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2
有感五首
《有感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政论诗。这五首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抒发了作者在当时复杂时势下特有的情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全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有感五首
其一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其二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
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其三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其四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韵。
其五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云台:指唐开国以来至安史乱前拓边有功诸将。
⑵“乘槎”二句:指广德元年(763)四月御史大夫李之芳等出使吐蕃被扣留之事。
⑶青海:指吐蕃。
⑷越裳:古国名,在交阯之南。此借指南诏。
⑸洛下:即洛阳。古人以洛阳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等,故曰“天中贡赋均”。
⑹“日闻”二句:意谓应散储粟以赡济穷民,讽刺统治阶级只知聚敛贡赋,不管人民冻馁。日闻,不断地听说。红粟腐,红粟腐烂,见储粟之多。《汉书·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用因,腐败而不可食。”寒,指人民。翠华,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春,作动词用,犹温暖。
⑺“莫取”二句:一警戒,一开导。莫取,犹莫恃、莫凭,即“不要只着眼于”的意思。金汤,即所谓金城汤池,这里影射洛阳。险固不足恃,故告以莫取。意在反对迁都洛阳。宇宙新,即人民安居乐业。其具体办法,即下所云行俭德。
⑻本王臣:原来都是你皇帝陛下的好百姓。
⑼亲贤:指同姓。
⑽卑宫:卑陋的宫室。
⑾韶:虞舜乐名。
⑿登坛:谓登坛拜将。名绝假:言真拜之,非特假节而已。[2][3]
白话译文
其一
将帅们深蒙恩泽,而兵戈连年不断。
至今仍劳主上操心,不知他们何以报国。
可叹这次吐蕃入寇那白骨累累的新战场,原来就是旧日功臣们所开拓的边境。
乘槎一去,消息断绝,教人往何处去寻觅当代的张骞。
其二
河北诸镇安史余孽,都是些长蛇封豕、虎豹豺狼,还会在人间作乱。
他们春时不修职贡,朝廷反倒络绎不绝地遣使去诸镇将旌节授给他们。
千万别去侵吞吐蕃,也无劳向南诏问罪。
大唐君主已带头停息战争,放马于华山之阳了。
其三
洛阳居于全国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四方入贡赋税,到这里的路程也大致相等。
我近日常听说,洛阳的国家粮仓里堆满了已经腐败的粮食,贫寒的老百姓正翘首等待皇上给他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呢。
巩固政权不要只着眼于城池的坚固,根本还在于不断革新政治,让百姓安居乐业。
只不过是皇帝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的负担罢了;要知道,所谓“盗贼”,本来都是皇帝的臣民啊。
其四
宗藩削弱,王室不安,这犹如青梧凋落,丹桂随即受风霜威胁一样。
自古以来,作为王朝骨干的宗藩强大了,就不至有朝一日会出现不臣服的藩镇。
只要当今那位力行俭德的君王,终能依照古代封建的办法,授钺亲王,派遣他们分赴各个遥远的领地,天下就会太平。
难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只有虞舜才能做到?
其五
盗贼已经歼灭人心还是混乱,军队无事将领反而自我惊恐起来了。
登坛拜将是真拜将而不是假节,你们报答君主为什么还有迟疑?
