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菜豆腐
清河菜豆腐
菜豆腐冀南一带的家常菜粥,近年来流行于邢台清河县,故称清河菜豆腐。
传统的菜豆腐的食材,以小米、黄豆,榆皮为主材。制作时先将黄豆泡发,然后用小磨拐碎,与小米放入锅大火煮沸,这样的黄豆小米粥被称之“甜磨子”,待熬至略稠时,将榆皮放入锅内再煮,出锅时加入适量的盐就可以食用。
传统的菜豆腐,以黄豆与榆皮为主料,特别是榆皮,是菜豆腐的特色所在。
榆皮即榆树上的树皮。
榆树,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各地的山麓之中,现植于平原各地村落之间。《礼记·内则》有“堇萱枌榆”的记载。《诗经》唐风,有山有枢,说:“山有枢,隰有榆。”古人是这样解释的:《集传》:“枢,荎(chí),今刺榆也。”陈藏器《本草拾遗》:“《诗》之枢,即刺榆;《诗》之榆,即大榆,白榆。”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早在后赵时期,冀南及邢台一带就大量种植榆树,其中在《邺中记》有这样的描述:“襄国邺路千里之中夹道种榆,盛暑之月人行其下。”由此可见,邢台种植榆树在后赵时期已经是十分普遍了,并形成榆树景观。
榆树,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文化,特别是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榆树有着特殊的地位。榆树的皮、叶、果、均能食用。榆树的果实民间称之榆钱,是因为嫩绿圆扁,形似钱币而得名。在食用方面以榆钱和榆皮最为突出。
榆钱,其食用价值早有记载。东汉崔寔所著《四月民令》说:“是月也 ,榆荚成,及青收,干以为旨黄。色变白,将落,可收为榆酱。至冬以酿酒,滑香,宜养老。”各个朝代均有都对榆钱食用方法的记载。特别是明清时的记载更为详细。晴潘荣陛等在《燕京岁时记》中写道:“三月榆初钱时,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谓之榆钱糕。”《素食说略》将吃榆钱的制作方法写的更为详细:“嫩榆钱,拣去葩蒂,以酱油、料酒燖汤,颇有清味。有和面蒸作糕饵或麦饭者,亦佳……。”
除榆钱外就是榆皮。
榆皮本为一味中药。《千金翼方》说:榆皮“味甘,平,无毒。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肠胃邪热气,消肿。”《证类本草》《新修本草》《神农本草经》等等中药典籍所载大同小异,只不过用词不同吧。
《本草图经》说榆皮:“生川山谷,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荚仁,古人采以为糜羹,今无复食者,惟用陈老实作酱耳。然榆之类有十数种,叶皆相似,但皮及木理有异耳。白榆,皮先生叶,却着荚,皮白色,剥之,刮去上粗皴,中极滑白,即《尔雅》所谓榆白粉也。此皮入药,今孕妇滑胎方多用之。小儿白秃,发不生,捣末,苦酒调涂之。刺榆,有针刺如柘,则古人所茹者,云美于白榆。《尔雅》所谓枢,茎,《诗·唐风》云∶山有枢是也。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四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榆皮,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
古籍文献所记载的榆皮大多与救灾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书》有:“至河平元年三月,旱,傷麥,民食榆皮。“的记载。
榆皮有两种吃法,一种直接吃,将榆皮煮在锅中,与粥同食,或煮熟加佐料调和。另一种就是将榆皮晒干后压成面,可以制榆皮面条或榆皮饸饹,还可以用榆皮面包饺子等等。
有关于用榆皮作粥,在《证类本草》记载说:榆皮“杂米作粥食,小便利。”可能这就是最早的菜豆腐的一种作法。
现在的菜豆腐已经没有榆皮了,厨师将之进行了改良,把榆皮换成菜叶子加入其中。却不知过去的菜豆腐不仅味美,吃到嘴里有一种滑滑的感觉,而且还有药疗作用。
榆皮有很多的药疗作用,有利尿、消肿、止咳的作用,小米面里面含有丰富的B1、B2能健胃消食。黄豆在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内含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高达25%。大豆含蛋白质比牛肉多,钙含量比牛奶高。卵磷脂含量比鸡蛋高,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
从以上记述可知,榆皮与小米、黄豆相结合作成的食物成为一种营养完美的组合,可以说菜豆腐不仅是一道传统的美食,还是一道养生的食品。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