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归来不想云(中)
牵 笔 君 子
温度◆品味◆性灵◆觉知
前言:前几日刚去了趟东北,回来后本想趁热打铁把行程写成篇游记,奈何笔力艰涩,才思枯顿,再加上行程劳累,一直搁笔未成;所以就只好在这里先放一篇以前(2014年)写成的大游记《泰山云想》,因为此文曾在其他公众号首发过,同时考虑到长文的阅读体验,所以这里又做了些调整整,并分作了上中下篇以方便大家阅读。
泰山云想(上)推出后,不意发现相册里有自己拍的几张图片,小确幸!上期没用上,这里发一下权当纪念:
如果去过泰山,或者会有同感;
如果没去过泰山,那正可一看。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去登一回泰山。
……
泰 山 云 想
□ 远 牵
四
云随着步子的一级级挪动变得不再稀薄,而不断生成一股股断断续续的云河,从低处望高处,游人一个个行走在云气的河流里,飘飘摇摇恍如云中之仙。
那行在高处的,往往只顾着向更高处行进,对摄入他人眼里的这种飘逸全不自知。也许在那只顾不断登攀着的人们心中,泰山更美的风景,只在更高处定格停留。
从中天门我们一行开始兵分两路,我上了缆车索道;儿子则开始了他由中天门向南天门的继续跋涉。我们说好了各走路程,随云而动,相约在南天门会合。
缆车因着山势在索道上滑行,坐在缆车里,悠然在泰山的峰谷间上下穿行,从窗外望去,此时在山间却不可见山,满眼都是如烟似雾的云流了。
云流涌起,泰山比晴天时大不相同。
这缭绕在泰山上的云流,开始像清凉的一层薄纱,将暑气隔在山下,使泰山的雄壮多了一层空灵。随着缆车的高度上移,我们所在的海拔也变得愈高,这些流云不多时又开始聚拢堆积,积成一道道厚实的屏障,透过缆车的玻璃,泰山若隐若现,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等那一道云屏雾障被超越了,泰山才得以重现真容,缆车在云流中穿行……不一会,我们的眼前竟不见了泰山,只剩一个漫无边际的云的海了。
茫茫云海,泰山全然隐去了真容 。
缆车中朝外往,除了飞云流雾,竟然什么也看不到了。
缆车里,我的对面坐着一个额头圆圆的四五岁模样的小男孩,圆溜溜的黑眼珠十分招人喜爱。这样一个小男孩却像大人一样用手托着脸颊,看着外面的云海沉思。
“怎么看不到泰山了,泰山去哪里了?”
孩子忽然提问,使缆车内在沉默的气氛中观望着车窗外的人们一下变得谈锋活跃起来,大家纷纷畅言,谈论着泰山上这神秘的无边无际的云竟施了如此厉害的障眼法,让巍巍的泰山在我们面前藏得无影无踪!
小小的人儿会生出许多好奇,而缆车上曾见过许多风云变幻的这些大人们,不也觉得这泰山上的云,蔚然成海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奇观么?
小人儿像在努力地思考着,让人见了忍不住要试着启发一下这小人儿那挂着一脸问号的童趣:
"泰山在云层里跟我们玩捉迷藏呢,泰山现在躲起来了!"
小家伙一下从座位上立起:“我能找到泰山,能找到!”
“可我们现在哪里呀,是在天上吗?“小家伙歪着脑袋又问大家。
“---不光是在天上,还是在海里,在云的海里游泳哩!”终于忍不住有人大声笑着回答着他。
缆车正如一尾鱼,在这无际的云海里畅游,而我们的视野已经彻底被这云的世界劫持了!此时的所见,唯有漫无边际的一条条云流,身在泰山,却如置身在另一个世界,不,是另一个宇宙。泰山可以囊括万物,也可以在这个时间维度里,让你除了眼前这云,看到的是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泰山给予人们的那种神秘的力量,也是缘于泰山云海的这种变化莫测吧。
不知道那在十八盘上辛苦登攀的人,看到的泰山云海是何种景象?
那景象我看不到。我此时看到的,是升腾的云气已经将泰山遮映得时隐时现。
五
终于从云海中靠了岸。此岸,即是南天门。
跋涉者还登攀在路上,我坐在南天门上等,等从十八盘攀登上来的跋涉者。
南天门前的石阶上,一个小时等待使我有了难得的空暇,我也藉以开始了我的漫无边际的云想。
四周飘着寒凉的云气,正所谓高处不胜寒。
而山下的热浪滔滔,宣照着这个季节分明有寒暑两重天,泰山的云流就是这两重天的界河。
坐在南门,云气飘飘,我的神思也不由如这云气般翩然悄至,信马由缰。
泰山高,却非最高;泰山美,绝非最美,却为何堪当天下第一山之名?
