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新论之一:大雅至朴,大道至简 ——官汝窑瓷器评说

关于汝窑,从宋代历元、明、清、民国,直至当下,从研究者、爱好者、专家,直至一般民众,都对之奉若神物。从艺术成就上讲,尊其为“众窑之冠”;从价值上讲,很早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之说。但是,时至今日,对汝官窑的研究、认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怠慢,不能不说这是作为陶瓷王国后代的我们深深的遗憾。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能够接触汝官窑器物的人很少,加之研究的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就造成了认识的肤浅、观念上的模糊;二是一般的爱好者、研究者根本没有上手汝官窑的机会,往往都是从资料,或者是隔着玻璃认识汝官窑,难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好在一直有一批仁人志士在做不懈的探索,特别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实地考古挖掘、科学仪器探测、学术研讨论证等形式,对汝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了,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

图1:北宋天青釉汝窑水仙盆(台北故宫藏)(图片来自网络)

对古代瓷器,以及其他古代艺术品的鉴赏,方法论很重要。从大的维度上讲,我们必须坚持的基础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核心是实事求是。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鉴赏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文学理论研究用语,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诵读他的诗歌,阅读他的著作,不知道他这个人行吗?因此,必须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将特定的人和事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去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人和事,这是“知人论世”的基本主张。与其相反的一种主张是“以意逆志”,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的意思是: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断章取义地曲解辞句,也不能用辞句的表面意义曲解诗的真实含义,而应该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去揣度作者的意图。现在很多人把“以意逆志”理解为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古陶瓷鉴定中,我们应该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而不应该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无论是对窑口的考古挖掘,还是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考据论证,要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即尽量从当时的政治现状、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发展倾向、审美价值判断、工艺发展情形等出发,去解读其历史资料,切忌用现在的一些“框框”去做生搬硬套。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都是“以意逆志”地去进行鉴赏,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器物上,特别是一些“专家”的妄下断言,给人们正确认识古陶瓷有人为地增加了许多迷雾。本文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努力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几件实物的分析论证,只期能为拨开一些迷雾,弘扬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图2:北宋天青釉汝窑水仙盆(北京故宫藏)(图片来自网络)

(待续)

(作者:河北承德  刘国臣  初稿完成于2019年8月,2020年12月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