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杂文系列之四十四:和谐需要营造——评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任何人,不管他是否认识到,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即使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也不例外,这包括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康德大师。1724年4月22日清晨5时,康德生于德国哥尼斯堡城约翰·乔治·康德家,其父母给康德取了“伊曼努尔”这个名字,意为“上帝保佑我们”。
康德从小体质孱弱,其父母先前又有两个孩子不幸夭折,所以尽管家境贫寒,其父为马鞍匠,其母为纽伦堡一个皮匠的女儿。康德的双亲竭尽一切可能要使他们这个儿子能健康地活下来并千方百计培养他,努力激发他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康德在晚年时还念念不忘:“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她在我身上培植了最初的优良品质,她用得自大自然的观念启发了我的心灵。唤醒并扩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诲对我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
康德在小手工业和商人的环境中长大的。他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勤劳、节俭、忠诚、克制和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他成长的哥尼斯堡位于维斯拉河和涅曼河之间,自然条件较差,它要求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具备坚忍不拔的精神。在那里,沼泽地不宜放牧,寒冷的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生活要求哥尼斯堡人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养成严格的纪律,康德从小正是在这种气氛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在康德出生前后,哥尼斯堡很快繁荣起来,成为一个活跃的港口和连接东西欧的桥梁。这里,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兴旺,出现了第一所大学——即后来的哥尼斯堡大学。波罗的海沿岸各地的青年学生云集于此接受高等教育。遗憾的是,当时的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唯一感兴趣的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为从世界各地招募近卫军团,他用9000塔列买来一个“身材魁梧”的爱尔兰人,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当时哥尼斯堡大学一年的预算。这位普鲁士国王对科学极端轻蔑,关闭了前国王请来莱布尼茨创建的柏林科学院,并宣布“这家伙”连站岗都不配。命令唯一的大学辩论取题为:“所有学者都是饶舌鬼和糊涂蛋”。唯一科学实验是专门挑选一些身材高大的女子做身材魁梧的近卫军的配偶,希望他们的后代也能个个身材魁梧。他最喜欢的口头禅是“朕乃君王,故应为所欲为”。康德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执政期间度过。
后来,康德在八岁时,被一个名叫舒尔茨的牧师介绍到“腓特烈学校”念书,学习的主要课目是拉丁文和神学。康德对腓特烈学校教堂般的校规十分厌倦,也反感宗教崇拜的各种仪式,但却对罗马诗歌感兴趣。在中学阶段,康德凭其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超强的本领,加上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除毕业考试名列第二外,每年考试他都是名列全班第一名,康德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哥尼斯堡大学。也正好这一年,使人无法忍受的腓特烈·威廉一世统治结束,腓特烈二世登上了王位。这位新国王热衷音乐,能写几行诗,喜爱法国文学和哲学,在任期间推行了比较开明和宽容的文化政策,多次邀请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到德国作客,接受被法国和荷兰驱逐的启蒙思想家拉英特利并委以宫廷官职。在这种情况下,启蒙运动在这片落后的、经济上和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土地上开始了。
启蒙运动是任何一个摆脱封建生活方式的必经阶段。它从根本上就是一种民主性质的运动,有利于人民的文化繁荣。在启蒙运动中,它要求平等和复兴自由个性,提倡在上帝面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这种平等是形式上的。但它注意的中心是最美好的社会制度问题,它的目的在于使所有的人都受教育,使知识成为大家的共同财富,把传播知识当成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早期德国的启蒙主义者在思考自己祖国命运时认识到,只有铲除封建秩序和使国家得到统一,才是达到繁荣富强的唯一途径。当时的德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虽然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但思想的状况却很活跃。在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沃尔夫学派,它把曾经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朱熹理学影响较大的莱布尼茨哲学系统化。这一学派坚信普及教育很快能够解决当时的全部尖锐问题,就像坚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存在问题一样。在他们身上,崇拜理性同虔信基督教结合在一起,竭力给基督教以理性解释。
