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
1
康同璧与父亲康有为
康有为与三个女儿,左起:康同璧、康同复、康同薇
康同璧,字文佩,号华鬘,康有为的女儿。
康同璧作为中国最早女权领袖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官派出席世界妇女大会的妇女代表,直到1930年代,在国内女界仍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康同璧是康有为的十二个子女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她从小聪明伶俐,十岁熟读经史,通英语、算学,性格倔强,胆识过人。
1901年,康同璧从日文报纸上得知父亲从日本转而流亡印度,即决心赴印探父。她不顾家人劝阻,不畏路途艰险,于1902年春,在慈禧的严控下,女扮男装,逃出京城,走居庸,出潼关,沿丝绸之路,入新疆,翻葱岭,再转而南下。一路过关隘,涉沙漠,越险峰,躲官家,终于到达印度,当康有为看到寻父启事,竟是女儿到来,喜出望外、老泪纵横,时年她只有18岁。
在印度,她陪父登上灵鹫山,即唐玄奘到达的“西天”,参拜佛教胜迹,聆听佛门释经,成为我国第一个到达“西天”的女性。
康同璧的豪气为人所称道,建国后毛泽东初次见到她,即跷起大拇指吟诵她的诗:“若论女子西来者,我是支那第一人。”她有一枚印章刻有“康一人”三字。康同璧一生所作所为,确确实实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大丈夫”之气!
康同璧
康同璧在年轻时候,才气胆识就高于常人,而且性格干脆果断、敢想敢做,跟自己的父亲康有为简直是如出一辙,深得父亲喜爱。
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康同璧曾受康有为委托代表父亲到欧洲演讲,是当时女界的名流,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是康有为认为女儿堪当此任,在临行之前还送了“汽车飘瞥去,转瞬没孤烟。送汝唯双泪,思亲又五年。”这样的诗句。
在1904年的时候,康有为在欧洲各国漫游,当时在美国留学的康同璧趁着自己在假期时间去美国探望,在去丹麦的时候,父女俩还受到了丹麦首相的接见,而康同璧作为丹麦首相见到的第一位中国女性,给对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康有为及家人朋友在苏格兰阿伯丁女子学校的合影(中间端坐者是康有为,其左边是女儿康同璧,康同璧身后是其丈夫罗昌)
上世纪50年代,康同璧的儿子定居美国,她却带着女儿留在国内。有人问:“康老为什么要留在大陆?”她答:“我要在这里做些事,给先父修订年谱,整理遗书、遗稿。”康同璧晚年从事康有为遗著的整理工作,先后撰成《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和《万木草堂遗稿》等著作,为康有为生平和思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康同璧
2
梁思顺与父亲梁启超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左起:长子思成、次子思永、长女思顺
梁启超共有九个儿女,其中梁思顺、梁思成、梁思庄为原配李夫人所生,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有三人成为院士,其他几位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被称为“满门俊秀”。