泰山以如此通天拔地之势雄踞东方,巍然屹立于华北平原之东,山势东望东海,西连黄河,前瞻曲阜,背靠泉城。那远古的神话中有关于泰山的传说,在开天辟地的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他依旧在天地间岿然不朽,他的身躯化为五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而在这屹立的五岳当中,盘古的身躯仍旧保持着巨人的雄奇,相传盘古的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东岳泰山为五岳之尊的称呼就是这样而来的。
而泰山在历史那汪洋瑰丽的记忆沉淀中,越来越显出了非凡壮阔的胸襟。在历朝历代文化名人的登山揽胜中,留下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远厚重的文载名篇。
南天门上,在寂然翩思中,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朝一代代高蹈的古人,在云端之上,乘云踏雾,在深情地吟咏……
春秋时,当看到鲁国征战时兵士凯旋而归,孔子兴起,对着泰山作《丘陵歌》与他的学生们击手而唱: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用生命编就《史记》的司马迁,在他的一部无韵之离骚里,立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铿锵志言,更难得他以身践行,与泰山同辉……
到东汉时,善于察看天象的张衡怀着对泰山的向往,抒发了他“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那可望不可达的思慕……
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不单有咏絮之才,其思旷达也不让须眉,在英姿飒爽地登临泰山后,得诗作《登山》:“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一个女子,因为爱上泰山的云构自然,竟想在泰山上起宅长住,以尽天年……
南朝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见到泰山也心生清欢,“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留下了同泰山一样奇绝的诗句……
一生好出入名山神游的诗仙李白,当他在那个人间四月的好时节登上泰山时,他也像我一样坐在南天门,但诗仙逸兴一起,对着一片清明风光长啸当歌,他“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的眼中的世界是一片晴窕,那些云都散去了,他极目远望,竟看到了“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如此目力, 怕是也只有仙风道骨者可及了。
当二十五岁的杜甫来到了泰山,妙笔一挥就成了那首咏泰山的千古吟诵,那时的诗圣只是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他登上泰山,把他看到的大好的山色天光用镜头一样写实的文字咔嚓咔嚓从不同方位,不同的角度捕捉到眼底之后,又精琢成晓畅的文字告诉我们:“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前代的骚客文人来泰山写的文章多如星辰,我心里最属意的就是杜甫的这一首《望岳》。因为这一首,构画了眼前层云翻涌的万千气象,暗合了我此时激奋又静默的心境。此时,仰身看天,忽厚忽薄的云流像千军万马一样在空中变换着阵形,云气从天上随着无影无踪的风飘冲而下,一眨眼功夫,那些正攀爬在十八盘上的正往天门行进的身影全被一团巨大的云影淹没了,就是在眼前的近在咫尺的人们,也被这突然降临的纱一样飘散的云气遮隔得分辨不清了,云山中的人们个个变得影影绰绰,腾云驾雾,神秘莫测。有的人在这云的缥缈包围中兴奋得尖叫,而那云像是被这叫声惊扰到了,开始犹豫着缓缓地退去……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天门之上真可以做一回神仙呵。
这云山雾罩中,哪一个不是云中之君? ▌
(未完待续)
-----文字友情-----
文字友情·云南旅游采风邀请函
为激发各地文友创作热情,促进“文字友情”文化精神广泛传播,为有一定空闲时间的文友以旅游采风的机会,今由文字友情与旅游公司合作,诚邀大家前往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等地
旅 游 采 风
6月23、26日,已有贵州黔南、山西平遥的文友总计12人
已经前往,并结成采风作品系列。相关链接:
https://vzan.cc/t/d-31275472
https://vzan.cc/t/d-31191790
以下图片信息四文字友情提供
文友发朋友圈记录
要求:30-55周岁,有写作、摄影能力
时 长:6 天 5 夜
地点:昆明、大理、丽江
采风待遇:提供食宿、提供景点门票
提供作品出版机会
费用:来回路费自理。从你当地乘车乘机到达昆明会有人接待
联 系 人:曲 樑
有意者加曲樑微信:zyp1083698162
加微信可咨询,领取云南旅游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