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长型思维,激发自己掩藏的潜能

01

昨天早晨,萌妈在手机上转了篇文章给我,建议我读读。我打开手机,一看标题,发现是我以前读过的文章,是讲成长型思维的《斯坦福教授新发现,这才是普通孩子和学霸的真正差距》,虽然题目写孩子的成长,但内容适合于所有人的成长。

无独有偶,昨天我从图书馆才借回来一本卡罗尔·德韦克的书《终身成长》,本准备留在寒假里阅读的,现在看了文章后,就索性趁热打铁把书也读了。

吃完早饭,我就开始阅读,一气用了几个小时把它读完,对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

02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对成功进行几十年的研究后,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人的成长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她把思维模式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型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模式。

这两种思维模式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这两种模式,但其中一种可能会占主导位置。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智力是固定不变的,产生一种让自己表现得聪明的欲望,会有如下倾向:

遇到挑战时,避免挑战;

遇到阻碍时,自我保护或轻易放弃;

对努力的看法,认为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或者会带来更坏的结果;

对批评的看法,忽视有用的负面反馈信息;

他人成功,感到他人的成功对自己造成了威胁。

这些倾向会阻碍人前进,早早就停止不前,无法取得自己本来有潜力取得的成就。

固定型思维的人往往会让人自行设限,他们认为大脑是一个有固定容量的容器,是无法改变的,因而抑制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不一样,认为人的智力是可以提高的,像一个可以不断变大的容器,随着注入的物质增多而变大,而且随着智力的提升,产生更大的学习欲望。成长型思维会有如下倾向:

迎接挑战;

面对挫折,坚持不懈;

认为熟能生巧;

从批评中学习;

从他人的成功中学到新知,获得灵感。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喜欢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不断成长,他们相信通过努力是可以一点点改变自己和提升自己,即使遇到失败,也会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03

我们知道成长型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但如何通向成长型思维呢?

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四个步骤: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第一步是接受。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不要做非黑即白的划分,每个人都同时具有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就如人们都是善恶的混合体一样,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但并不是要接受它频繁出现以及带来的危害。

第二步是观察。观察就是找出自己产生固定型思维的原因。为什么你会害怕调整?没什么你会拒绝批评?为什么你认为自己无法改变?为什么觉得自己努力无用?为什么自己会给自己设限?

多去观察自己的固定思维,真正认清自己的固定思维,查找原因,但不用急于评价它。

第三步是命名。根据自己的固定思维情形,赋予一个特殊的名字。比如说自己嫉妒心强,可以称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每次自己嫉妒的时候,就问自己是不是想成为周瑜。如果害怕改变,可以命名为《谁动了你的奶酪》中的“哼哼”,每当自己不愿改变的时候,就问自己是不是想成为哼哼。

第四步是教育。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固定思维,每当它们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要教育它们。比如当周瑜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教育它要大气一点,告诉它有容乃大。如果哼哼出现的话,我们就教育它努力改变。

经历这四个步骤,我们就可以逐步制服了固定型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还需要继续前进,要设立成长型目标,不停地学习并帮助别人学习。

每一天我们都需要思考如下问题:

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我周围的人呢?

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这个计划?

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障碍和挫折,甚至是失败时,可以制定新的计划,并问自己:

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新的计划?

最后,还要问自己,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

04

一旦我们开始转变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我们会发现道路还是蛮艰辛的,但我们会发现,随着自己逐步拥有更多成长型思维,我们就会更加积极、更加有勇气、更加有激情地去迎接挑战和拥抱变化,也会发现自己在改变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相信自己是可以不断成长的,并努力去成长,你就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公众号

安享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