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 成本定律与觅价行为(下)
按:本文是讲解《经济解释》第三卷第六章下半部分的内容。略长,真爱请看完,不爱请忽略。
前面我们讲到一个关于无效率的「死三角」的问题,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反垄断法辩护的主要方法,无非是在黑板上绘出一幅整洁的图形,也就是所谓「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图解,显示了价格、数量及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在这里,垄断被理解为垄断者为了抬高价格,于是限制产量,然后用一个整齐的三角性来描述「无谓损失」,或者说是社会总福利的损失。得出的结论就是垄断不好,垄断有害,于是就要反垄断。
反垄断法滥觞于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以1890年的《谢尔曼法案》为源头,继而被1914年《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案》和1936年《罗宾逊-帕特曼法》所巩固。如果说产生过伟大《独立宣言》的美利坚,对于人类有什么极其糟糕的贡献,那么摆在首位的,绝对是美国的这一系列反垄断法案。
大部分经济学者要迟至大约1920年以后,才犹犹豫豫加入为反垄断法辩护的队伍。乔治·施蒂格勒对此讥讽道,这是因为: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他们成为反垄断顾问,可以得到远高于最低工资的报酬。施蒂格勒本人在他的教科书《价格理论》中大篇幅来说明垄断的害处,包括施蒂格勒在内的这些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强化了反垄断法的理论支持,使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关于这个所谓无谓损失的「死三角」,下面这张图,来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听得懂就听,听不懂知道这个意思和那个三角的位置即可。
首先来看最基本的位置要求,就是上图中黄色区域那部分面积,就是所谓的「无谓损失死三角」。红色区域是消费者盈余,蓝色部分就是生产者盈余。这是最低的要求,知道「死三角」指的是哪一块即可。
关于什么是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前面讲过了。这里也再简单复习一下,消费者盈余,就是消费者愿意出的钱减去实际购买花的钱,在这个图上就是红色的那条需求曲线减去成交价格 Pm 那个区域,也就是红色区域。生产者盈余,意思是实际成交价格减去生产者原本不用那么多钱就愿意出售的那个价格,这个价格在这里对应的就是边际成本 MC 这条曲线,所以生产者盈余对应的就是成交价 Pm 减去蓝色的边际成本 MC 这个区域,也就是蓝色的这块。
中级的掌握程度,你大概知道,这个三角是怎么来的。就是说在一个完全竞争的理想情况下,市场的成交应该是 Pc 的位置,也就是红色的需求线和蓝色的供给线相交的位置,这个时候对应的产量是 Qc,价格是 Pc。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都分别进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口袋,没有损失。
而在垄断的情况下,只要对所有产品收取的是单一价格,垄断者如果增加生产,这个增产所带来的市场供给的增加就会导致价格下降,不仅多生产出来的那一单位的产品的价格下降,而是所有产品价格都下降,于是垄断者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增加,也就是边际收入 MR 是低于平均收入 AR 的。
这个 MR 就是那条绿色的斜线,而 AR 是是平均收入,平均收入怎么计算的呢?平均收入=收入➗数量=PQ/Q=P,平均收入实际上就是需求曲线,也就是那条红色的线。
这样在垄断的情况下,根据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均衡条件, 变成了绿色线和蓝色线相交的那个点。这个时候最优产量到了 Qm这个点,是比 Qc 的产量要少的。而价格相对应的到了 Pm 这个价格,要比 Pc 这个价格也要高。
从图上来看的效果是什么?那就是在垄断情况下,相比于完全竞争之下受价的那个均衡点,产量更低了,价格更高了。这就是经济学家从黑板上得出的结论,垄断对消费者不利,对垄断的生产者有利。
高级的掌握程度,是从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的来逐个边逐个角来分析「死三角」如何得出来的,因为这个分析本来就是有问题的,初学者也没有必要彻底掌握一个错误的推导,我们这里就不做这个推导和讲解了,感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可以参照李俊慧老师的《经济学讲义》第十六讲来自行推导一下。一般情况知道这个「死三角」是怎么来的就行了。