这九个子女中,梁启超最喜欢的“大宝贝“就是长女梁思顺。梁思顺(1893-1966),字令娴,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梁思顺的童年时代,正值梁启超亡命国外颠沛流离。但思顺还是自幼受到良好家教,父亲把她接到日本,亲自教她写字读书,还教她写诗作词,并且为她写了不少诗词。思顺早年便著有《艺蘅馆词钞》,这是早年梁启超对思顺讲解词选的记录。1908年初版后,曾多次再版重印。后来他们迁居"双涛园",梁启超专门为女儿请了家教,教她"数理化",并在家里建了一座实验室,想得可谓很周全。
梁启超在世的时候,思顺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并尽心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深受梁启超的喜爱。在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她曾担任梁启超的日语翻译。她在少年时代就为父亲阅报、读书、收集资料、做翻译,是父亲身边不可缺少的小秘书。《双涛阁日记》就曾多次记载:"昨夜竟夕不成寐,晨间卧听娴儿读书,久之睡去。"梁启超逝世后,她精心保存了父亲的许多信件,后来成为《梁启超年谱长编》的重要素材。
梁启超对这个大女儿付出了特别的爱,从保留至今的家书中,很明显就能看出,梁启超给娴儿(梁思顺)的信最多。在给长女思顺的信里,梁启超一再告诫最宝贝女儿:“功课迫则不妨减少,多停数日亦无伤。要之,吾儿万不可病,汝再病则吾之焦灼不可状矣。”这种爱在梁启超给她的344封家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宝贝”这是梁启超对爱女的昵称,家信中总以“宝贝思顺”或“我的宝贝”相称。从这些信中父亲对女儿有嘱咐,有商量,有请求,偶尔也有撒娇和天真的调皮,可体味出他们父女之间相互依偎、无话不谈、情趣盎然的感人情怀。先摘录几段如下:
我和思庄说,明年姐姐(即思顺)回来,我带着你们姊妹去逛地方,不带男孩子了。庄、懿都拍掌说,哥哥们太便宜了,让他们关在家里哭一回。思达说他要加入女孩子团体,思庄已经答应他了。我今日起得甚早,随意写几句告诉你。(1923年8月1日)
书也不读了,和我最爱的孩子谈谈罢。谈什么,也想不起来了。(1923年11月5日)
全家都去看电影,我独自一人和你闲谈这几张纸。(1928年6月23日)
宝贝思顺,我平常想你还自可,每到病发时便特别想得厉害,觉得像是若顺儿在旁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1928年10月12日)
梁启超在家事国事等方方面面和思顺交流,沟通,倾诉,把她做为无话不说的知己朋友。这种关系远胜于梁启超和其他子女的单纯父子(女)关系。梁思顺作为家里的长女,比几个弟弟妹妹岁数都大不少(最大的弟弟梁启超比她小八岁,最小的弟弟梁思礼比他小31岁)。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替父母分担很多家庭责任,包括照顾生病的母亲,打理弟妹们的生活,教育以及他们的婚事。自小到老,梁思顺就这样扮演着梁家大内总管角色。
梁思顺在1914年左右与马来西亚华侨周希哲结婚之际,梁启超给梁启勋的信中这样写到:“彼(指梁思顺)极好学,能受我教,事事能助我。一日离我侧,则我不安。吾于群儿中偏爱顺儿独至,十年前已然,今乃益甚。”
梁启超在1927年12月13日另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你虽是受父母特别的爱(其实也不特别,我近来爱弟妹们也并不下于爱你),但你的报答也算很够了。妈妈几次的病,都是你一个人服侍,最后半年多衣不解带地送妈妈寿终正寝。对于我呢,你几十年来常常给我精神上无限的安慰喜悦,这几年来把几个弟弟妹妹交给你,省我多少操劳,最近更把家里经济基础由你们夫妇手确立,这样女孩儿,真是比别人家男孩儿还得力十倍。你自己所尽的道德责任,也可以令你精神上常常得无限愉快了。所以我劝你不必思家着急,趁这在外的机会,把桂儿、瞻儿(思顺的孩子)的学业打个深厚的基础。近来著述之兴大动,今晚本又想执笔,被王姨捣乱干涉,只好和你闲谈开开心,便去睡觉。这些零零碎碎写了好多天了,若不寄出又不知要耽搁几时,许多许多要说的话下次再谈吧!
