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很害怕……

我想和家长们一起回忆一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告诉过你——“我害怕”?
再来回忆一下,当时的我们是怎么回应孩子的?
如果孩子曾经告诉过你“我害怕”,你可能忘记了和孩子曾经说过什么,我来帮家长们回忆一下。
一般来说,当孩子对大人说“我害怕”时,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害怕,大人们都可能会说类似的话:
“不要怕,没什么好怕的”
“怕什么?你是男子汉啊!”
“不怕,不怕,有爸(妈)在,不怕。”
“这也让你害怕?瞧你那点出息!”
之所以家长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家长觉得,那些令孩子害怕的事情太微不足道了,有时候甚至会让大人们感到可笑。
但是,在我们感到不起眼的事情,在孩子来说却显得很大;一件在家长看来根本不需要怕的事儿,在孩子那里,害怕的程度超出你的想象。这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不能够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
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我们村里有个中年时突然精神失常的人,据说是因为妻子去世(好像是非正常死亡)受了刺激,经常疯疯癫癫的。但是他从来不伤害别人,所以大人们当然也不会怕他。但是,当时作为小孩子的我,却非常害怕这个人,从来不敢从他家那条路上走。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路过他们家,我听到他又在一遍又一遍地叫着他妻子的名字,我害怕极了,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衣角。母亲看我害怕的样子,说着“没事,没事,他又不打人”,但是我内心依然充满了恐惧。
这件事过去四十多年了,还能让我清楚地回忆起来,可见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至于到底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当然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什么好的影响。我怀疑自己有些性格弱点与此有关(当然不是仅此一次导致的)。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想到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孩子的恐惧害怕,经常会被家长忽略。
家长不恰当的回应,堵住了孩子表达的通道,这让孩子的负面情绪难以得到释放和缓解,结果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压抑,也更加无助。
一个情绪被压抑的孩子,一个感到无助的孩子,很容易感到焦虑。如果孩子恐惧的情绪得不到表达,不能被家长重视,得不到家长的帮助,就会导致孩子成长中出现心理阴影。
有些孩子,直到长大成人了,还会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莫名地感到沮丧、紧张和害怕,很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压抑的情绪深入到了潜意识当中。我再次严重怀疑自己有这方面的心理问题。
所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关注孩子的情绪表达。就像有了伤口,就必须进行疗愈一样,否则就会因为处置不当、感染化脓留下后遗症。
那么,家长该如何回应孩子“我害怕”等类似的情绪呢?
其实,只要家长带着平视的目光,用同理心来体会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把为什么害怕,到底害怕什么说出来,把自己害怕的感受表达出来,孩子害怕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家长不仅不能否定孩子的这种情绪感受,有时候,孩子因为小,表达不清楚,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表达—“你是不是对……感到害怕?”“你不喜欢……?”
有时候孩子会反复表达对一件事的害怕,这说明孩子的恐惧情绪比较严重,家长更不能简单处理,任何应付或者敷衍孩子的言行,都有可能带来隐患。
家长应该明白,孩子有了情绪,无论是害怕、恐惧,还是焦躁、沮丧、郁闷,这些情绪都不是洪水猛兽,都应该尽可能让孩子表达出来。如果孩子因为被忽视而不能表达,被压抑的情绪才是最可怕的。
明白了这一点,孩子再有类似的情绪时,希望家长们一定耐心一些,再耐心一些。也许就是因为你的耐心,就避免或者化解了孩子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