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口传身授的笔法不是没了,古人书论和墨迹中有书法的九阴真经
书法传承了几千年,到我们这个时代,却逐渐没有良师指导,真正的用笔法去哪里学?古人书论和墨迹就是教科书生疏了。关于书法有很多的疑问没有标准的答案,毛笔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既然做成圆的了,书写又那么讲究藏锋,退笔不是更适合书写吗?为什么还要有个尖?
传说中的王系书法,有没有相当于武林《九阴真经》的书法绝学?得到这种书法真经是不是就可以独霸书坛,写成王羲之第二?
王羲之远宦帖
其实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用笔产生的,悟到了用笔的真谛,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惜的是,几千年的传承,没有了系统的、标准的法度。致使书坛乱象丛生,把文字用各种另类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来,还美其名曰创新。结果是弄成邯郸学步,形同四不像。
书法是有法的,这毋庸置疑。并且这种用笔之法是千古不变的,赵文敏曾经说过:“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用笔的基本原理是统一的,不同的只是对表现形式。
赵孟頫与鲜于枢尺牍残本
比如说,书法中“肌肤之丽”的原则下,就注定了行笔要用中锋。中锋行笔,便可以骨含肉中。如果不能中锋藏锋,犹如伤肌断骨,不能成立。董其昌言“提得笔起”,便是用笔之锋,构字之筋骨。
所以才有王羲之所说“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才有徐浩说:“初学之际,宜先筋骨”。他们都是最好的老师,说的都是学习书法的秘笈。凡有古代书法先贤留下来的书法理论,都是我们的教科书。
颜真卿自书告身书局部
有了筋骨,象颜真卿那样多一点肌肉,反而显出敦厚迟重;象柳公权那样少一点肌肉,反而透出矫健凌厉。或者如赵文敏美肤书生,或如欧阳询佩剑侠客。
骨肉得所,才可勉强成立,会用中锋,才算书法入门。其他的各种不同,都通过“疾、涩”二字来装束。八法、五势、九用都是在中锋用笔的前提下,或趋于疾,或趋于涩,衍生出来的手部、笔头动作。
卫氏和南帖
也因为如此,大小楷书,装束笔法不尽相同。篆、隶、楷、行、草用笔,也略有差异。面壁而书与平放桌面而书用笔也各有千秋。如此变化多端,却跟一篇散文诗一样有一个统一的纲领,这就是千古不易的用笔原则。
装束之法是形成各家风格的用笔方法,这便是那些只可以“口传身授”的《九阴真经》。蔡邕叫它《九势》,卫夫人叫它《笔阵图》,王羲之叫它《笔势论十二章》,欧阳询叫它《八诀》,李世民叫它《笔法决》,张怀瓘叫它《用笔法》。
蔡邕熹平石经 局部
这些书学宝典,虽然文字表述各不相同,但是根据、原则却都是一样的。最可喜的是越接近现代,越容易理解。说不定,后来的每一篇都是对于前代文章的解释。中国的文字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发生着变化。这就需要及时解释、总结,以便于当代的理解运用,以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只写过碑帖的人,可能体会不到什么是笔法。在他们的眼里,用笔把字写得如同出于同一个模具,便是极大的功夫。他们掌握的只是当今流行的“画字”,因为碑帖里没有笔法,只有刀法。只有透过刀法体会用笔之法,当然,这些都是“装束”之法。
欧阳询 行书 千字文
但是能够透过刀锋看笔锋的人,也一定是掌握了用笔原则的人。因为碑帖中没有用笔法,其实不适合初学者学习,更适合掌握了用笔法的人用来结构字形。笔法只在墨迹本法帖中,所以清初诗人冯班说:“贫人不能学书,家无古迹也。然真迹只须数行,便可悟用笔,间架规模只看石刻亦可。”
目前的事实是,既没有墨迹真迹,又没有良师指导。有个书友在评论区留言,“道理都懂,但是去哪里学用笔?没有真正的书法家指点,只能自己瞎琢磨!”也告诉他,也告诉所有真正想学书法的所有朋友,首先可以去古书论中找,其次可以去墨迹本法帖中找。
柳公权 集字心经 局部
读古人论著需要古文功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说,如果想研究书法,就一定要过这一关,这也是增加自己儒学修养的途径。墨迹本虽没有原帖真迹,可是如今有的是高清印刷本,虽不是真迹,也算下真迹一等,能表现真迹的细微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