梁思顺1914年前后嫁给外交官周希哲。周希哲是祖籍广东,马来西亚华侨,家道清苦,在海轮上作小职员,但他热爱学习,追求进步,最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周希哲曾随康有为周游十一国,精通西方文化。1911年随康到日本,由康介绍与梁启超长女梁思顺订婚。这门亲事是梁启超一手促成,颇以为傲。他在给子女的信中自豪地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罢。”后来,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也是梁启超以同样方法促成的。
梁思顺、周希哲夫妇及儿女们,左起:周嘉平(思顺怀中的)、周同轼、周有斐、周念慈(女儿)
3
杨绛与父亲杨荫杭
杨绛——
我父亲凝重有威,我们孩子都怕他,尽管他从不打骂。如果我们不乖,父亲只会叫急,喊母亲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锺书初见我父亲也有点怕,后来他对我说:“爸爸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我们怕虽怕,却和父亲很亲近。他喜欢饭后孩子围绕着一起吃点甜食,常要母亲买点好吃的东西“放放焰口”。
我父亲有个偏见,认为女孩子身体娇弱,不宜用功。据说和他同在美国留学的女学生个个短寿,都是用功过度,伤了身体。他常对我说,他班上某某每门功课一百分,“他是个低能!”反正我很少一百分,不怕父亲嘲笑。我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有一天我果然四声部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我某字什么声。我考对了他高兴而笑,考倒了他也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这就等于谴责。父亲为我买的书多半是诗词小说,都是我喜爱的。
1927年冬摄于苏州庙堂巷老宅的一张全家福。坐者为杨父、杨母,前排左起:阿七,阿必,小弟;后排左起:三姐闰康,季康(杨绛),大姐寿康,大弟宝昌
对有些事父亲却严厉得很。我十六岁,正念高中。那时北伐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摄一条板凳,站上向街上行人演讲。我也被推选去宣传。
可是我十六岁看来只像十四岁,一着急就涨红了脸。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人很会欺负女孩子。如果我站上板凳,他们只准会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甚至还会耍猴儿。我料想不会有人好好儿听。学校里有些古板人家的“小姐”,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能豁免一切开会、游行、当代表等等。我周末回家就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
父亲一口拒绝。他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我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可是我的理实在难说,我能说自己的脸皮比别人薄吗?
父亲特向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笑话。他当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的时候,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位军阀胜利入京。江苏士绅联名登报拥戴欢迎。父亲在欢迎者名单里忽然发现了自己的名字。那是他属下某某擅自干的,以为名字既已见报,我父亲不愿意也只好罢了。可是我父亲怎么也不肯欢迎那位“辫帅”,他说“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上一条大字的启事,申明自己没有欢迎。他对我讲的时候自己失笑,因为深知这番声明太不通世故了。他学着一位朋友的话说:“唉,补塘,声明也可以不必了。”但是父亲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你敢吗?”
我苦着脸说“敢!”敢,可惜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出丑罢了。所以我到校实在说不出一个充分的理由,只坚持“我不赞成,我不去”。这当然成了“岂有此理”。同学向校长告状,校长传我去狠狠训斥了一顿。我还是不肯,没去宣传。
杨绛
4
孔令仪与父亲孔祥熙
孔令仪出生照,旁边是父母,后面是外婆倪桂珍
孔祥熙与宋霭龄共育有四个孩子,老大是孔令仪,因为她长得最像孔祥熙,而且性格上也与孔祥熙最为相近,因此深得父亲的宠爱。
孔大小姐是老大,弟弟妹妹出生后,孔令仪总是让着他们,从小便表现出孔家大小姐的风度。她还是孔家4个孩子中唯一一个没有留过洋的,她的学生生活都是在国内度过的,不过与其他兄弟姐妹小有不同的是,她在上大学期间对文学、艺术表现出强烈地热爱,而对政治则丝毫也不感兴趣。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孔令仪(左一)为花童
孔令仪亲切随和,无权力欲,不大涉政治,与令伟、令侃大不同,可说是孔家第二代中最"清淡"的一人,与孔大小姐相处交谈,就如邻居的祖母一样自然。
孔令仪(左)与宋美龄在香港
孔令仪晚年最值得人们称道的两件事是,一是对宋美龄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二是捐出孔家家族档案,供历史学者研究。当年宋美龄去世后,国内有关方面希望能为她送个花圈,只是不知道孔大小姐能否接受,遂通过一个熟悉的记者询问,她友好地表示同意。
自从宋美龄病逝后,蒋宋孔的第二代,只剩下孔家的大小姐孔令仪。孔祥熙曾在日本担任“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筹集资金和整理文件,后追随孙中山革命,代表孙联络北方将领。孙中山先生去世时,孔祥熙也随待在侧。
孔令仪(左一)与宋美龄(左三)在香港
在民国期间,孔担任过财政部长和行政院长等职务,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有关资料档案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这又是孔家私人财产,如何处置必须由孔家人士决定。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在得到蒋介石日记的保管权后,也想得到孔祥熙档案。
孔令仪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于2005年2月决定将孔家史料捐出,并公开让中国近代史学者研究。她表示:“是非功过,由历史判断。”态度相当开朗。这批文件多达200多盒,涵盖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民国政府时期等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这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无疑是一个重大贡献。
孔令仪与父母
5
傅聪与父亲傅雷
傅聪与父亲傅雷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晨六七点就醒了,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了什么。真的,你那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我高兴的是我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生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傅聪——
爸爸这封信里说的事我还记得。那还是我在波兰留学的时候,第一次回国,大概是1956年吧!我在家里觉睡得很少,跟家里人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跟我爸爸,简直是促膝长谈呵!整晚谈的是各种各样的题材,音乐上的,哲学上的,真是谈不完!
