度。

  必行义于人。

  完全按道行事。

  要珍爱自身求道,先必须了解自身实际。既理解心的活动,就懂得修养生命。恭敬地迎接来者(道)。这个来者降临,一定走自己的路,不改变也不拖延,生命便能够长久。和谐而返于正中,使形体与心情相保。专一而无二意,这就叫懂得了“道”。与道相同的就相从,与道相反的就相距。

  水地第三十九:仁厚;精诚;正直;道义;谦卑。

  四时第四十:审慎地使用能臣,善于听从诚信的人。

  把握时令而寄寓政事,实施教化而寄寓武功,举行祭祀而寄寓德行。

  势第四十二:静与动时而为主,时而为客,重要的是把握分寸。

  应当先求人和,以待天时地利。

  成功之道,以善于伸缩进退为宝。

  顺于天道,应于人和。

  任法第四十五:仼用法度,任用政策,任用公道,任用大道。

  英明的君王所要把握的有六点:使人活,使人死,使人富,使人贫,使人贵,使人贱,这六大权柄,是君主必须掌握的。君主所要处置的有四点:一是文治,二是武功,三是威势,四是恩德,这四点是君主必须适当处置的。

  一切以法度为准则。君主以公正论政,以法度断事。

  明法第四十六:以权势取胜;刑罚分明。以法治国。依照法度选拔人才,根据法度评定功劳。

  正世第四十七:挖掘治乱的根源,知道得失在什么地方,然后才着手进行。

  作为君主,最重要的是把握优胜态势。法纪确立政令推行。

  随着时代而变化,根据风俗而行动。

  最大利益莫过于安定,最大的祸害莫过于动乱。为天下兴利除害。

  做事最重要的是当务之急,治国最重要的是政策适中。治理人民的适中政策,不能不明悉详察。随着时代而改变,根据习俗而进化。

  治国之道莫贵于把握优胜。

  治国第四十八:必须先使人民富裕。

  富裕而且安定。

  善于为人民兴利除害。

  内业第四十九:谦恭谨敬地守护精气而不让它流失,这可以叫做成就德性,德性有成于是智慧自生,万事万物的奥妙因此均能领会。

  人的心灵的特性,需要的是安祥和宁静,保持不烦不乱,内心的和谐就能自然融成。

  那被称为道的东西,正是用来充实心灵形貌的。内心虚静而神气和顺,道就会停驻在那里。

  能做到中正,能做到虚静,然后也就能够安定。骨子里有一颗安定的心,于是耳聪目明,四肢坚强有力,就可以成为精气驻留之所。

  一任外物变化却能掌握住其变化的人就可称为“神”,一任事物变迁却能顺应它的变迁就可称为“智”。

  端庄形貌,修饰内德。

  谦恭谨敬地清扫自己的内心,清气就会自动前来。专心致志地记住它,宁静内心欲念去疏理它,整肃自己的仪态恭敬地侍奉它,精气就会极其安定。

  内心修治。整治一体的关键在于内心,安定一体的关键也在于内心。

  精气存在就自有活力,它展现于外就能安适鲜艳,蕴藉于内就是一道汩汩的泉源,浩大而和平,形成神气的渊薮。

  中正虚静。恭谨地发展内心的真气,使其充溢天地,这就叫做内心有得。

  周全而细密,宽广而舒放,坚实而有力。充分领会道的精髓,复归于道和德性上来。精气神意和谐。

  能够专注于精气达到化境,万事万物均能收存于内心。

  专注一心,专心致志,耳目感官不沉缅于外物。

  以中正平和占据胸怀,弥满协调于内心,这样生命就能得以长久。

  内心虚静而处事恭谨,就能够返复人的本性,本性也在虚怀若谷里才得到最高的安定。

  吃的量要多少适中,这样才能舒和有益,精气能够有所寄托,智慧能够生成。

  人的生命一定要以欣愉达观的态度来对待。神秘的道呀,自然地归来,人们可以蕴藉于心,与道共生。虚静自然获得道,躁动则有道也丧失。人之所以丧失道,躁动可视为最大的祸害。内心能够虚静,天地之道将自然地安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