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让我与时俱进地谈谈数播吧04: 平行宇宙中的数播之旅

听说Roon,是在一个论坛上,有一个很有性格的坛友专门写文章深度介绍过Roon和HQ Player,说的很有见地,他还曾经用Roon的Logo做头像。这位坛友其实有非常好的背景,国外留学的博士,器材档次不错,玩的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水平,只是在网路的世界里,他性格暴戾,一言不合开怼,可能由于智商很高的关系,总能三言两语就把对方戳的奄奄一息,在论坛上是一个杀神一般的人物,如果说大部分人和人在网路上争执好像小刀暗器嗖嗖,此人就是拿着大砍刀,死神镰刀级别的,三招两式,就把对方开成碎片,连受伤的机会都不给,让人不寒而栗之余,还有点心生佩服。

有趣的是,有人和他线下见过面,此人温文尔雅,是个知识分子,有着不错的工作,丝毫看不出网路上那般强大的暗黑小宇宙力。互联网给了人一个在同一时空的平行宇宙,在同一时空之中可以做N个自己。我特别爱看诺兰的电影,也一直相信平行宇宙的存在,时空理论的存在。我相信,我们坐着写东西,听音乐,吃饭,运动的同时,在平行宇宙中的我们,在不同的时空,也在进行着其他的生活,每一个动作,就宛如一幅静止的照片,留在了时空之中,并没有流逝的概念,只是人类被时间轴拖着走,把无数的瞬间留在了身后,把无数的可能性留在了其他平行宇宙中,每个人面对各种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创造一个不同的结局,平行宇宙中的这个人,做了别的选择,创造了另一个结局,一件事情的选择有多少,就有多少个平行宇宙,就有多少个结局,宇宙就如一个巨大的无穷尽的多线程CPU,容纳着万物生灵的前世今生,人也好,物也好,形象的,抽象的,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都是数据和算法。

不扯这些虚幻的犊子,接着说数播。

初体验roon,我下载了一个roon core到我的笔记本电脑上,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在我的局域网中,Linn KDS-3是Roon Tested,所以能在roon软件中找到,管理,并把音乐流入KDS进行播放。roon那时是一个播放器,也让我体会到了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还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库,所以试用了几天,我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终身会员。说实话,那时候roon播放,谈不上什么音质,无线接入的core,KDS也只是用普通网线连在一台Linksys的路由器上。吸引我的,就是深度整合流媒体功能,还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的这个平台,

随着roon越用越多,用笔记本做core就显得麻烦,因为笔记本要充电,所以我就拿了一个i7的NUC,装了core,插电一直挂在网络上,本来是为了更方便随时应用,没想到这么一来, 无线变有线,边放音乐边上网文字处理图片处理的电脑变成一台专用电脑,就这么一来,我发觉roon播放的音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原本扁平,塑料的感觉,只能作为闲来无事背景音乐的播放,开始立体和丰满起来。这时候我开始经常逛roon community,才发觉,原来NUC作为core,也只是初级入门的手段,NUC可以优化电源,有本事的可以优化系统,可以用Linux平台,甚至utunbu平台,还有交换机的讲究,甚至还有成品的core。这样一来,刘姥姥宛如进了大观园,稻香村,怡红院,潇湘馆,栊翠庵,藕香榭……打开了一个声色光影的场所。

看到了这样那样的经验,我先加了一个数播圈内口碑不错的电信级别的Linksys交换机,那时候的交换机还没有hifi产品,都是各种高性能的工业交换机,工业交换机的问题是大多有一个呜呜作响的风扇,所以第一是解决风扇的问题,开机把风扇的排线拆掉,有些交换机发热厉害的,还会死机,所以要解决散热的问题,让人头疼。高素质的交换机加入后,声音变得更加立体,这就好像一个雕塑作品,本来是一块大致成型有轮廓的胎泥,宛如混沌初开的世界,迷迷糊糊,随着雕琢,形象逐渐丰满清晰起来。

然后还改善了NUC的电源,用几百的线电代替了几十块钱的稳压电源,再后来干脆选了一个韩国品牌的Roon Core把NUC换掉。这个core有着考究的hifi产品常见的的铝合金开模的外壳,屏蔽隔离的环牛供电,定制的Linux系统,还有电池供电,内置固态硬盘。相比NUC,用这个专用的Core之后,数播的效果连升三级,让人兴奋。此时Melco的N1 NAS忽然又变成鸡肋了,core内置的硬盘可以当作存储,由于读取数据不用通过网络,效果甚至更佳。于是我告别了Melco的NAS,用core一举两得代替了NAS。其实市售的各种core,就算有些很贵的品牌,内核其实也就是一个NUC,甚至还是配置不怎么高的NUC,和普通NUC相比,这些core在供电,隔离,系统优化,避震等方面做了hifi处理,也确实提高了core的高保真的表现。hifi手段就如点金的手指,沾上了,价格也就扶摇直上了。