父亲说先要做人然后才能做艺术家。艺术家的意思是要“通”,哲学、宗教、绘画、文学……一切都要通,而且这“做人”里头也包括了做人的基本的精神价值。这个面很广,不一定是要在琴上练的,而是要思考。我的这种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凭良心说,《家书》我很少看。为什么?我不忍卒读啊!一翻家书,我就泪如雨下,就整天不能自持,就整天若有所思,很难再工作下去。可是事实上《家书》里说的话都已经刻在我心里很深很深。特别是父亲的遗书,我现在一想起它,眼泪就忍不住了!那里边真是一个大写的“人”字!父亲那么朴素,很简单,很平凡,可他有真正的人的尊严。
傅聪与父亲傅雷
6
白先勇与父亲白崇禧
白先勇与父亲白崇禧
白先勇——
小时候,我入读桂林的中山纪念小学,校歌头一句就是“我爱中山先生”。在学校,我们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学生演抗日话剧。那时候台湾被日本人占领。我记得教科书中有句子“台湾糖,甜津津。甜在口,痛在心。”
抗战时,父亲很少回家。我记得他有时回来,骑着马,穿着披风,很威风,是抗日英雄。
左起:李宗仁、蒋介石、白崇禧
——拿破仑入侵俄国是对父亲最大的启示。1812年,拿破仑很强势,指挥军队席卷欧洲。当时俄军比法军落后很多。但是俄国有它的优势,就是广大空间,把法国军队往内陆拖,拉长补给线,打游击,最后把法国军队拖垮了。我父亲研究了俄法战争。1938年,在武汉军事会议上,他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他的方略被采用,成为国民政府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基于这个方针,中国军队把敌后化成前线,把日军局限在点和线上,拖了八年。
白崇禧
——我后来去美国读书,和父亲书信来往很多。父亲和我谈国家大事比较多。他知道那时候台湾在联合国的位置渐渐不保,就和我讨论。他晚年和叶公超(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来往很近,这是叶公超和他讲的。
我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是我去美国读书前。那是1963年1月,父亲把我送到了台北松山机场。那次我妈妈刚过世(1962年12月4日,白先勇的母亲马佩璋去世),儿子又要远行。那时台湾学生去留学好像生离死别。他又出不去,很哀伤。我哭了,他也掉泪了。我看他很孤独。
白先勇与父亲白崇禧
8
易中天与父亲易庭源
易中天与父母
易中天——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父亲一点微薄的薪水,已经无法养家糊口,便业余做点小买卖,卖煤油灯。家里空间小,煤油灯摆了一地。我那时才一两岁,调皮捣蛋,上蹿下跳,结果一头摔在煤油灯上。后来母亲告诉我,当时父亲二话不说,抱起我就送医院。为了抄近路,来不及穿鞋的父亲,光着脚在铁路上跑,两只脚全都磨破了。父亲却一声不吭,直到我伤口处理完毕,又把我抱回家。
这样的故事,我们三兄弟每人都能讲出很多。在父亲和母亲的关爱呵护下,我们长大成人,羽翼丰满,各奔东西。但无论是实现理想,还是外出谋生,父亲和母亲都尊重我们自己的选择。1965年高中毕业,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唱着红歌进新疆。父母亲虽然舍不得,却没有说半句反对的话,只是默默为我收拾行李,然后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兵团,好好干,多写信。
高中毕业时的易中天
