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俱乐部13:长大以后,怎么办?
1
长大以后
2020跨年演讲的主题词确定为“长大以后”。
为什么选用这个主题词呢?
罗胖说有两层意义:一是,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规模变大之后的问题。
中国收到美国如此的敌视,就是因为自身经济规模和总体实力更大了。
一个人成年后碰到的问题,还是因为自己成年了。
三五个人还好管理,人多了就不好管理了,还是规模更大了。
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邓巴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左右。
每个人无论认识多少人,自己核心圈层的小伙伴也就150人。
与一个人发生持续的、深入的社交关系,需要时间、精力、情感甚至金钱,所以,维系更多人的长久牢靠的关系似乎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社交高手其实是有方法论的,把人脉关系当做一个工程项目来专业运营。
所以,罗胖说: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阴谋手段。你如果想削弱一个组织的能力,你就加大它的人数。
当年凯撒和屋大维在罗马搞改革,想削弱元老院,用的就是这一招,往元老院里塞人。人一多,能力自然就崩溃了。
2
中国南部的宗族文化为什么更发达?
因为北方战乱多,南方战乱少,所以保留了么?
汉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早年到华南的人都是拓荒之旅,环境恶劣、条件艰难,需要聚族而居,需要强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战斗力,才能生存下来。
典型的客家土楼,就是一个防御性的堡垒。
借助宗族的力量,能够完成一个大规模的人类组织的打造。
宗族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就意味着祠堂传统对于年轻人的控制和剥夺。
宗族寻求的是稳定性,所以必然会扼杀年轻人的活力。
规矩就是圣旨,对于新进者的压迫,在打造凝聚力的同时,也逐渐失去创造力。
当然,这个组织也是有上限的,也不过一两万人,更大规模的组织只靠宗族的力量也不行了。
更大规模的需要国家制度。
秦为何二世而亡?
历史学家的分析是因为制度扩容的问题。
原来只是秦国一隅,所以,当时的戍边制度是征兵守边,规定日子到不了就杀了你。但是当秦国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帝国之后,这套制度就出现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适应大规模。
陈胜、吴广阳城人,今天的河南登封,要派去守渔阳,今天的北京昌平。这么远的道,古代交通还不好,结果到了大泽乡遇雨,失期当斩。
“等死,死国可乎?”
逼上梁山,逼着人家即使拿着木头棍子也要跟你拼命。
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逼美国,内忧外患都很多。成长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只能用更大的改革开放和更大的决心去战胜。
开工没有回头箭。
3
从士兵到元帅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是,一个士兵做的再优秀,也只是一个士兵,要成为将军,需要完成三次巨大的跨越。
一个人长得越大,层级越高,责任越大,就必须重新搭建一个更大的框架,拆除以前的脚手架。
第一层:从“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许三多是好士兵,但是你要当班长当排长,就需要管理他人。凡是都只会自己单干,干的再好,也只是士兵。
第二层:从“管理者”到“组织者”
管理者只局限于工作任务本身,组织者必须具备战略思维。这是战术和战略的问题。
组织者要能够跨越眼前困难和成绩,看到未来趋势,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看待问题做分析判断。
第三层:从“组织者”到“决策者”
组织者重点是行动,决策者只有一个重点,做决策。
无论之前有多少个人给你参谋建议,只有最终决策的人承担后果,承担责任。
决策者是孤独的。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每成长一步,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
人的成长和认知,都需要一个过程,没有之前的历练和打磨,地基不牢,给你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让你纸上谈兵,对你是祸不是福。
思考
长大以后碰到的烦恼,其实也都是甜蜜的烦恼。
对于我们很多小公司来说,还希望长大呢,希望碰到这些更多的烦恼呢。
所以有时候想,每个人都羡慕更好的人、更厉害的人,但是每个人企业也都有自己的烦恼。
我听了一次易趣创始人邵亦波的一次讲座,他从小就是超级学霸,创业开始也是风光无量。在卖掉易趣之后,过上了让无数人羡慕的全世界周游的梦想的生活。
但是,他内心焦躁,对孩子还动手相向。甚至孩子后来一度都有心理问题了。
还好他早早的醒悟过来,重新改变了亲子关系,重新找到了宁静的真实的自我。
一个人能够活明白,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