藩镇权重,郡守不得自主,领郡没有气色,赴任也有怨词。
希望能听到哀痛之诏,庄严的皇上能抚恤穷苦百姓。[3]
创作背景
《有感五首》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而杨伦持不同观点:“此诗或编在广德元年之春,事迹既多不合。或编在是年冬,方当蕃寇狓猖,乘舆播越,岂宜有'慎勿吞青海’语,且此时而欲议封建,则亦迂矣。详其语意,当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作。盖吐蕃虽退,而诸镇多跋扈不臣,公复忧其致乱,作此惩前毖后之词。未几,仆固怀恩遂引吐蕃、回纥入寇,亦已有先见。所谓编次得,则诗意自明也。”这五首诗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4][3]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有感五首》是足与《伤春五首》媲美的政论诗,抒发杜甫在当时复杂事势下特有的情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其中透露儒生的“书生气”,却是时代的正气。
第一首诗,诗人质问那些节度使不感君恩,不思报国。广德元年(763)春,安史之乱终于平定。征讨叛军的唐朝将领仆固怀恩,为培植党羽,奏请朝廷以史朝义部将薛嵩、田承嗣、李怀仙等为河北诸镇节度使。代宗只求苟安一时,竟然答应了。这些降将,各据一方,不修职贡,反使朝廷接连派遣使者,前去慰谕。
第二首诗表明诗人对当时的形势深为忧虑。”诗人认为,唐王朝对国内的藩镇尚且不能节制,就不用说抵御吐蕃等外族的侵扰了。正是代宗的懦弱姑息,养痈成患,致使国威不振,朝野不宁。以后河北各镇,俨然成为国中之国,山东、江淮,也都仿效,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形势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杜甫当时的忧虑。此诗指明了时局症结之所在:河北虽平,道路已通,之所以诸侯不贡,是因为“高官皆武臣”,文治偏废,故倡“岳牧用词人”。从诗中可以看到当时事势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事势的复杂性就在于内外各种矛盾并作,理其头绪,就在诛求之甚,唯有先息战养民才是攘外安内的根本。“先”者,先事息战,再图后事也。故后面三首是诗人治乱丝之策。也就是说,要阐明“息战”真意,必须以大观小,求得诗心。
第三首诗表明诗人反对迁都洛阳之议,希望朝廷能力行俭约,减轻人民疾苦。安史乱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残破,每年要从江淮转运大量粮食到长安;加上吐蕃进扰,长安处在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这首诗即为此有感而发。首联先从洛阳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写起。地理位置优越就是主张迁都洛阳的人所持的主要理由。诗人用肯定的口吻加以转述,是因为单就地理位置而论,洛阳确有建都的优越条件。这里先让一步,正是为了使下面转出的议论更加有力。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颔联紧承“舟车”“贡赋”,翻出新意。话说得很委婉。实际上杜甫是反对迁都洛阳的,但他一则旁敲侧击,说“天中”只不过提供了苛敛之便;一则反话正说,明言百姓所待以见百姓所怨。当时持迁都之议的人们中,必有以百姓盼望皇帝东幸洛阳为辞的,所以诗人含而不露地反唇相讥道:百姓所望的是“翠华春”,可不是盼来一场更大的灾难!主张迁都洛阳的人还将洛阳的地险作为迁都的理由,于是诗人又针对这种议论而发表见解道:“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杜甫并不是否认“金汤固”的作用,而是认为,对于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来说,根本的凭藉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民安居乐业。两句一反一正,一谆谆告诫,一热情希望,显得特别语重心长。诗写到这里,已经从具体的迁都问题引申开去,提高、升华到根本的施政原则,因此下一联就进一步说到怎样才能“长令宇宙新”。答案原极简单而平常:“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这里指出了所谓“盗贼”的根源即在于统治阶级尤其是皇帝本身的奢侈剥削,“官逼民反”,原是一个极平凡的道理,但却无人肯说、敢说。道理本很简单,故曰“不过”。颈联“莫取”“长令”,反复叮咛,极其郑重,末联却轻描淡写地拈出“不过”二字。这高举轻放的戏剧性转折,使得轻描淡写的“不过”更加引人注目,更增含蕴。为了进一步强调“行俭德”的重要,诗人又语重心长地补上一句“盗贼本王臣”,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事实。思想的深刻,感情的深沉和语言的明快尖锐,在这里被和谐地统一起来了。
第四首诗主旨在于建议朝廷分封宗藩以抑制不臣的藩镇。这与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一文意见完全一致。处在王纲解纽的当时,想用血缘纽带加以维系,亦无济于事,但诗人已预感到正在酝酿的藩镇之祸,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五首诗“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邻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是武重文轻的具体表现。与第二首一正一反,托出杜甫的文治思想。第五首乃言表奏中之所不敢言,将第一首“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的问责,追进至人主:不信任武臣致使“兵残将自疑”,而偏重、姑息武人又致使文治不振,唯有人主自律,“愿闻哀痛诏”,才有中兴的希望。
杜甫有鉴于两川军阀内斗,无人统合,百姓骚动,这才提出“速以亲贤出镇,哀罢人以安反仄”,后者才是杜甫倡“封建”的指归。其“强干弱枝”是与《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中“根固流长”相联系的,无论枝干,都需要百姓的供养这条“根”。五首息战、行俭德、封建任亲贤、下哀痛诏如是等等主张,都是为了“根固”,即儒家“民惟帮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的集中表现,且其中饱含着杜甫对挣扎求活的百姓无限的同情。
