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利用潘罗枝的首级稳定了自己的王位。(两宋繁华往事230)

如果说,李继迁是西夏王朝的奠基人,那李德明就是砌墙的工匠。在他手里,将帝国大厦,一砖一瓦的建造完毕。

只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李德明的第一步并不好走。事实也证明,父亲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李继迁骤然去世,党项内部各种政治势力暗流涌动。特别是那些追随继迁南征北战的勋贵们,对于年轻的李德明多少有些不屑一顾。蠢蠢欲动、伺机作乱者,大有人在。这是内患。

外患上,辽、宋两家,是否会乘虚而入,也未可知。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容乐观。

李继迁刚死,曹玮,大宋的西北边帅,立即就向皇帝上书请求发兵,想趁着党项国丧,一鼓作气消灭李德明。曹玮与李继迁打了多年交道,深知李继迁就是党项的灵魂,如今继迁归天,德明立足未稳,确实是难得的战机。

奏章火速报到真宗案前。只是,刚刚经历了澶州生死时速的皇帝,实在不愿再起兵戈。只是下旨好言安抚曹玮而已。曹将军,仰天长叹,遗憾不已。

这给了李德明喘息的机会。

作为新主,他立足未稳,必须得使好这前三板斧。

当务之急,勋贵们劝他抓紧向大宋称臣,避免被宋人抓到把柄。何况,这也是执行李继迁的政治遗嘱,天经地义、理所应当。这些人,拿着继迁的遗嘱压李德明,说到底,还是拿他当黄口小儿,还是在轻视他。

事实上,德明继位时已23岁。而他父亲在20岁就起兵了。

在他出生的次年,父亲就踏上了漫漫的抗争之路。他的成长岁月,就是一部李继迁与宋朝的斗争史。党项这点家底是怎么来的,这些年的苦难是怎么熬得,他再清楚不过了。虽然有着父亲的荫庇,替他挡了一些风雨,但他也绝不是柔弱的王孙。

父亲向宋朝称臣的遗言,他是完全认同的。但,他绝不能接受大臣们用这个来压他。他很清楚,政治角力,只要退一步,往往就会收不住。而且,他也确实有自己的考虑。

他反问大臣,和平有很多种,有跪着求来的和平,有站着斗来的和平,哪个更有价值、更长久?再说,没有实力,哪来和平?

怎么证明实力?必须先杀了仇人,吐蕃首领潘罗枝。

德明的这个提议,让所有党项人都没法拒绝。毕竟,党项习俗,有仇不报奇耻大辱。李德明,一出手,就棋高一着。

潘罗枝这边,也早料到党项人不会善罢甘休。

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亲哥哥去东京面见宋真宗,晓以利害,请求大宋出兵与吐蕃夹击党项,一举消灭李德明。宋真宗,还是温言相劝,婉言回绝了。另一方面,乘着德明刚刚继位,贿以重资对党项部落进行分化、瓦解。还别说,效果挺好,真有一些党项部落投靠了吐蕃。

可惜,潘罗枝中计了。投降的部落里,有两个李德明故意埋的钉子。之后,他们谎称德明来攻,邀请潘罗枝商议对策。可怜潘罗枝刚进入两个部落领地,就被伏兵杀死,身首异处。

李德明,坐镇灵州,未发一兵一卒,就杀了潘罗枝。真可谓,兵不血刃,杀人于千里之外。这招实在漂亮,不仅报了杀父之仇,也让那些心里有算盘的大臣,悄悄夹住了尾巴。

比起父亲,李德明的出场毫不逊色,甚至更为惊艳。而,潘罗枝,则用自己的头颅为李德明垫稳了权力的宝座。

虽是成王败寇。但,潘罗枝,绝非一无是处。

潘罗枝,这个在历史中惊鸿一瞥的吐蕃首领,关于他所有的记载不过寥寥数笔。很多人,都是因为李继迁才知道他。尽管是他终结了李继迁,但历史却让他成为了给李继迁背书的人。

历史,就是这么不讲理。

留在历史深处的他,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带领实力不济的吐蕃,拼死抵抗党项人,并最终杀了李继迁;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派使节到东京,请求宋朝出兵合击党项,态度虔诚的令人感动。

这也是个英雄。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