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单车,地下轨道|史瓦·早茶夜读642
642| 读城记2020
文/ 史瓦
38岁 中学历史教师
大家好,我是史瓦。欢迎收听今晚的“早茶夜读”。
本月主题书《肉体与石头》在我的书架安静的睡了几年,它的左边是《枪炮、病菌与钢铁》,右边是《发现者》,都属于“睿文馆”丛书。“睿文馆”是上译的“硬核”社科系列,大多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史的变迁,材料多元,观点新颖,阅读很有快感。借“读城”之名,唤醒了这本小书。
作者用人体器官和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比拟。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了童年时卡通片《变形金刚》中的“猛大帅”(Metroplex,英文“大都市”,1500米-50000米)或是《太空堡垒》中的“马克罗斯”(Macross,德文“大宇宙”,1200米)这两个模型玩具可是童年时的至尊宝藏呀!口袋干瘪,只能隔着商店玻璃橱窗眼馋。“可移动的房屋”在科幻或魔幻题材的小说影视中经常可以看到。《哈尔的移动城堡》,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宫崎骏作品,也是个丑萌的城堡。相比而言,“可移动的城市”大多是“猛大帅”和“马克罗斯”这的宇宙飞船(能变形太酷了!),带着未来的人们寻找可生存的星球。
从幻想的飞船又降落回我们生活的现代北京,已经渐渐忘却了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回忆的旧时光景。每天周而复始的上班下班,耳边呼啸而过的汽车,人潮人海就像血液在体内对的动脉与静脉间缓慢循环。桑内特曾谈起19世纪中叶的伦敦地铁:“不过,如果伦敦动脉与静脉的地铁系统创造了一个比较混合的城市,那么这种混合在时间上有着明显的限制。白天时,城市的人类血液从地下流到市中心。到了夜里,当人们搭乘地铁回家的时候,这些地表下的通道就变成了静脉,将大众运离市中心。通过这种地铁模式的大众运输,现代都市空间的时间地理于焉成形:白天人群密集并多样化,晚上则稀疏而同质。白天的混合并没有造成阶级之间的广泛接触。人们只是去工作、购物,然后回家。” 查了查资料。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正式运行。150年过去了,伦敦地铁已经沦落到了小四,三个哥哥分别是上海地铁、北京地铁和广州地铁。但,我们仍旧过着这样的“摩登生活”?!
作为大北京的一滴“血”,我也得每天过着这样的通勤循环:披星戴月,奔波无定。比起另一类时常梗塞的“大动脉”——公路,地下的轨道还算是“舒适”吧?在“闷罐”中弹射,还是很惊心动魄。几年前,我就在一号线被“密闭”了几十分钟,漆黑的密室容易让人恐慌,还有各种的抱怨声和浓郁的体味儿。待到地铁缓慢启动后,一股焦皮味逐渐弥漫开来。到了公主坟站,滚滚黑烟冒出,乘客们如鸟兽散……即便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还是会选择地下出行,可能就是为能有短暂的大脑放空时间,不会考虑红绿灯,不会考虑风霜雨雹、烈阳苦寒……通勤外的旅行,也是首选轨道交通吧。坐着绿皮去远方,泡面香肠好搭档。
在北京这座“巨兽”身体中游走,除了在血管里“随波逐流”,我还是更喜欢从地下跳出来,单车畅行在地表的“皮皱纹理”。迎着刺眼的朝阳,一路向东!行车路线就像马里奥打小乌龟:行人、三轮、逆行者;电动、汽车、公交车……快慢自如,无级变速,千万别急!!!用速度来凌驾,不要路怒哟。以前也和大家聊过:骑行的自由感会让人上瘾!当“动脉梗塞”时,骑着单车一骑绝尘,岂不爽哉?!
选择出行工具的自由度,也是现代城市的一项福利?听过一句话“车轮,是我们双腿的延伸”,在我这儿,就是单车车轮吧。环二环、环三环、环四环、环五环、环六环……记住,远方还有山与海。单车在手,天地逍遥!
今晚二条
我正在成为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
往期
TAN
回顾
看见“看不见”| “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当城市已经是你家,你得……| 所有的东西,原地刷成了静物| 给城市分类,他很有想象力| 千城一面:最经济的享乐| 道在屎溺垃圾中| 十八年前,几个中学生采访了一位老北京小吃传人| 如此包装,包装如此| 湮没在城市里的女人| 大卫是肉体,还是石头?| 伊通河畔的芝麻花| 真实一幕及城市幻想曲| 北京,你的北京在哪里?| 罗马:石头筑成的永恒之城|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