另一个不同于沃尔夫学派的自由主义思想运动,即虔诚的斯宾诺莎哲学。在启蒙思想运动中,表现出深深同情人民对社会压迫的反抗,对正统教会的教义抱敌视态度,它是17世纪末作为反对精神停滞和路德教派的堕落而出现的。它主张取消繁琐的宗教仪式,注重内在信仰,注重对圣经经文的个人理解和创新行为,类似王阳明“心学”所倡:“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虽然虔诚派后来分化出新的宗教偏执狂和极端禁欲主义。但在当时,它曾一度起到过振奋人心、破旧立新的作风。康德生活的哥德尼斯堡就是虔诚派的发源地之一。
哥尼斯堡城和康德的家庭充满了虔诚派的精神。这对康德的性格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康德曾说过:“人们对虔诚派可以说东道西,但虔诚派的一些信徒都是一些严肃而又超群出众的人。他们具有高尚的人类情操——稳重、乐天和任何欲念都破坏不了的内心宁静。他们既不怕困境又不怕压迫,任何纠纷都不能使他们产生仇恨和敌对的情感”。其实,这恰是康德人生追求的自我写照。在康德大学时期,天才的马丁·克努真教授成了康德最崇拜的人。克努真不仅是一个虔诚派的信徒,而且是一名沃尔夫主义者,他对英国先进的自然科学成就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求知欲还旺的康德不仅从克努真那里比较系统地接受了德国启蒙主义者的思想,还学了不少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中学时代对语言学的爱好,此时康德已对物理学和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康德的第一部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写作用了三年的时间,于1749年出版,在这部著作中,康德对笛卡尔主义者和莱布尼茨主义者有关测量动能的争论作一调解。笛卡尔认为动能同速度成正比,而莱布尼茨认为动能与运动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康德在书中表达的意见是,情况不同运用公式不同。其实早在六年前,即康德着手写这本书的第二年,物理科学家达兰贝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公式是:EK=■mv2。康德直到自己的书出版时终不知道这一点,这也反映当时科学知识传播手段的落后。
虽然如此,康德在第一部著作的特征,却表现出其哲学的调和味道。在这里,他是把笛卡尔和莱布尼茨“调和起来”,后来他则想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调和起来。就象佛学中观论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调和起来,把人说成是“五蕴和合、心物一体”一样。揭示了矛盾,又调和了矛盾,虽然未必能真正解决矛盾,却表现了一种处置矛盾的宽容态度,其势必成就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学习了将近7年,1747年他没有参加学士论文答辩就离开了他的故乡,先后到普鲁士三个偏僻的角落给人家当家庭教师,穷乡僻壤的家庭教师生涯,不仅使康德取得了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而且有充裕的时间博览群书,并就后来学术活动打下基础。这期间,他写出了大量天文学手稿,汇总定名为《宇宙论或根据牛顿理论论宇宙的结构、星体的构成和它们按物质运动一般规律运动的原因》。1794年康德应征在哥尼斯堡周报发表了《地球是否从生成的时刻起就在由于绕轴旋转而日夜交替中发生过某种变化》,虽然金奖被一个对此否定的神父所得,可是没有受奖的康德却得出正确的结论:地球的自转由于受到海洋潮汐的摩擦而减慢,理由是月球靠近影响潮汐,潮汐由东向西奔涌,与地球旋转的方向相反,从而阻碍了地球转动的速度。同年来,康德又发表了《关于从物理学观点考察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的问题》。文章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完善和灭亡的过程,地球也不例外,会不断衰老。但当问题牵涉到具体的地质过程时,他又反对任何仓促草率的结论。后来,他又把自己在当家庭教师写的天文学手稿改名为《宇宙发展史概况》,于1755年匿名发表并题献于国王腓特烈二世,这本书未出版即遭查封,因未能拿到德国春季博览会上去销售,从而致使其出版人破了产。但后来终于卖了出去,而且他的名字也随之公诸大众,汉堡定期出版的一家刊物还发表了赞扬他们的评论。
康德这本著作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叙述了有关宇宙的系统结构理论,他认为不应把银河看成是没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杂凑天体,无限的宇宙具有系统的性质,所有部分都是互相联系的。这便是后来《系统论》、《控制论》、《宇宙全息论》的哲学渊源。他曾预言,在土星后面还有一些未知的行星。在他生前发现的天王星,19世纪发现的海王星,20世纪发现的冥王星,都无疑地证实了他的天才预见。
在著作的第二部分。康德认为存在着密度不同的基本微粒与吸引和排斥两种力,由于密度不同和引力的作用,引起基本微粒的聚集,形成引力中心,微粒不断向引力中心聚集,使它燃烧并达到炽热状态,最后就产生了太阳。另一方面,也由于斥力的作用,阻碍了微粒朝一个中心聚集,其中一部分由于两种反力作用而产生旋转运动,形成了另一个引力中心——行星。行星的卫星和其它天体运动都按这样的规律形成的。康德认为,宇宙不是瞬间形成的。我们周围的自然界达到这样完善的程度已经历经几千万年,甚至更久。旧的世界不断毁灭,新的世界不断产生。康德也曾预言:太阳变得越来越炽热,最终将地球及其他卫星烧掉,把它们分解成最原始的成份,散布到太空中去,再参加新的世界形成过程。
在第三部分,康德认为宇宙中的大多数星球上都有人居住,即使现在还没有,将来也总会有人居住。他写道:“谁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人类精神能就近认识一下宇宙中那些遥远的星体及其卓越的结构,而那些东西不是早就从远处引起人类的好奇心吗?也许为了这个目的,行星系还在形成一些星球,好让我们在地球上一定的可居时间终止后,能到那里去找新的住所”。这些话简直是对今天人类宇航技术的解读。