——其实,老一辈的学人,是很讲究“为人处世”的。同事之间,当然也有矛盾,有摩擦,甚至有冲突。但,至少到“文革”前,大家面子上还是客客气气,行礼如仪。父亲的同事,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一律叫“伯伯”。同事家的孩子,哪怕他们的父亲年纪更大,也管我父亲叫“易伯伯”。至于父亲的学生,我们得叫“叔叔”。因为依照老规矩,学界同仁,无论年长年少,一律称“兄”。弟,是叫学生的。学生称“大弟”,同事称“仁兄”,这是礼数。否则,就是“不懂规矩,没有教养”,也不配称为“读书人”。至于父亲的老师,我们叫“太老师”。但太老师不会管我们叫“孙子”,而是叫“贤侄”。这也是礼数。这个礼数,现在的年轻人可是真不懂。
父亲的老师,是刘炳炎老先生。两人虽然是师生关系,却“道不同,不相与谋”。老先生主张“平衡论”,我父亲主张“运动论”。而且,还公开宣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老先生也由他去。不过,尽管两人的学术观点针锋相对,但每到逢年过节,父亲必定带了我这长子,去看望老人家,恭执弟子礼。更不可思议的是,“文革”中,我从新疆回来探亲,没钱买返程票。下放在农村的父亲,竟然写信向太老师借钱。我拿着信去见太老师,老先生不但如数借出,还设家宴款待。这事在今天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其实就是所谓“书生本色”了。在他们心目中,绝对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学问与真理,以及人情与道义。所以,父亲虽一介书生,无权无势,且一生清贫,身无长物,却一直都在资助贫困学生。这也正是2008年,我们要把奉献给他的十万元寿金捐给学校,设立“易庭源奖学金”的初衷。
易庭源
9
罗大佑与父亲罗承辉
全家福。母亲怀中的孩子就是罗大佑
罗大佑——
我和李烈还没结婚时,有天在红厨吃饭,聊到某音乐界好友在报纸上提到,“罗大佑出身‘贵族’,就音乐人训练方面,比较占优势。”李烈当下附和:“对啊,我们小时候一直把医生家庭当贵族的。”我足足瞪了她一分钟之久,把她当众吓哭。
一个人能够做些什么,跟他本人有绝对的关系,但以出身来论成就,不但失之偏颇,更是一种偏见。我对此事非常不满,就问李烈:“你知道我父亲是怎么长大的吗?”父亲小时候赤脚上学,每天早上要走两个小时到车站,搭一小时火车到新竹,再走半小时到新竹中学,来回共耗去六七个小时。
二战期间,他被派往南洋当军医;国民党来台后,他又被派到越南当军医两年——从他寄回的邮票上,我才知道他去了越南。后来经济逐渐好转,他一人赴高雄创业,靠一名助理和一名护士的协助,经过30年才创下一番事业。他这辈子完全是凭自己双手打出来,若被定义为“贵族”,我想是相当不公平的。
从18岁起,父亲就教我开刀;家里全是医生,这和我后来学医有很大关系。医学院的7年训练,加上后来在医院工作两年,朋友认为我花费这么多时间学医,未免可惜。但医科是严谨科学,对我后来写歌、做音乐乃至为人处世,都有莫大影响。
父亲从未阻止我玩音乐,他知道我喜欢音乐,也做得不错,但始终劝告我:“做音乐可以,但不要放弃行医。毕竟医生的社会地位高,收入稳定,又受人尊重。”
父亲在纽约买了间小公寓,过世前两天,他居然开口唱起歌来。他平日很少唱歌。我记得高中的时候,他有次邀请医院同仁来家里过中秋节,他在天台上好不容易唱了首《月亮出来了》,嗓音很低,五音不全,令我印象深刻。那天,他又再度开口唱起早年在南洋当军医时的军歌,照顾他的阿姨非常惊讶:“阿公,你怎么会唱歌?”“你不知道,罗大佑的歌都是我教他的。”父亲答了这样一句。两天后,他便过世了。
父亲过世,我一直觉得很难接受。我想,大概要花一两年时间,我才能面对这个事实吧。
他走得很安详,这是我们比较心安的地方。
罗大佑
每一个优秀的人,并不是与生俱来带着光环的,也不一定是比别人幸运。他们只是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对自己有所要求,不因舒适而散漫放纵,不因辛苦而放弃追求。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