这组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是带有杜甫独特个性的。如果说将议论引入五律这种通常用来抒情写景的形式,是杜甫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那么议论而挟情韵以行,便是杜甫成功的艺术经验。从这五首诗以及当时的有关诗作中可以看出,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了解和认识,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了。有人认为杜甫“志大才疏”。其实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志大”当之无愧。评论时政有胆有识,往往一针见血,也并非“才疏”。
…………
伤春五首
《伤春五首》是一组五言排律。这组诗名为“伤春”,实为感怀国家多难。这是一组很有分量的诗,家国之恨,身世之悲,一齐涌出,一气呵成,毫不受五言排律板滞形式的拘束,足见杜甫词气之盛、笔力之健。
伤春五首
作品别名
伤春
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其一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
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
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蒙尘清路急,御宿且谁供。
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
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
其二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
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
牢落官军速,萧条万事危。
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
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
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其三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
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
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
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其四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
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
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其五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
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
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时杜甫在阆中。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侵入长安,唐代宗走避陕州,次年春蜀地方知,杜甫为此写了这组诗。题下原注:“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2]
作品鉴赏
这组诗共五首。其中第二首很有特色。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莺入新年语”“天青风卷幔”是写高处、远处之景;“花开满故枝”“草碧水通池”则是写低处、近处之景。高低、远近的搭配,使画面富于变化而具有层次感。从写景的方法来看,“莺语”是着眼于听觉的描写,“花开”是着眼于视觉的描写。视听结合,使画面有声有色。“花”“草”着眼于静态事物的描述;“风”“水”分别用“卷”“通”进行动态描述。动静结合,使画面充满生机。“泪点向来垂”,其原因是淹留巴蜀,国事艰危,年华老去,兄弟离散。末尾两句,上句照应开篇景色描写,同时以宁静春色反衬诗人内心的焦虑不宁;下句刻画了诗人翘首北望的形象,暗示诗人心系朝廷、忧怀未已。
这是一组很有分量的诗,家国之恨,身世之悲,一齐涌出,一气呵成,毫不受五言排律板滞形式的拘束,足见杜甫词气之盛、笔力之健。
…………
去蜀
五载客蜀郡,
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
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
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
不必泪长流!
760年杜甫到浣花溪畔建草堂。764年秋应成都尹节度使严武邀请再度来成都,再回住草堂。如今再来成都,在幕府里周旋了几个月,受尽苦处。765年正月三日严武答应辞去工部员外郎一职,好容易能够回到草堂,本想耕劳自给,过他所愿意过的生活,不料当他在美好的春日伐竹除草、修理茅屋时,严武在四月里忽然死去了。严武一死,使杜甫在成都失却凭依,他不能不在五月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临行时写下此诗。
杜甫自从760年春在浣花溪畔建筑草堂到这时只有五年半的岁月,再减去梓州、阆州的一年又九个月,他在草堂的居留还不满四年,但他却使这一片地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从这里产生了不少的传说,据说每逢四月十八日,成都的住民都到草堂游览,年年在那天都是晴天,从来遇不到下雨的天气。并且浣花溪水也是那样净洁,后来女诗人薛涛(768—831?)用这里的水制造出各种颜色的笺纸。此外唐代成都的街坊祠庙如锦里、石笋街、果园坊、石镜、琴台、先主庙、武侯祠……也都由于杜甫的歌咏垂名后世。
…………
宿府
作于763-或764年成都,为严武幕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公元764年二月由阆州还成都的途中所作的组诗,共五首。其中第四首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
作品别名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作品出处