Melco出手之后,CH的USB卡就陷入了荒芜,CH也无法接入数播系统了。为了启用CH,我买了一个DCS的Bridge,AES接入CH的数字AES输入。这个产品本来是给DCS的老产品提供数播接入功能用的,有传统的数码输出,同轴,AES都有,还有时钟接口,不过USB只能外接硬盘,无法传输音频。机器背后还有一个无线天线接口,用来拓展将来的无线应用,不过这个功能时至今日还没实现,目前的无线传输技术对音质始终是一个减分项目,在高保真的世界,以后恐怕也很难再有实现的可能了。无意间,虽然那时候还没什么网桥和Core分体的概念的我倒把core和bridge分开了。这样一来,数播的性能又得以提升,特别是当我把CH解码和DCS网桥加持了时钟之后,声音素质再次提高。

此时,CH DCS Bridge Roon Core的效果,可以稳稳地超过Linn KDS-3了,毕竟CH解码的设计属于另一个层面的hifi产品。CH组合的声音仍然立体,鲜艳,略带一点怀旧的暗色,但之前的僵直,拘谨,硬朗的感觉随着网播周边的合理化,逐渐化解,变得更为自然。在风格上,和Linn自然舒展区别开,素质上更上一层楼,一个是名家油画一般的色调,一个是普通画匠的人文水墨。那时候逐渐听的更多的变成了CH的组合,但是Linn的风味,还是让我时不时还是听回Linn,还是老样子,开头5分钟觉得素质这里那里总有问题,过了以后,都能安安心心继续听下去。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久,直到后来DCS One加入还是如此,就好像天天吃的不错,时不时还是想去街边吃一碗小馄饨解解馋。直到文豪Kalista转盘解码加入,我才安安心心把Linn出手,文豪也有一种美好的人文气息,还兼具不错的素质。

这个阶段的数播的提升让人太高兴了,我原本给数播网播的定义是,作为网络试听手段,决定是否要去买CD或者黑胶,甚至买文件的尝试方案。逐渐随着周边的手段不断加强,和CD,文件之间的距离一点点拉近,到了后来,我觉得网播可以作为一个代替CD,文件的途径,我的CD和文件购买欲望大大下降。Tidal和Qobuz上面的高码率文件也越来越多,本来都是44.1的天下,很快96/24变成了新录音的标配,甚至还有192k的格式,高码率的文件也能提升效果。小吃变成了正餐,然而成本还是小吃的成本,这是hifi经历中很少有的场面。

后来的升级还是围绕着换hifi交换机,更加重料精心制作的core,bridge,小步快跑,也有进步,但却没有之前那些动作得到的提升更大,虽然花费更多,当播放品质到了一定程度,显著的提升就变得难起来了,如果提升能够量化,那么每一个百分比的提升,所花费的精力和成本也会增速递增。

在数播体系中,我始终认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解码器,一套数播能够达到的高度,是由解码器的高度来定的,然而一套数播系统的下限,则是那些周边器材决定,交换机,光隔离,线材,桥。。。其中最奇妙的,是交换机。说神奇,并不是说交换机比core,bridge这些更加重要,是因为交换机在数播系统中作用和产品格局的演化,是一个普通民用工业用产品迅速转身变形的活生生的例子,短短几年,hifi交换机花开枝蔓,进入了春秋战国,如果熟知历史的话,更精确来说,这已经不是春秋,而是真正的战国。

如果解码器是一套系统的灵魂,交换机就是展现灵魂的棱镜。上面说到我自己拆掉风扇,又DIY改善了散热,用一台Linksys的电信级别的交换机,得到了不错的效果,相比普通交换机,这台交换机交代更多的细节,或者说它吃掉了更少的细节。但是这台机器外形丑陋,就算散热DIY做了改善,但还是火烫,在hifi系统中不是长久之计。

之后零零星星换了几台hifi交换机,直到有一台名字挺牛逼的交换机到手才算定型。好的交换机能塑造更加立体的声音世界,让播放出来的声音更为流畅自然。有一个数播设计师跟我说,数播不难做到动态凌厉,难的是如黑胶一般温暖宽松的自然,并且充满细节。我深以为然。当然还有不少更加贵的交换机我没有体验过,比如telegartner,神奇技符之类的,不过我总觉得那种价格,有点过分了,也就懒得去找来试。

事到如今,可以看出,我的数播完全是围绕着Roon展开,也许平行宇宙中的另N个我,他们围绕着NAS的方案,或者干脆不用数播坚持CD,SACD也用的不亦乐乎。白驹过隙的人生,自由快乐才是真谛。

下次想到啥,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