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原创】汪曾祺:宾至如归,把酒话桑麻
细细想来,作家里,
会吃、爱吃、还会写吃的,
当属梁实秋与汪曾祺了。
读他们关于吃的文章,权当精神会餐。
唇齿留香。
真要分出个大小王,定选汪曾祺汪老。
因为他爱逛菜市,说菜市更有生活气息一些。
还亲自下厨,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一家之言。
这天,汪家来了一位台湾客人,女作家陈怡真。
陈与汪老,是在美国相识。
估计是1987年,在爱荷华大学,两人均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就此结缘。
陈氏开门见山,点名要汪老请她吃饭。
还特意强调,要在家里吃。
小事一桩。
汪老知道,台湾只有白萝卜,没有杨花萝卜。
于是,他手到擒来,来了个干贝烧小萝卜。
那时,正是小萝卜最好吃的时候。
长得很足,还很嫩,不糠。
这个菜,连汪老自己吃了都很惊诧:味道鲜甜如此!
别忘了,加了干贝的。
遥想1958年,汪老所在系统,右派指标不够。
进而,他“补课”成为其中一员,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劳动。
那地,产萝卜。
收萝卜时,可以随便吃。
和汪老一起劳动的工人,从地里起出一个萝卜。
一看,不错,顺势往地下一扔。
俗称“棒打萝卜”。
裂成几瓣,于是每人各拿一块啃起来。
甜,脆,多汁,难可名状。
劳动改造嘛,汪老也顾不上那么多讲究。
汪老请客,还有一道菜,炒了一盘云南的干巴菌。
他深知,干巴菌,台湾不会有。
这是云南特产——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工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怎么这么好吃?!
陈怡真吃了,太棒了!
剩下一点,打包,说带回宾馆吃。
真不见外!
确实好吃。
汪老形容初尝干巴菌——
入口细嚼,半天说不出话来。
朱德熙,与汪曾祺同在西南联大就读。
两人相交,情投意合。
上世纪八十年代,汪曾祺从昆明出差归来。
一下飞机,直奔北大朱家,送去一大包干巴菌。
当时,朱德熙正在上课。
夫人何孔敬接过菌子,由衷感激——
千里迢迢,大老远地给德熙送来干巴菌,多不好意思。
汪说——
我和德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想必,朱氏手捧干巴菌,定会想起在联大的青葱岁月。
情义无价。
1960年9月5日,《联合报》头条新闻:雷震涉嫌叛乱。
雷震、傅正先生等四人被捕,聂华苓惶惶孤立,那是她一生最黯淡的时候。
与外界隔绝,自我放逐,心情极端虚无。
只有与母亲、两个女儿在一起,才是踏实的。
婚姻,早已名存实亡。
就在那时,梁实秋常邀华苓去他家。
打麻将,梁师母好饭好菜款待,梁先生说笑话逗趣——
那是我那段幽暗生活中的一扇天窗。他知道我的沉默是因为恐惧。我在他家可以畅怀大笑,也只有在梁先生家,我才会那样子笑。
其实,聂的笑,只是一个表象;
而心底的痛,却难愈。
心情不爽,吃下的食物,大概不知其味。
只是梁氏夫妇的一片苦心,难能可贵。
梁实秋,也有“形单影只”时。
抗战时期,有一年除夕,他正在陕西宝鸡。
徘徊街头,想寻个馆子吃顿饭。
可过年了,餐馆都不营业。
好不失望。
举头四望,遥见有一草棚,热气直冒。
过去一看,一家饺子馆。
点上二十个韭菜馅饺子,店主还抓了一把带皮的蒜给他。
不过,想问一句,吃韭菜馅的饺子,还用加蒜吗?
一碗热汤后,梁实秋心满意足。
好吃不过饺子,尤其是在过年。
俱往矣。
后来,聂华苓赴美,与保罗.安格尔结为夫妇,成为“国际写作计划”的主办者。
1987年9月,汪曾祺来到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
“国际写作计划”会期三个月,聂华苓每在星期六,大都举行晚宴。招待各国作家,分拨邀请,用心安排。
她邀请中国作家,次数最多。
有些外国作家吃醋,说聂华苓对中国作家偏心。
聂听到了,说“那是!”
汪老理直气壮地助阵——
我们是你的娘家人!
似乎有些添油加醋的意味。
聂应声而答——
没错!
心中暗想:这也值得挑理?!
在爱荷华,汪老多次来到聂宅。
有时,夫妻两人忙着,他就自己动手,喝将起来。
家中放酒和冰块的地方,汪老都知道。
一边喝加了冰的威士忌,一边翻阅一大摞华文报纸,蛮惬意。
夫人不在身边,无人管着。
这下,汪老放开量了,他坦白——
我在安格尔家喝的威士忌加在一起,大概不止一箱。我一辈子没有喝过那样多威士忌。
有两次,喝得说话时舌头都直了!
离开爱荷华的前一晚,聂华苓还在汪老的酒壶里,灌得满满。
善解人意。
1988年,聂华苓夫妇访问大陆。
官方宴请几次后,忽发奇想,请汪老在家里做几个菜招待他们,说这样别致一点。
于是,汪老露了一手,其中有——
扬州煮干丝、炝瓜皮,干煸牛肉丝。
煮干丝,是汪家的保留节目。
食材最好是大白豆腐干,当然用豆腐片或百页切丝也可代替。
因为里面放了干贝,所以鲜得很!
聂华苓吃得很开心,最后端起大碗,连煮干丝的汤,也喝得光光的。
汪老透露,煮干丝没有什么诀窍,什么鲜东西都可往里搁。
干丝上桌前,要放细切的姜丝,要嫩姜。
想来,聂氏真是回到娘家了,大快朵颐,酣畅淋漓。
一解乡愁!
当然,那也是她最舒心的时候。
爱情甜蜜,事业顺利!
其实,汪老还有一手绝活,
也是他的独家发明——塞肉回锅油条。
油条切段,寸半许长,肉馅剁至成泥,入细葱花、少量榨菜或酱瓜末拌匀,塞入油条段中,入半开油锅重炸。
嚼之酥碎,真可声动十里人。
每当至此,总是在想:
导演李安,在拍《饮食男女》时,若请来汪老,这个极品老头,来当顾问,影片是否更精彩呢?!
会心一笑。
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