《杜工部集》
作品原文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⑴
【其一】
得归茅屋赴成都,
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
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
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
几回书札待潜夫。
【其二】
处处青江带白苹,
故园犹得见残春。
雪山斥候无兵马,
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儿童延俗客,
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
况复荆州赏更新。
【其三】
竹寒沙碧浣花溪,
菱刺藤梢咫尺迷。
过客径须愁出入,
居人不自解东西。
书签药裹封蛛网,
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
先判一饮醉如泥。
【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
也从江槛落风湍⑵。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⑶。
生理只凭黄阁老,
衰颜欲付紫金丹⑷。
三年奔走空皮骨,
信有人间行路难。
【其五】
锦官城西生事微,
乌皮几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
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
回首风尘甘息机。
共说总戎云鸟阵,
不妨游子芰荷衣。
词句注释
⑴严郑公,即严武。公元七六三年,严武封郑国公,故称严郑公。
⑵“常苦”二句是说打算回去后修补栏槛。杜甫在成都草堂曾设置水槛,所谓“新添水槛供垂钓”,其目的在于防护沙岸崩塌,损坏药栏。此时一年多没回去,恐怕药栏也要陡从江槛一道儿落进水里了。此诗前四句都是预拟整理草堂之事。
⑶“新松”二句言回草堂后还要清理一切花木。新松,指前此手种的四棵小松。这两句斩钉截铁的话也流露了杜甫那种善恶分明、爱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富有教育意义。如果以为杜甫只是对“新松”“恶竹”而发,那是很不够的。《齐民要术》:“竹之丑者有四:曰青苦、白苦、紫苦、黄苦。”所谓恶竹,当指此类。
⑷“生理”二句自诉穷老,希望朋友照顾,是寄诗本意。黄阁老,指严武。唐时两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相呼为“阁老”。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戍都尹,故称“黄阁老”。紫金丹,烧炼的丹药。这句是说怕只有神药仙丹才能挽救我的衰老呢。
⑸“三年”二句申明上文。公元七六二年七月杜甫与严武分别后,漂泊梓州、阆州,至是,前后搭三年。空皮骨,只剩下皮包骨头。前闻其语,今身经其事,故曰信有。古乐府有《行路难》曲。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此诗作于梓州。763年正月,史朝义缢死,他的将领田承嗣、李怀仙等纷纷投降,轰动一时的安史之乱才算勉强告了结束。杜甫远在梓州,听说收复河南河北,一时惊喜欲狂,觉得从此可以不在异乡流浪,有希望回到洛阳的故乡,脱口唱出一首惊心动魄的名诗,好像把他六七年来胸中的郁结都发泄无余: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
恨别
杜甫 此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成都。《恨别》是一首七言律诗,抒发了杜甫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杜甫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全诗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词句注释
①洛城:洛阳。
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③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④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2]
白话译文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3]
创作背景
这是杜甫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于乾元二年(759)春告别了故乡洛阳,返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同谷,后来到了成都,辗转四千里。杜甫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4]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鉴赏此诗,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寓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首联中的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其中杜颖、杜观、杜丰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4][5]
名家点评
《杜臆》:
宵立昼眠,起居舛戾,恨极故然。“司徒急为破幽燕”,则故乡可归,别可免矣。
《义门读书记》:
“清宵立”、“白日眠”,兼写出老态来。……“近”字、“急”字并应“五六年”(“闻道河阳”二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六句是名句。然终觉“看云”不贯“眠”字。许印芳:“眠”与“看云”不贯?眠时不可看云手?若谓夜眠不合,诗固明云“白日眠”矣。此二句全在转换处用意,盖清宵本是眠时,偏说“立”而“步月”;白日本是立时,偏说眠而看云。所以见思家忆弟之无时不然也。
《杜诗详注》:
首二领起“恨别”。“四千里”,言其远;“五六年”,言其久。
《唐宋诗醇》:
老笔空苍,任华所云“势攫虎豹,气腾蛟螭”者。尺幅中能有其象。至于直捣幽燕之举,未尝无计及者,而良谋不用,莫奏肤功,甫诗盖屡及之,此用兵得失之机,足见甫之识略矣。若建都荆门,甫尤以为非计。彼其流离漂泊,衣食不暇而关心国事,触绪辄来,所谓发乎性,止乎忠孝者,寻常词章之士,岂能望其项背哉!