虽然假想建构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用来确立若干先在概念,描述事件的因果关系。但如果误把假设当成现实或可实现的理想,就会带来错误指导。古典经济学所谓的一般均衡仅仅代表经济有向其变动的趋势,但又永远无法达到的一种假想、静止状态。
从另一个更底层的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买一个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当事人双方来讲一定是共同获利的,否则这个交易不会达成。从微观的个体来看,交易就是均衡,交易就是最优解,消费者最优,生产者也最优。
微观的分析没有逻辑错误,我们说过了,社会是一个集合概念,并不是一个具有行动能力的实体,社会不过是所有微观个体的行动在宏观上形成的现象。既然微观个体之间的交易是均衡的也是最优的,那你黑板经济学家凭什么说社会就有了损失了呢?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逻辑悖论。
上面这个结论,仅仅是「黑板经济学」与「完全竞争」的模型刻板标准比较而得出的,实际真实的世界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真实世界当中的竞争,包含着创新、模仿、利润(亏损)、资本结构和时间等要素。用坐标系上的几条曲线来描绘这一切,根本无能为力。
另外一方面,企业从来不是规模越大越好——企业家会在服务内部化和「外包」之间做出权衡。由于市场的规模和广度都随着创新不断扩展。企业原有的某些内部服务,在市场条件成熟时,完成可以「外包」出去(张五常)。对企业来说,虽然规模削减,却带来了效率的极大提升。
自由市场企业不可能无限扩张,还因为市场中存在另一种抑制「垄断」的天然机制: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会由于缺少市价导致计算混乱的无效率(罗斯巴德)。一味求大的企业,在市场中被淘汰的现象比比皆是。自由市场竞争当中的常态,不尽然是「大鱼吃小鱼」,更多是「快鱼吃慢鱼」。
而且用反证法来证明一下,从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的角度来看,假如真的存在这个无人获得的利益三角损失,为什么自私的人不想办法去把这块损失赚回来呢?这不合理,也不科学。路上有钱而不捡,定是有不捡的原因,而不能轻易就下结论,不捡钱就是一种损失。我不去捡有可能是没看见,比尔盖茨不去捡有可能他弯腰的时间就可以赚来一万倍的钱。
那部分看上去没有人得到的损失了的「死三角」去哪儿了呢?现实中有很多办法来想方设法赚取这部分消费者盈余。常见的方式比如有「分批定价」这种不完全地榨取消费者盈余的方式;还有收会员费或入场费,比如游乐园先收一个门票,进去后各个游乐项目还有可能分别收费;还有的采用「全部或零」的方式,虽然所有产品只定一个价格,但要不就全部买下,要不就一个都不能买。
张五常教授还介绍了两种垄断者消除「死三角」损失的方法,其一是提供多种产品,其二是生产挤迫。
提供多种产品实际上相当于同一种产品沿着需求曲线定价的方式,只是从同种产品的不同数量制定不同的价格,转而为不同种类产品定不同价格。只要有一种产品价格符合那个受价的均衡价格 Pc,就能达到消除部分「死三角」损失的效果。如果有和产量一样多的种类的产品,全部收取不同价格,则可以「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如果种类没有那么多,就相当于「分批定价」,是「不完全榨取消费者盈余」。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用 Evernote 在写讲义,用的是高级付费版的,免费的也可以用,但有部分功能是没有的,这其实就是不同种类的产品。级别不同,开发成本几乎是一样的,并没有增加,但他可以用这种办法来想方设法探知我愿意为哪些功能付费,从而赚取我的消费者盈余。另外一个例子罗辑思维的产品「得到」,是一个知识提供商,里边有很多免费的产品,也有付费的产品,这就是增加产品种类,探知消费者愿意为哪些产品付费,只要愿意花钱就能赚到手。
另外一个关于挤迫效应,相当于是沿着边际成本曲线 MC 增产,从而使那条绿色的边际收入曲线向上移动,当移动到与需求曲线重合的时候,也就把所谓的「死三角」损失给消除掉了。关于这个「挤迫理论」,实话实说,我理解的十分有限,也没有想到非常好懂的例子,所以这里先放一放,等后面有机会,到时候我们再重新学习一下。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大家。咱们下周再见。
苹果特权打赏码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