康德大胆的科学猜测是与半神秘主义的彻悟结合在一起的。他在写这部著作时遇到一个难题是,怎样将自己关于天体的思想同对上帝的信仰结合起来?他坚持认为,在宗教的要求和他的假说之间并无矛盾。古代唯物主义包括中国老子认为自然的初始状态是原初的物质微粒和原子的混沌状态。作者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宗教信条无矛盾,于是只好辩解认为,构成宇宙的混沌状态的原始物质是上帝创造的。这与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无极生太极”的说法一样,在“太极”之前,还有一种母体“无极”吗?那么,中外理论一涵接,西方的“上帝”便是东方的“无极”,无论是“上帝”或“无极”,这又是朱熹理学中的“天理”原始概念,这个概念可能是老子心中生“有”的那个“无”之道理吧!或者佛禅理念中那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由空生色,最后又由色变空的那个“空”谛概念吧!后来,西方有人出了一道问题说:“上帝能制造出一个自己举不起来的东西吗?”如果说“能”,那在上帝面前还有举不起来的东西,说明“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说“不能”,那么说明“上帝”连自己举不起来的东西也不能制造,也说明“上帝”不是“全能全知”的。这是以逻辑两难推理否定“上帝”的存在的,如果没有“上帝”、“无”、“空”等概念,那么,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那就是宇宙的发展规律或物质运动规律,这些规律按道家庄子说:“吾生也有涯也知也无涯”。他认为以人类有限生命的个体,是无法完全掌握这些深奥浩渺的知识规律的。因而,在已知的冰山下面,仍然隐存着尚未知或不可知的部分,这些神秘部分的存在与变化却无时不在影响和左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人假之以各种宗教信仰中的神、理、佛、道或上帝、真主等等称谓,并以其能自圆其说的理论流传于世,这便是宗教文化的现实表现形式,怪不得后来爱因斯坦说“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跛子”。离开科学发展的内涵,宗教包括其它文化就不能前进了,同样,完全摆脱人类文化,包括宗教精神的假借参照,科学发展的前景终究是迷雾团团或歧途遍布,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可能演化成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的激烈冲突,这诸如大多数的人类目前还无法接受的“克隆人”等现实!
话说回来,康德出版《宇宙发展史概论》时,占据康德精神世界的主要位置的是大量的自然科学资料。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使他后来在世界上树立起自己的形象的特殊兴趣——对哲学的爱好却悄悄地顽强在他心中形成起来。
康德的第一篇纯哲学作品是他的学位考试论文《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康德在这篇论文中对莱布尼茨提出的充足理由律进行了研究,他把事物存在的基础和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严格加以区别,把现实的基础与逻辑的基础严格加以区别,萌发了其二元论:现实的事实世界和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不同的。
康德把充足理由律用于说明人的行为,碰到了使他终生不安的自由问题。如果一切都有可靠的根据,那么我们就不能给我们的行为定罪。因为一切行为的唯一原因是上帝,我们只不过是按上帝既定的意旨行事而已,意志自由与一切都有可靠的根据是水火不相容的,这就是当时反对沃尔夫的科鲁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康德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一切都有根据的思想与自由并不矛盾,关键是对自由的理解。科鲁兹的意志自由意味着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全凭偶然来采取某种决定,这种自由实际是一种任意的行动。康德认为,自由应当是对行为做出自觉的规定,使动机服从于意志才有理性。这样,责任问题就成了责任能力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善与恶是同时存在的,行恶的罪责不能推给上帝,完全要由行恶的人自负。康德最后结论说,所谓自由决不意味就是按自己的意向行为,一切意向都受自然制约,即客观因素,如果仅是随意行为,如吐痰、大小便、滥交等,那人就仍然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
当时,在德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看,由于国王崇拜法国,法国人的怀疑论气氛充厕着德国,他们影响一部分德国人对德国科学院创始人莱布尼茨的“万物都是和谐的并且是向善的”思想抱有怀疑。直到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悲剧发生时才有所改变,人们不禁反省:创造宇宙的上帝既然那么有仁慈智慧又无所不能,为什么使好人和罪人一起遭到毁灭呢?这样的灾难难道也是至善的上帝所需要的吗?那些还在吃奶的婴儿又有什么罪过呢?
康德就这场自然灾害后写了一篇《论地震的益处》的文章。当时,在人们听到地震就惶恐万分的气氛中能提出这种观点是不容易的,他以启蒙运动乐观主义态度,站在沃尔夫学派的立场上,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说:“人们孤芳自赏,以为自己就是上帝预先确定的唯一宠物,似乎上帝只是为他才确立了制约世界的规律。我们知道,整个自然界都是上帝智慧和意图的产物。我们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想成为自然界的全部。”因此,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应当学会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为所欲为。也因为里斯本大地震,再加上1756年以后七年欧洲战争,俄国参战后占领哥尼斯堡后,占领者纸醉金迷的生活景象,再加上康德于1758年12月参赛哥尼斯堡大学哲学教授职位失败等残醒的现实磨历,康德开始从德国启蒙运动所产生的成果“万物都是美好的,万物都向上的”这一“教条主义的迷梦”中苏醒过来,开始形成自己独立、冷静的批判哲学思维。世界本具和谐,但人类的无限贪婪可能改变并且破坏这种状态,因而对经验、理性和实践的以往哲学,应赋予具有新的智慧的“批判”,为实现人类美好的未来指明方向。