…………
5 漫成
唐 · 杜甫二首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
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
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
4 遣意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
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作品注释
诗云“春水生”,又云“更移橙”,当是草堂成后逢春而作,盖上元二年也。
啭枝黄鸟近①,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②,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③,细雨更移橙④。渐喜交游绝⑤,幽居不用名。
(首章,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近,从啭字听来;轻,从泛字看出。野花落,承啭枝;春水生,承泛渚。此皆天然佳句。酿黍移橙,乃闲居适情之事。谢交忘名,有澹然世外之思。末联,不唯笑倒结客少年,亦且唤醒虚声处士矣。申涵光曰:一径、孤村二句,高岑秀句也。)
①《诗》:“交交黄鸟。”
②江总诗:“野花不识采。”
③《春秋纬》:凡黍为酒阳,据阴乃能动,故以麦酿黍为酒。按《语林》:王无功有四十六顷在河渚间,自课种黍春秋酿酒。
④王洙曰:橙,香橙也。相如《上林赋》:“黄甘橙揍。”《华阳国志》:蜀有给客橙葵。⑤《归去来辞》:“喜息交以绝游。”
其二
檐影微微落①,津流脉脉斜②。野船明细火③,宿鹭起圆沙④。
云掩*初弦月⑤,香传小树花。邻人有美酒⑥,椎子夜能赊。
(次章,叙草堂春夜之景,皆堪遣意。首联,将夜之景;次联,入夜之景;三联,久夜之景。末点夜字,上文皆有关束。因影落,故见流斜;因船火,故见鹭起;月为云掩,故花香暗传。六句语平而意穿。《杜臆》:雁当作鹭,盖因“建子月”诗句同而两误也。春来则雁北向,白露降则鹭飞去,其两误无疑。)
①何逊诗:“徘徊檐影斜。”沈约诗:”积翠远微微。”
②古侍:“脉脉不得语。”
③【吴注】庾信诗:“细火落空槐。”
④吴论:起沙、聚沙,须分别。火照鹭惊,故此诗云起沙;寒雁群宿,故后侍云聚沙。皆当参定。
⑤庾肩吾诗:“初弦值早秋。”
⑥曹植诗:“美酒斗十千。”
…………
3 田舍
唐 · 杜甫于成都草堂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作于761年
…………
2 春夜喜雨
杜甫〔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参考资料:1、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于来到成都定居。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
1,《水槛遣心二首》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译文及注释
草堂远离喧闹的城郭,庭院开阔宽敞,四周没有村落,放眼一望无边。
碧澄江水,几乎淹没两岸;葱茏树木,黄昏盛开鲜花。
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熙熙攘攘;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清闲自在。
蜀地四川的天气常常在夜里下雨,在水边的栏杆旁已能看到天色转晴。
花叶被雨水淋得湿润,树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满水洼,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
我不能承受现在的体弱多病,又哪里还看重功利与浮名。
慢慢地倒酒来饮,我凭借它来陪伴我的余生。
注释
水槛(jiàn):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
去郭轩楹敞:去郭,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yíng),柱子。敞,开朗。
无村眺望赊: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赊(shē):长,远。
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
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阴雨,号曰漏天。
槛:栏杆。
祗(zhī):恭敬。
尚:崇尚,注重。浮名:虚名。
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赏析
第一首诗,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草堂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诗人遣词用意精微细致,描写十分生动。“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这二句诗流露出作者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 ,惟微风乃受以为势 ,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草堂的闲适幽静。这首诗写傍晚时分所见到的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诗中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悠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第二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言志。开篇描绘的是四川一带夜里常常多雨的天气:晚上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夜的雨,等第二天出门以后,靠在水边的栏杆上远望,才看到天色已经开始放晴。夜里的降雨和天明后的放晴构成了对比,烘托出晴朗天气的可贵,由此也引出下文。由于雨水的淋洗,四周的花叶变得很湿润,树林里也布满了水洼;淋湿的衣服已经干了,枕席也变得干净。“叶润林塘密”,表现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和静谧;“衣干枕席清”,显示出夜雨的绵长细密,也显示出诗人住所的简陋。紧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年老多病的现状,表达了他厌倦浮名的心情。“不堪”说明诗人老迈之甚,“何得”说明他对浮名厌倦之深,语气强烈,感情激荡。最后两句写他慢慢倒酒而饮,借此来消遣余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与前诗相比基调就沉重了些,描绘了一番蜀地的景象。在咏物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和郁郁不得志,而又感慨自己老迈无力去改变现世,无奈饮酒来得以消遣。
参考资料:1、宋廓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创作背景
《水槛谴心二首》,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